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2出版社自办书店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伊璐 王少波 焦翊  2022年05月23日08:33
关键词:出版社

涵芬楼书店:融合创新经营模式 传承百年文化品牌

荐书人:明 磊(商务印书馆涵芬楼书店副总经理(主持工作))

本期荐书:《古典植物园》(商务印书馆)、《医学的温度》(商务印书馆)、《枪炮病菌与钢铁》(中信出版集团)

在商务印书馆外语编辑室工作了13年的明磊,2020年底通过竞聘,来到了涵芬楼书店。对于这次转变,明磊说,之所以下定决心来涵芬楼,是响应商务印书馆党委的号召:“鼓励员工跨岗位交流,培养复合型人才”。从最了解图书的编辑到面向终端读者的营销人员,明磊在涵芬楼的工作可以说既有新鲜感又不乏挑战。

自2002年11月19日设立至今,涵芬楼书店已从最初的商务印书馆读者服务部,成长为坚持图书主业、创新融合多种经营模式的书店,逐步将传统的图书销售,与阅读分享活动、书画展览展示、传统文化培训、咖啡茶饮服务等业务形态打通,书店营业状况逐年稳中有升。现在的涵芬楼,定位为商务印书馆线上线下的旗舰店、形象店,是弘扬商务精神、传承百年品牌的重要窗口。

疫情背景下的2021年,涵芬楼书店全年营收同比增长11%。明磊告诉记者,涵芬楼目前收入主要来源于四大板块。一是传统的实体店零售。二是不断拓展的团购业务。2021年是主题出版大年,很多单位对党政类图书购买需求增加,涵芬楼加大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大中专院校等机构的联系,拓展店外图书销售。三是蓄力创新的线上业务。涵芬楼负责商务印书馆官方旗舰店运营,受疫情影响,2020年以来商务印书馆加大了线上销售力度,在服务细节上下功夫,比如完善快递物流服务等提升图书销售。四是逐步壮大的文创定制业务。2021年,涵芬楼文创部承接包括北京东华门街道“探访东华门”项目、广州乔鑫集团“从都国际论坛”文创项目等设计项目,极大地拓展了涵芬楼服务外延。

涵芬楼书店营业面积1500多平方米,上架图书3万多种,主要包括工具类图书及人文社科类图书,涉及政治、哲学、法律、历史等方面。图书选品也集中在这些方向。书店根据不同主题,不同特色设立展示专架,紧跟时事热点,服务国家总体战略。比如设有党政类图书专区;作为北京特色书店和“最北京”实体书店,设立“京味儿”图书专区,展示北京文化风采;为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推动科普工作开展,设立科普专架等。

从现实环境来看,由于近年来互联网对实体行业的影响以及读者消费习惯发生的巨变,实体书店经营环境愈加困难。新冠疫情多次反复,“后疫情时代”读者进店的频率和次数都在减少。明磊表示,今年涵芬楼重点经营工作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在今年商务印书馆创立125 周年、书店开业20周年之际,全方位、多角度传播商务印书馆企业文化和品牌,着力打造涵芬楼自身品牌,培育经营特色,扩大书店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二是目前书店正在整体装修改造中,不久将以崭新的面貌呈现给读者。届时将有涵芬楼艺术馆、读者阅读体验区、咖啡区、科技体验厅、文创展示区等多个特色文化空间,以多元方式服务读者。三是紧抓“书店、商务印书馆会客厅、公共文化服务地标”三大功能,配合国家战略,突出时代主题,积极参加北京市组织的重大文化活动。四是推进自有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文创品牌(涵芬文创)建设。

谈到如何为读者荐书,明磊认为书店是孕育文化的所在,涵芬楼偏重推荐具有文化意义和长远价值的作品。首先是要精准了解读者的需求。比如企事业单位的工会负责人到店,明磊会在了解职工学历情况、兴趣爱好、年龄层等前提下,推荐相关职工书屋图书搭配。其次是注重社群差异,线上线下读者群体需求不同,书店在经营上采取“线上+线下”双模式,线上推广和线下活动结合,类型更加多元化。(伊 璐/采写整理)

北京外研书店:为读者提供最具温度的阅读

荐书人:唐静文(北京外研书店店长)

本期荐书:《小小聪明豆绘本·成长启蒙纸板书:波西和皮普》(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礼盒装(上、下)》(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大学时代的梦想是开一家自己的书店,有书,有电影,有咖啡。”北京外研书店店长唐静文告诉记者。带着这一梦想,学习广播电视专业的她毕业后选择成为一名书店店长,为更多读者提供最具温度的阅读,守护好“城市之光”。2016年至今,唐静文负责管理外研书店北外店各项工作,见证并参与了北外店的重装开业。在做好书店日常运营的同时,为了提升书店的品牌影响力,也为了服务好北外师生和周边社区居民,唐静文致力于举办形式多样的亲子阅读活动以及学术文化讲座,打造了“研妈妈绘本故事”“研课堂”“俄罗斯经典诗歌朗诵会”等多个品牌活动。2022年起,同时接手网店、北京四季青店和世界语言博物馆的管理工作。她感慨说:“真正到书店工作后我才知道,想运营好一家书店不仅需要情怀,更要了解书店读者群体的需求,做好读者服务。”

深耕亲子阅读与学术文化,延伸服务能力。北京外研书店成立于1993年8月,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的全资子公司。书店依托北外、外研社的外语资源,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广大外语学习者心中的“圣地”。2016年9月10日,23岁的外研书店重装开业,迁入新落成的北外国际大厦,在保持外语特色优势的同时,新增人文社科、亲子阅读、咖啡文创、艺术空间等区域,打造了“致敬”系列诗会、“费孝通思想研究讲坛”等品牌活动。作为北京外研书店的品牌活动,“研妈妈绘本故事”自2019年3月举办以来,每周末举办4次,每场约30余名小朋友参与。唐静文说:“其创办初衷是给更多的小朋友提供有温度的阅读,通过不同类型的体验活动,提升广大青少年朋友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团队协作的实践能力,并从小培养起孩子们爱阅读的习惯。”疫情期间,“研妈妈绘本故事”转移线上,通过抖音号更新绘本故事及手工,打破场地制约,触达更多读者。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北京外国语大学附属幼儿园的老师也加入了“研妈妈”大家庭,为“研妈妈”增添了新的动力。如今,“研妈妈绘本故事”受到越来越多小朋友的喜爱,唐静文也将继续深耕阅读推广工作,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延伸出更多阅读的乐趣。

紧贴读者特色,精准选品,现身说法。外研书店的选品没有“随大流”,也没有局限于外研社自身产品,而是紧紧围绕读者群体需求等多维度展开。唐静文总结了自己选品的五大标准:一是参考销售数据选品,通过查看书店每周、每月的销售明细,从多个维度分析、判断,结合码堆陈列、节日宣传、活动粘性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议,定期发布单品销售排行榜,满足不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二是结合品牌活动选品,外研书店自重装开业后,举办了600余场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选品必须结合活动,为读者提供相应的活动书单,提升书店的品牌影响力。三是打造北外特色。作为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校园书店,选品应注重满足北外及周边师生的需求,大英教材、教辅、考试类图书是外研书店重点关注的品种,针对校园书店销售结构有的放矢,结合北外特色推出不同类型的校园文创产品,如针对北外80周年校庆推出的帆布包、水杯、胶囊雨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联名款校庆帆布鞋和校庆冰淇淋(与飞跃、哈根达斯合作联名款)。四是增强与美团等线上平台等粘合度,拓展选品范围。疫情改变了大众的购买方式,各类直播和社群营销等迅速崛起,外研书店也将通过探店直播、天猫带货直播等方式,锁定不同客群的读者需求,扩大宣传影响力,提升直播转化率。五是发挥外语优势特色,深耕英语分级读物,开通分级读物绘本馆,横向打通外研社各类分级读物,带给读者多样化选择,通过评定英文等级,多维体验,夯实提升孩子的英文水平。

谈到怎样才能向读者更好地推荐图书,唐静文只说了四个字:现身说法。在她看来,只有切实地读过、体验过,才最具说服力。作为一名宝妈,她从自己带娃读书的体验说起,向读者分享自己带孩子一起读过且孩子爱读的经典读物,分享自己的亲身体验,可以达到更多的共鸣。

打通多个平台和店铺资源,实现资源联动。2022年起,除了负责北外店的运营管理之外,唐静文又增加了新的任务:网店、四季青店和世界语言博物馆的运营管理。唐静文告诉记者:“今年的重点工作是要将各个业务板块打通融合。”例如,开发世界语言博物馆的定制文创产品,既体现博物馆的文化特质,又可以丰富书店的文创品类。再如,通过直播探店、探馆以及重点图书的直播推荐,实现线上资源和线下资源的联动。此外,外研社分级阅读绘本馆也已开启服务,让初探英语的小朋友有更多机会拓展横向阅读范围,找到适合自己的读物。(伊 璐/采写整理)

漓江书院童书馆:立足分级阅读 用选品塑造书店格调

荐书人:潘柳帆(漓江书院童书馆店长)

本期荐书:《宝宝大卫的亲子成长书》(河北教育出版社)、“小鸡球球触感玩具书”系列(新星出版社)、“宫西达也恐龙”系列(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集团)、《爱迪生科学馆·宇宙篇》(漓江出版社)

潘柳帆曾是一名幼教老师,怀着对图书的热爱,向漓江书院投了简历,2019年6月进入图书行业。来到漓江书院后,她先是在旗舰店任职,从店员、收银员做起,后来升为一级店员。当漓江书院童书馆开业时,她通过竞聘成为漓江书院第四家店的店长。

漓江书院童书馆位于广西南宁长虹路万科里1层,是漓江书院的亲子品牌书店,以“爱·阅读·陪伴”为理念,专业打造0~12岁孩子的专属文艺空间,服务亲子家庭和社区。馆内图书产品主要由启蒙阅读书、绘本、少儿文学读本、青少年科普读物、漫画、教育类读物、教辅工具书等,辅以生活艺术类图书构成。童书馆为孩子们打造有想象力的自由阅读体验和智识空间,设置有下沉式泡泡阅读区、星空小剧场、时空隧道绘本长廊、美学艺廊等,多形态的复合空间与服务赋予孩子们及家长更惬意的阅读、学习以及审美体验。

基于童书馆定位,从4方面选品。在为漓江书院童书馆选品时,潘柳帆首先分析了门店定位及现状,包括销售主打产品、品种总量、主要消费群体等。由于童书馆是一家为0~12岁儿童打造的分级阅读、趣学趣玩成长乐园,所以选品以指导各年龄段小朋友阅读需求为主,在此基础上主抓该领域的新书、畅销书、常销书、动销书。

据潘柳帆介绍,童书馆选品主要有4个方向。一是从大社、强社入手进行选品。大社的图书一般都具备两大优点:有深度(内容优)、有广度(品种多)。二是面对众多相似的品种,通过分析作者、译者、装帧、封面等因素进行选择,包括知名作家作品、经典少儿丛书、热门漫画、获奖儿童文学、精品绘本等,都在日常选品范围中。三是关注专业图书网站、知名作家动向、网络童书榜单、读者评价等,提高选品敏感度,紧跟时事热点,综合分析进行选品。四是通过销售系统的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图书的动销情况,找出店内的畅销书、常销书,及时添货订货。

此外,潘柳帆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对各类型图书的了解,包括作者与出版社的信息,以及店面营销氛围的打造等,通过匹配购买人群的特点和需求,向读者介绍图书的核心卖点,建立起与读者的良好沟通,提升书店人员的图书推荐专业度,有效促成图书销售。

凸显童书馆特色,打造活动IP。在和读者相伴的几年时间里,潘柳帆一直在“多做些什么”中探索,从不起眼却无处不在的图书选品,到充满温度与美感的文创产品,再到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潘柳帆在探索中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路。她认为,店面的日常管理只是一方面,系列活动、产品开发、对外合作更是书店未来生存、发展的根基和竞争力所在。

漓江书院在推广全民阅读的社会责任之下,积极整合资源,不断开发创新,策划自己的品牌活动。“小小店员体验日”是漓江书院全新推出的特色儿童活动,作为漓江书院童书馆的品牌活动和孩子们社会实践的平台,能帮助他们发现生活的美好和成长的乐趣,展现自己的天赋和创意,树立志愿服务的理念。通过活动,孩子们加深了对图书的认识,培养了阅读的兴趣。

今年,潘柳帆为漓江书院童书馆规划了三项重点工作。一是做具有单店IP属性的项目,如漓江书院童书馆针对5~12岁年龄层读者开展小小店员体验活动,从2021年8月至今,每周末都有众多小读者报名体验活动。二是发展团购业务。积极推进目标客户的深耕服务,更精准的判断市场,发挥品牌、门店的优势。三是重视线上营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是在新形势下需要重点思考和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漓江书院将继续开展各种类型的活动,为阅读事业与城市文化的普及与推广添砖加瓦。

(王少波/采写整理)

大地书院:打造自然资源与地学专业资源库

荐书人:张亚兵(大地书院店长)

本期荐书:《解密物种起源少年科普》(地质出版社)、《熊孩子励志成长》(中国大地出版社)

2016年4月,张亚兵进入大地书院,这是他首次接触与图书相关的工作,现任大地书院店长一职。在张亚兵看来,大地书院是一个以地球科学主题为定位,从单一卖书的纯消费空间转变为满足读者文化口味和多元需求的综合文化体验空间。作为地质出版社和中国大地出版社的对外展示窗口,大地书院销售的图书品种主要以地质科普专业类图书为主,重点展示新出版的图书和获奖图书,汇集了自然资源、地质矿产类研究专著、工具书、珠宝玉石与古玩鉴赏、地学科普读物等1200多个品种的自然资源、地学专业图书,是业内最全的自然资源、地学专业书店和资料库,方便自然资源、地学研究人员等,在书店内找到最新的自然资源管理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文件。

设立不同分区,提供综合服务。基于复合式文化体验空间的定位,大地书院设立了以品质阅读为主题的中央核心区、以儿童青少年为主题的童书馆西区和以会议研讨、时尚沙龙为主题的多功能东区3个区域。通过不同分区设计,为周边社区居民、出版社职工和广大北京市民提供集品质阅读、文化活动、展览展示、会议培训、中西餐饮等综合服务。

线上线下运营,引入多元经营。在营销中,大地书院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以图书的相关内容为主题,开展相关亲子阅读及手工活动,宣传重点推荐的图书。为实现书店更好发展,大地书院还引入多元经营,通过开展阅读活动,融入西点、咖啡、简餐等多元业态,实现了多元化运营。

通过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创新,大地书院围绕阅读学习、展示交流、聚会休闲、创意生活等内容,创新性地开展了“大地书院”复合式城市文化体验空间建设,通过积极践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深刻理解“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的精神内核,肩负起生态文明建设与自然资源知识、文化传播的使命,为读书人、为市民燃起一盏不灭的城市智慧之灯。未来,大地书院将打造成为海淀区乃至全北京的“知识聚场、文化聚场、智慧聚场”。(焦 翊/采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