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讲述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
5月10日,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贵州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人民文学》杂志社、《中国作家》杂志社联合主办的欧阳黔森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座谈会召开,会议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天津出版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红杰,何向阳、梁鸿鹰、程绍武、聂震宁、白烨、徐剑、李舫、杨晓升、丁晓原、王国平、陈涛、肖江虹、杜国景、颜同林、班峰、纪秀荣、李天顺、薛印胜、安子宁、徐福伟等20余位作家、评论家,和该书作者欧阳黔森参加座谈。会议由百花文艺出版社总编辑汪惠仁主持。
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发表,百花文艺出版社于2021年3月出版,新华社、《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作家网等媒体对该作品都进行了宣传报道,社会反响良好。该书先后入选中国作家协会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中宣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国家出版基金2021年专项主题出版项目,“十四五”时期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等国家级出版项目。此外,《江山如此多娇》在文学向影视转化上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根据第一章《花繁叶茂》改编的电视剧《花繁叶茂》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频上热搜;根据第三章《看万山红遍》改编的电视剧《看万山红遍》于2021年1月13日开机。
杨红杰在致辞中表示,贵州作为贫困人口较多、贫困面积较大、贫困程度较高的省份之一,脱贫的任务十分艰巨。欧阳黔森选取了乌蒙山脉、武陵山脉连片贫困区域中的五个最具代表性的区域,进行深入细致的实地调查,记录了贵州在我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的铮铮足印。
与会专家围绕《江山如此多娇》展开了深入研讨,对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该书是一部讲述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谱写人类反贫困的宏伟史诗的现实主义作品,它用文学记录着我们正在经历的变革,在同类作品中独具特色,是新时代重大现实题材报告文学精品。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一,主题鲜明。《江山如此多娇》聚焦贵州省的脱贫攻坚战,贵州省被称为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决战区,作者欧阳黔森目睹了“精准扶贫”带给山乡的巨大变化,从不同角度讲述脱贫攻坚的“贵州故事”;其二,内容翔实。作者欧阳黔森作为一位来自黔东的土生土长的贵州作家,为全面反映贵州全省脱贫攻坚的壮丽画卷,跋山涉水深入老少边穷地区,以行进式的采访记录,搜集鲜活生动、详尽真实的素材;其三,典型人物熠熠生辉。《江山如此多娇》塑造了脱贫攻坚工作中涌现的人物群像,他们站在新时代最前沿,性格鲜明,担当务实,心系百姓生活,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传达出我党领导的干部队伍带领广大老百姓屹立于时代潮头的强大活力与正向能量。细节与全景,温度与人情,脱贫一线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人民生活的沧桑巨变,均在此书中得到开阔且生动的具象呈现。
施战军说,长篇报告文学《江山如此多娇》共五章,其中有四个章节在《人民文学》作为头条首发。全书是一个较为系统又各有重点的立体整体,也含有了一个较为整全又向未来开放的历史历程——从乌蒙到武陵、从农业农村到工业城市,从极度贫困到美丽乡愁、从居住的易地搬迁到发展的转型升级,从百姓做梦都不敢想到敢想善作再到以奋斗参与伟大梦想的实现,从民谣、民歌到时代进行曲……这样的写作何尝不是一场攻坚战?作者眼到、脚到、心到、手到,调遣起带着体温的文字组成的十几万雄师,历尽艰辛后成为胜利者,刻画了贵州多彩多姿的发展状貌,也揭示了新时代中国方案对人类发展的伟大贡献。本书对报告文学的贡献较大:一是在新时代纪实文学,写给谁看、写些什么、怎么写的破题方面,有示范意义;二是这个文体如何更具活力和持久性——他以田野调查者的科学精神、小说家的叙述控制、戏剧家的故事选择、诗人的情思度量,体现出了超群出众的完成度。历史意识、现实精神与审美价值兼具,汇万物光华成文,述百年巨变如诗。
邬书林指出,《江山如此多娇》是一部有特色、有新意地反映中国脱贫攻坚的力作。作品很好地诠释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的重大决策和方针政策的同时,又把贵州如何因地制宜精准扶贫的生动实践描述得很清晰,很好地处理了宏观和微观的关系。作者欧阳黔森善于用事实说话,善于用数据的强烈对比来反映扶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书中的人物栩栩如生,十分饱满,记录了党政干部、企业家、村民的感人事迹;作者的语言生动,文笔流畅。书中有许多话,如果没有深入调查,没有亲身的感受是写不出来的。
该书作者欧阳黔森表示,为创作这部作品,他走到了脱贫攻坚一线,走进了村村寨寨,目睹了精准扶贫给百姓生活带来的巨变,感受到脱贫攻坚这项工程的伟大。听了各位专家学者的发言,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写作的信心,将再接再厉,创作更多优秀的作品,书写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记录伟大的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