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沮河的清晨
来源:长江日报 | 谢伦  2022年05月18日08:25

1

我是被沮河的吼声吵醒的。沮河在重重大荆山里左冲右突,到了重阳的红岩岛,那水撞击着巨大的山石河坝,发出了轰隆隆的吼声。

我老早从红岩岛客舍里起身,想下到坡底去看看河谷风光,没料当我拉开窗帘,蒙蒙晨雾又如一道幕帘挡住了我的视线——五月的荆山真是多雾啊!昨天进山的时候,还是难得的好天气,天空清朗,阳光灿烂,远望喀斯特地貌的山峰高耸入云,层林如碧。只是到了后来,出保康县城往南、再往西,拐弯进了一个幽深山谷,不知不觉间阳光就暗了,落了一阵雨,随即便白雾四起,一阵一阵成云成朵,在峡谷、在紧贴着山崖的道路上方升腾缭绕,把我们撩拨得既兴奋又紧张,一个个瞪圆两眼,大气不敢出。有好几次,就不得不把车子停下来,让“云朵同志”先走——这样的天气注定了山川河流充满了魔幻感、神秘感。好在云雾总在流动,忽而涌来眼前,忽而又追风飘去,路边树木与河谷流水时隐时显,些许轮廓,如丹青高手水墨几笔轻描淡写,雾里看花,人车穿行其中,感觉真像是误入了人间仙界。

红岩岛是重阳村建在山崖上的一处农家乐,山崖下便是波涛汹涌的沮河水。沮河古称雎水,全长200多公里,其源头就在保康县关山响岭沟。关山应该是保康域内最高的一座山了吧,海拔2100米,峻岭绵延,沟壑纵横,响岭沟也只是它无数高峡瀑水之中的一条水。说起来沮河的总流程并不算长,但无奈它沿途接纳河流众多,像戴池河、歇马河、鸡冠河、重溪峡、杨家河、白腊河、嘉鱼河等等,经南漳、远安、荆门,在当阳的两河口与漳河汇合注入长江,成为万里长江的一级支流。可见其经年的水量之丰、流量之大。

出客舍下来一段陡坡,绕过山冲纵横的沟壑与田块,弯弯转转,走到沮河边的时候,头顶天空已逐渐明亮起来,晨雾也薄了一些,只是依然还看不太远,目之所及,湍急的河面仍旧白雾弥漫,水乳交融一片,对岸的山色仍旧朦胧。大雾使目光受阻,但声音却不受任何影响,谷底峡水的轰隆声,四面鸟雀的啁啾声,不断从浓雾中传入耳鼓。河岸上的葡萄园、柑橘园、软籽石榴园里,早有村民在干活儿了,虽然还看不清他们的身影,但他们的说话声、笑声也不时传过来。或许是为了耕作管理和秋后果实采摘的方便吧,现在对果树的栽培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方法,越来越矮化了,地里的橘树、软籽石榴树都只在二米多高,最高也不过三四米高;种植上也一律的规则整齐,一树树,一排排,横竖成行。一路上我看到有不少石榴树的枝头已经开始结蕾,喇叭形的花蕾,在蒙蒙的薄雾中垂着露珠儿,晶莹欲滴。放胆想象一下,如果天气晴好,要不了几天,沮河两岸将是怎样火红火红的一片花海。

2

只不过听同行的村支书李兴会介绍,就往前六七年,这里还是些荒山野洼,灌木荆棘疯长,乱石杂草遍地,连一块像样的田地也没有,更别说栽种果木了。眼前的一切变化多亏了村里的老冯。老冯大号冯祖文,他原本在城市里开建筑公司,万丈高楼平地起,事业兴旺发达。但人在外面奔波得久了,恐怕是有些累了、想家里了吧,也恐怕是故乡情结作怪,赶上国家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特色产业济困扶贫,就一心想为家乡做点事情。沮河沿岸雨水丰沛,气候温和,土壤湿润,日照也充足,特别适合果木种植。老冯便请教专家,率先投下巨资,整治河边的荒坡石滩,流转撂荒地,从外面引进适合沮河流域生长的各类果苗回乡种植,尤其是受市场欢迎的优质软籽石榴,他一种就种了300多亩。一花引来百花开,接下来的几年间,来重阳村承包土地建生态葡萄园的,种柑橘、核桃、种苹果柿的,轰轰烈烈,人欢马叫;绿水青山,财源广进。现在,果木一项已然成重阳村脱贫致富振兴乡村的支柱产业了,栽种面积达1000多亩。

两天来,为助力精准扶贫,振兴新农村经济,参与市作协采风团来保康的马良采风,看过了陈家湾的网红桥、紫阳的紫薇花山,而我似乎对重阳村情有独钟。“我们的传统节日重阳之名,就是取自于重阳村。”我是在采访中无意间听到这句话的。恕我孤陋寡闻,当时的我猛然打了一个激灵,遂想起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在《远游》中的诗句:“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我不知道此重阳与彼重阳是否有关,没考证过,但有一点毋庸置疑,那就是位于沮水之南的这个重阳,为湖北楚文化遗存最多的地区,是我国史学界已有定论的楚国始都,荆楚文化的发源之地。这里有声名赫赫的屈家岭文化——重阳穆岭头文化遗址、周公岭卞和墓,20世纪70年代曾出土楚国早期的“三足鼎”,发掘出公元前1046年楚子祭祀天神的“东西南北庙”……沮水之南,几千年、几万年,无尽的岁月一如沮河之水来之悠悠,去之遥遥。一代又一代的楚先人,他们恪守古训,沿着河流指引的方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血脉延续。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文明,渊远而流长。此时我就站在沮河岸上,虽然有晨雾,更因为四围的群山遮挡了我远眺的目光,但我分明已感受到了这块土地的古老,感受到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着的沧桑巨变,焕发出前所未有的蓬勃生机。

3

太阳终于自山口升起来了,阳光漫过山脊,洒下山坳、河谷,似乎也只在转身之间,雾气就消失得干干净净。河对岸的景色以及远处村庄里一幢幢红坡顶的楼房,都变得清晰可见。近处的悬崖陡峭、流水汹涌,崖畔古老的枫杨树,几乎遮去了半个河面。

忽然从路边的果林窜出来一条大黑狗,吓我一跳。那狗却直奔走在前面的李兴会,围着他前后打转儿,摇头摆尾,又剧烈地摇动身子,水珠四溅。李兴会笑说,是老冯的狗。狗在人就在,果然,不远处的石榴树林里,老冯正带领着十几个农民在垄间锄草。“春末夏初雨水勤,草疯,只三天不动锄,它就发威欺果树呀!”

头回见老冯,一个高卷着袖管、手握锄把的高高黑黑的壮汉,完全没有公司老板的范儿。

我问老冯,几百亩的果树园呢,就这么个锄法,如何锄得及,人工怕也不低吧?

老冯说,当然不低。根据不同情况吧,每人每天80到100元,遇到要抢阴晴日头,见天几十上百人也是正常事。

现在不都在用除草剂么,草甘膦,一喷了之,既省事又节约费用。

谁都想省事、想节约,可有关果子的品质呐,不敢马虎。又说,不管了,做好为原则吧。

李兴会就接过话头,说,为这,莫说除草剂,老冯连化肥都不用,只用腐熟有机肥。每年一到秋后就和老罗共车皮,打草原上买牛羊粪。和那比,这点小钱不值一提。

老冯连忙摆摆手,呵呵笑说,我这算啥,老罗才是大搞家儿。

李兴会提到的老罗,叫罗光铎,也是一位回乡投资农业的企业家。去年10月在保康县举办的关于脱贫销号乡村振兴的研讨会上,我们有过简单的交流。老罗经营的主业是生态葡萄,项目大,除了重阳,在西坪村、陈家湾村都有他建的葡萄基地。从开始的几十亩,发展到现在500多亩了;种植的品种也多,巨峰、红提、夏黑、阳光玫瑰等等,据说投进去好几千万元了,还在投,不断在扩种。老冯的软籽石榴,也不断在扩种。

老冯就接了一个电话,是前面果园正在施“花期肥”,紧张着,要他过去看看。李兴会仰脸望天,说预报里就这几天天儿好,是得抓紧招呼。别在这儿耗着了,你快去。

4

一拨儿游客打身边走过,感觉有点儿面熟,想起来也是昨天住在红岩岛的那几位。不一会儿,在果林纵深的一个凉亭里,又遇到一拨儿。他们是在沮河北岸的西坪村看过了生态葡萄,又过来看软籽石榴的。老冯的软籽石榴园,自沮河边一层一层呈梯级往上,铺展了几面山坡。我注意到,在不少梯形的果园地头儿上,都立着不少的一尺多或二尺多高的石头,石头上还雕刻有各样摩崖般的图画文字,浑然若天外陨落之物。这在其他生态园很少见到,引起了游客们极大兴趣,不时就听到有人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大呼小叫,要拍照,要玩儿抖音直播。我也和游客们一样的倍感稀奇,见到一个就拍下一个。这些石头形态各异,石上的文字也各不一样,篆书、行书、隶书都有。字的大小也不一样,有的偌大一块的石头上只刻一字,而有很小的石头却刻二字三字或多字不等。我估摸,创作者应该是一个很有想法的石刻艺术家吧,或是因石选字,随物赋形,不拘一格:日、月、天、地,三足鼎、立春、惊蛰、紫阳、扁洞河,周公岭、春分、沮水、小满、芒种、穆岭头、重阳、曾家垭、卞和献玉、东西南北庙……一眼看过去,石头与石头并无关联,文字亦互不搭界,也只当是信手拈来,随意为之。可仔细一琢磨,却极有讲究:天地玄黄,日月山川,农耕二十四节气,以及河流、村庄、楚文化遗址等等,原来都是赋予了它们各自一定的文化内涵的。此外我还看到一些石雕动物也很有意思,一只羊、一头牛,或鸡、鸟、狗等等,线条极为简约,有的作为点缀和文字雕刻在一起,有的则单独刻石,也都刻得古拙朴茂,像崖画儿。趋近观之,虽然刀镂斧凿的新鲜痕迹还隐隐可见,做旧的功夫尚欠火候,但其雕刻线条与石头天然纹理相互呼应,相得益彰,颇具艺术层面的观赏价值。

李兴会见我看得认真,两眼放光的模样,就很是得意。说,怎么样?这可是我们重阳村自创、自建的“农耕文化广场”呀!说这几年随着村里的果木种植越搞越大,绿水青山的,带动了不少的其他生态产业,其中最火爆的就数旅游业了。——“农耕文化广场”,就是专为深化旅游发展打造起来的。不是说旅游不光是看风景,还要见文化嘛。只是现在的游客还不够多,等到秋后果子成熟时候,你再看吧。

旅游不光是看风景,还要见文化。这话说得真好!

——想想,可不是吗,重阳不仅水果的品质好,楚文化更是深厚,把文化遗产和重阳的美丽风光融合起来,让游客们来到这里,不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享受到果实的香甜,还能朝圣文明,体悟重阳独有的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记得住乡愁,这叫拔出萝卜带出泥,一举多得。家有梧桐树,何愁四面八方的游客不到重阳来?

我就说李兴会,到这田间地头建“农耕文化广场”,是你当书记的点子吧?

那可不是我一人的,是全村村民们一起开动脑筋想出来的。

他话说得谦虚又自豪。

和李兴会边逛边聊。当我们穿过了林垄间专为游客们铺设的梯级栈道,来到一片向阳山坡时,已然是艳阳高照了,晨雾褪尽的山川四野本已清朗澄澈,现在变得愈加的通透明亮起来。清风拂面,溪水环流。山上山下,一派葱茏。徜徉其中,无不令人流连沉醉。李兴会催促我加快点脚步,说不早了呐,老罗还在他的葡萄基地等着我们。

石榴园里的“老冯们”还在忙碌,远处河岸上的卡车、农用车,车来车往……在这春天的清晨,在沮河两岸,到处都是充满朝气的生命气息,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繁忙景象,那满山满坡的葡萄、柑橘、苹果柿、软籽石榴们,正在孕育着新的果实。照这样的架势,不消说,今年的重阳,必将又是一个硕果累累的丰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