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三届小十月文学奖获奖名单揭晓
来源:小十月OctoberKids(微信公众号) |   2022年12月29日06:46

为繁荣华语儿童文学创作,倡导“直击内心的童年书写”,发现和培养更多的儿童文学作者,支持和鼓励各种体裁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与出版,北京出版集团于2018年设立“小十月文学奖”,由《十月少年文学》杂志承办,计划每两年举办一次。第三届小十月文学奖征稿于2021年12月28日启动,2022年6月1日截稿。

“小十月文学奖”分为小说组、童话组、诗歌组、散文组4个组别,面向全球18岁以上华语作者征稿。去掉重复、多投、经查证为已发表作品等投稿,本届文学奖共收到来自国内外华语作者创作的有效稿件2500份左右。

第三届小十月文学奖依然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采用初评、复评和终评三轮评审制,在评奖细则上也做了优化。本届文学奖邀请了刘秀娟、李红叶、李利芳、李学斌、郭艳、徐妍、涂明求、谈凤霞、崔昕平9位儿童文学界知名评论家担任终评评委,他们结合《十月少年文学》的办刊理念和美学追求,从专业角度对这40篇终评入选作品进行了严谨负责的审读和打分。最终,本届“小十月文学奖”评出小说组、童话组、诗歌组、散文组金奖各一名,佳作奖各三名。

本届16位获奖者的作品,都很好地契合了“小十月文学奖”所倡导的“直击内心的童年书写”这一理念。小说组,既有关注当下少年儿童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也有以幻想方式承载心灵成长密码的科幻作品;童话组,幻想世界的建构方式更加多姿多彩,动人情节中所蕴含的内涵也更加丰富深刻;诗歌组,组诗和长诗的表现方式宛若交响乐章,展现童心深处的耀眼光芒;散文组,以温暖天真的笔触叙写生命中难忘的人和事,字里行间灌注深情。

我们特意于2023年第2期推出了文学奖专号,将14篇(组)各个体裁的获奖佳作悉数刊登(两部中长篇分别刊登于2022年第12期和2023年第1期),整体展现这批佳作的风貌,敬请期待。

第三届小十月文学奖至此完美收官,感谢所有作者的参与和支持,感谢所有评委的审阅和指导。《十月少年文学》将继续秉持初心,致力于鼓励原创佳作,扶植青年作家,倡导有温度、有力度、有个性、有特色的文学创作,努力推出更多关注现实、抚慰童心的优秀作品,为华语原创儿童文学的发展与繁荣贡献力量!

因为疫情形势一直不乐观,我们心心念念的线下颁奖活动至今仍然无法举办。让我们相约下一个春天,用欢乐的相聚洗清积聚的阴霾,让文学和笑声再次成为生活的主角,让我们期待着那一天!

第三届小十月文学奖获奖名单及授奖辞

小说组

金奖

《前往盛夏星的远征》 王洁

《前往盛夏星的远征》采取以科学为核心的叙事策略,奇幻想象与现实诘问相结合,富有创造力地展开对“元宇宙”的立体描述与多维审思,构建了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科幻世界,提出了富有现实意义的重要命题:当虚拟现实取代现实生活,并成为我们的认知方式,人类应有重新仰望星空的激情与勇气。儿童形象的引入及对代际温情的描述,反映了作家自觉的儿童读者意识。

——李红叶 撰辞

佳作奖

《社火娃》 金步摇

《社火娃》是一部取材与主题表达都很新颖独特的儿童小说,作者从儿童视角出发,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如何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有很自觉深入的思考。小说智慧地将充满游戏特征的儿童文化建设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有机融为一体,在社会文化总体视域中关注儿童文化的现实性、时代性与民族性议题,在尊重儿童主体性、激发乡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方面探索出艺术新路。

——李利芳 撰辞

佳作奖

《好记性的爷爷》 周昕

《好记性的爷爷》是一个关于老年人遗忘与对抗遗忘的故事。作家有意识地强调了小主公是一个叫作“吴忘我”的、存在感几乎为零的孩子,但却大写了他主动陪伴孤独的爷爷,帮助爷爷完成“心愿清单”的重要旅程。孙子与爷爷间的互动,虽然是以儿童化的语言与视角、诙谐地加以呈现,但生活化的细节间,互相的调侃与相互的体恤,传递出温暖动人的挚爱亲情,也传达了对儿童一代关爱长辈、传承孝道的褒奖与期冀。

——崔昕平 撰辞

佳作奖

《芙蓉花开》 陈蔚文

《芙蓉花开》这篇小说围绕女孩姚姚学跳舞前后的一系列生活经历,生动展示了儿童生命成长的复杂性、完整性。故事里,12岁女孩姚姚的情感体验、社会认知既源于学习、生活中的探索和发现,也与伙伴、父母、老师、邻居等“他者”的参照、引领、启迪密不可分。而所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社会文化之于儿童精神成长的意义。

——李学斌 撰辞

童话组

金奖

《万物之城》 石若昕

《万物之城》以极富想象力的幻想世界建构,探入到儿童内心深处去关注与解决“被边缘化”这一造就童年孤独的恒定命题。作者用娴熟的文学技巧调动了童话意象的隐喻功能,以深刻的批判性视角引导我们穿透固化板结的身份与世界认知表象,以赤诚的童真与透明的童心去拥抱人类最原始的生命热忱。这是一篇发挥童话思维优势深度揭示人与世界关系的优秀作品。

——李利芳 撰辞

佳作奖

《听风人》 吕群芳

童话《听风人》巧妙化用庄子《逍遥游》等文化典故与神话传说,但并非只是用其故事皮毛,而是得其神思精髓,付之于轻盈而悠远的童话,以神秘的庄先生对曾经怕风的小女孩的关于听风的启蒙,带来对鲲与凤、对世间万物之奥秘的曼妙触摸。童话想象丰富奔放,构思新颖独特,语言细腻灵动,风韵潇洒飘逸,格调雅致而高阔,具有隽永深厚的哲学底蕴。

——谈凤霞 撰辞

佳作奖

《发芽的星星该如何处理》 蒋双超

《发芽的星星该如何处理》是一个关于遗忘和铭记、离散与归依、消逝和永恒、幽怨与幸福……的美妙故事。发芽的星星可以种在云里,长成美丽的星星草,结出鲜活饱满的小星星;每一个小星星都是一颗思恋的种子,一份永恒的祈愿……作品以瑰丽的想象再次确证,童话不仅仅是带给孩子欢笑的趣味故事,还是映现生命格局的星空图像。而置身于文学想象的空灵与深邃,阅读就成为探寻并体察生命意义的星际旅行。

——李学斌 撰辞

佳作奖

《童心国王与真心王后》 陈燕萍

《童心国王与真心王后》这篇童话展现出童心的纯净与勇敢冲破了死亡的衰颓与破败,成长的责任与担当让生机、活力和爱穿越宇宙时空;真心的美好与诗意带着对于生命的祝福与憧憬,让性灵的光辉照亮灵魂。童心与真心犹如天使和神祇,带来对于真、善、美的永恒守护。

——郭艳 撰辞

诗歌组

金奖

《声音里住着小野兽(组诗)》龙向梅

《声音里住着小野兽》这组诗歌重新唤醒了听觉,唤起了好奇心,让我们“洗耳恭听”世界的声音、生命的絮语。这是孩子天真好奇、接通万物的耳朵,这是诗人返璞归真、富有灵性的耳朵。在被重新感知、被想象的声音里,我们与万物、与自我,建立起如此天然、开阔而富有诗意的连接。习焉不察的一切,原来这般清新美好,让人欢喜、热爱、珍惜。童话作家龙向梅深刻领悟了童话与诗的内在联系,展现出艺术探索的勇气与丰沛的创造力,使我们对她的创作抱有更高期待。

——刘秀娟 撰辞

佳作奖

《草地上的赞美书(组诗)》 木也

组诗《草地上的赞美书》是类似于法国作家儒勒·列纳尔《自然纪事》那样的文字。作者同样是灵敏、出色的“形象捕捉者”,抓住的同样不仅仅是外形,更有内在的神韵。所不同的,是前辈作家更冷隽,我们的诗人更温柔。在她雨滴般透明的字里行间,没有一丝凄风苦雨,有的只是对万物的体贴,对生命的赞美,对土地的感恩。小小一方草地,却写出了“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生命共同体的情怀。

——涂明求 撰辞

佳作奖

《听说唐冠螺先生身体里住着一个海(组诗)》薛培新

《听说唐冠螺先生身体里住着一个海》是一组奇诗,与奇特的唐冠螺堪称绝配。在诗人笔下,这位总喜欢戴一顶祖传的、厚实的、金色帽子的唐冠螺先生,貌似古板古怪,实则有趣极了,他以蜗牛为友、月光为朋、海藻为邻、浪花为伴,最爱是海胆,甚至在他身体里就住着一个海。这组诗时而如童话,时而如科幻,时而如动漫,时而如庄子寓言,但绝非大杂烩,而是随心所至,信笔点染,自由浪漫。

——涂明求 撰辞

佳作奖

《梦里的事物(组诗)》 刘奔

组诗《梦中的事物》以童稚之眼、探索童心与自然、生命与万物之间的微妙关联。组诗中的各首“小诗”、各个语句,如天空中飞翔的羽翼,既独立寻梦,又合为童真生命的一体呼吸。诗歌中的核心意象属于童年的旷野,更属于生命原初的自由自在的“银河系”。诗人的语调多是透明的欢乐,偶或淡淡的忧伤,通体深深的虔敬。

——徐妍 撰辞

散文组

金奖

《大风吹不走的人》 徐海蛟

《大风吹不走的人》反复徘徊着一种独属于儿童的忧愁思绪。作者以敏锐的目光抵达了儿童心理的隐秘地带,通过对一位从大山到海滨的男孩儿所拥有的一段欢乐又忧伤的时光的回溯,展现了儿童之间的纯真友谊及其被死亡之神裹挟时的无助和顽强。作品意蕴丰富、叙事节制、哀而不伤,凸显了被漠视的童年自由生命形态的恒常与珍贵。

——徐妍 撰辞

佳作奖

《阳台上的池塘》 吴越

《阳台上的池塘》是一篇独具慧眼与静气的散文佳作。居于一隅、毫不起眼的水池内,微物生命的默默生长与互动循环,悄然制造了一个接一个的生命惊喜,自然天成的“喜出望外”纷至沓来。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玄妙共生的生态关系,伴随着从容率性的文字,如水之就地,盈然纸端,于静谧间,达成了对生命之力别具韵味的灵动书写。

——崔昕平 撰辞

佳作奖

《当然是夏天到了》 费晓莉

《当然是夏天到了》以儿童视角描述活泼泼的乡土童年景象,字里行间充满诗意与童趣,能够唤起读者对世间万物的惊奇与无限向往之情。作家观察细腻,尤其善于描写自然生命的动静与声响,以此表现自然生命的灵性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境界,传达了对精神家园的无限追忆与怀想。作品对各种鸟儿与昆虫的拟声描写如此生动,堪称经典!

——李红叶 撰辞

佳作奖

《柴火般暖的人》 夕子

散文《柴火般暖的人》饱含深情地回忆自己在外婆身边度过的童年时光,以悠悠缓缓的节奏娓娓道来,描述外婆对待家人、孩子、邻居等的暖人心扉的故事火光,塑造了宽厚慈爱、真诚善良、可亲可敬的农村外婆形象。虽是生活片段的合成,但细节丰富而动人,如外婆的口头禅“可不能这么讲小孩子”等令人印象深刻。字里行间漫溢着柴火般的暖意,伴随“噼啪作响”的火星点点。

——谈凤霞 撰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