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我们的故事》:百年刊物里百余幅漫画,刻画纯真年代的童年故事
来源:少年儿童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   2022年09月05日09:10

《三毛流浪记》里,光光脑袋上有着三根活泼头发的孩子三毛,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形象,他的“父亲”张乐平先生在1947年到1949年间创作了这部“无文字的文学巨著”。

“《三毛流浪记》所描绘的三毛的流浪生活结束了。在张乐平先生眼前的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家庭、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处处阳光灿烂,处处春风和煦。”(鲁兵)

想知道后来,张乐平先生为儿童创作了怎样的漫画作品吗?

这就要提到百年儿童刊物《小朋友》,这份诞生于1922年,到今年创刊100年的中国最长寿的儿童期刊。

1922年第1期《小朋友》杂志

1956年,时任主编鲁兵先生邀请张乐平先生为《小朋友》绘画。

张先生不仅绘制了许多封面画,也创作了一系列趣味儿童漫画,并在杂志的封三固定下来。

张先生这一画就是十年,笔耕不辍,在时光中为儿童雕刻童年的纯真面貌,记录阳光下的成长故事,形成了百余幅儿童漫画,结集出版为《我们的故事》漫画书。

《我们的故事》描绘儿童的新生活、新故事,不是一个孩子,而是一群孩子的生动具体鲜活的漫画故事;不是旧社会的流浪儿,而是沐浴在阳光下的幸福儿童。

他们在家庭和校园里,在劳动和玩耍中,和弟弟妹妹以及同学,在养鸡、喂鸭、逗猫的日子里,发生了像冰糖葫芦一样一串又一串的故事,滋味酸甜可口,读起来让人爱不释手。

新同学走进新学校,有“我”来帮忙,领着他们,认识新教室,参观新校园,了解新学期生活。

张乐平先生有一颗爱儿童、爱儿童漫画的赤诚之心,他总是俯下身子亲近儿童,观察儿童,为儿童绘画,他是满腔热情地喜欢孩子,真心实意地关心孩子,把孩子当朋友,不摆大人架子。

他不仅在家陪伴自己的孩子,而且走进幼儿园、小学、少年宫跟孩子们交流,还来到乡下和牧牛队的孩子们交朋友。

于是,孩子们不是把张乐平先生当大人,而是当朋友,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倾诉他们的心里话,让张先生获得了灵感的源泉和想象的空间。

张乐平先生画了画,往往先给小朋友们看,看得懂的,才拿出去发表。

孩子们平平常常的生活故事在张乐平先生的笔下变得鲜活和灵动,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读起来有滋有味,回味无穷。

张乐平先生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儿童事业,以画笔为锄头,耕耘儿童文化园地,为培育儿童播撒汗水,奉献爱心,因此而获得“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荣誉奖”“全国先进儿童少年工作者”,以及首届“宋庆龄樟树奖”等荣誉。

故事中的“我们”是一个个自尊自强、明礼诚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孝亲敬老、热心公益的孩子,也是一个个调皮可爱、善良真诚、富有童真童趣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