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铣诗集《赴永远的远》首发
来源:人民网 | 刘海天  2022年06月16日08:21

6月12日,“书香成华”四川诗歌(多宝寺)创作基地签约暨李铣诗集《赴永远的远》首发式在位于成都市成华区的多宝寺壹号艺术中心·四川福宝美术馆举行。

诗人李铣的新诗集《赴永远的远》分为“忧郁之书”“何处安身”“寻常时光”“风中远行”四辑,收入作品近200首。诗歌展现了他对人间之爱、世间之美、社会之善以及人生、人性、生命、价值观等问题的不懈思考和探求。

活动现场。受访方供图

李铣介绍,新诗集的写作时间主体为2015至2021年的部分作品,计198首。创作遵循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纳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意欲从个体的立场和体验出发,探求集体的带普遍性、规律性的经验和记忆,并力图具有认知的超验性。”他说。

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星星诗刊社社长、主编龚学敏,专程到会祝贺并讲话。“李铣作为一个接地气的诗人让我佩服。成就来自一个人的修为,李铣为人低调友善,是有大格局的诗人。”他说,李铣的父亲家学深厚,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广大的视野,形成了李铣独到的对生活的真诚态度,一直坚守着对诗意的追求。对文学创作方法的敬畏之心,是成就李铣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在诗歌的路上,还会有进步,远方的“远”还会更远。

在热烈的现场气氛之中,李铣分别向四川省文联新文艺处、成华区委宣传部、成华区文联、四川福宝美术馆、喜马拉雅西南区的各位与会者赠送了诗集。

李铣介绍创作情况。受访方供图

成都市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四川诗歌》杂志社社长、本次活动主持人李永才对《赴永远的远》作了赏析发言。“在平常中寻求不寻常,在大俗中探索大雅,在近处追赶远方。李铣的诗歌有着迥异于他人的个性与气质:人间烟火在下,思想光芒向上。”他表示,人们有理由相信和期待李铣对生活的隐秘体验和理解,将更多的提炼和转化为具有历史认同和美学情怀的诗歌精品。

随后,李铣进行了签名赠书。多位朗诵艺术家和诗人们,声情并茂地朗诵了诗集中的部分作品。在声情并茂的朗诵声中,现场听众真切感受到了诗中的深远意境。

加强文化合作、建立创作基地,有利于四川福宝美术馆与《四川诗歌》携手共进,对更好更多地创作、传播承载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和文化作品,具有重要意义。在四川省文联新文艺处处长吴彬,四川省直机关作协主席刘红立,成华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成华区文联主席周卫,《四川诗歌》杂志社社长李永才等与会人员的共同见证下,四川福宝美术馆馆长向运华与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诗歌》主编金指尖代表双方签订了文化合作协议,并对“四川诗歌(多宝寺)创作基地”进行了授牌。

仪式上,吴彬对签约授牌进行了祝贺。李永才表示,打造书香成华有着重要意义。在四川省文联领导下,《四川诗歌》始终秉持为诗人服务的宗旨,推动诗歌创作繁荣服务,注重新生力量培养,不断提升办刊质量,先后推出了近2000诗人有质地、有内涵、有厚度、有温度的诗歌作品,被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诗歌网评为“中国最受欢迎20家诗歌刊物”。双方将深入合作,打造好“四川诗歌(多宝寺)创作基地”,按照成华区委、区政府的倡导和要求,组织好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诗歌作品,为进一步打造“书香成华”尽一份微薄之力。

向运华对加强文化合作充满信心,表示要尽自己的力量,与《四川诗歌》共同打造好“四川诗歌创作基地”,为提升成华区的文化艺术氛围和文化艺术素养作出新的努力。

本次“书香成华”活动由成华区委宣传部、成华区文联、《四川诗歌》杂志社、四川福宝美术馆主办。活动旨在加快推进“书香成华”建设,大力营造“以文化人,以文润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