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少年的“诗和远方”:在国家民族需要的时候,不缺席、有担当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 苏扬  2022年05月07日11:50
关键词:《中国少年》

淮安西门外古运河码头,天正下着蒙蒙细雨。一行十几岁的少年,身穿白衬衫、蓝色工装裤,打着三角团旗,即将登上南下的小轮船。每人一双草鞋、一把雨伞、一只小挎包,一套电影放映机、几部抗日影片和数十张歌曲唱片,是他们的全部家当。这群小小少年,正是抗日战争中不容忽视的一支劲旅——新安旅行团(简称“新旅”)。

1935年10月10日,新安旅行团从淮安出发前在学校礼堂前留影

1935年10月,中华民族正面临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新安小学14名学生在校长汪达之的带领下组成“新安旅行团”,从淮安出发,踏上宣传抗日救亡的征途。这群小好汉们用文艺表演播撒抗日种子,成立“农村流动放映队”、创办苏北解放区“第一张儿童报纸”、召开华中地区“第一次少年儿童代表大会”……在中国少年儿童运动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被赞誉为“民族解放的小号手”。

新安旅行团手捧三角团旗

17载革命岁月,5万里救亡征途,“新旅”团员在战火中磨炼、成长;如今,在“新旅”的母校新安小学传承着“人小志气大,爱国走天下”的“新旅”精神。以此为题材,讲述两代小好汉成长故事的长篇小说《中国少年》近日由《人民文学》杂志和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合作出版。小好汉们的成长故事将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思考和感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朝花夕拾》节目就此采访了小说作者韩青辰和出版策划的施战军、陈文瑛。

韩青辰,一级作家、江苏省公安厅新闻宣传中心民警、南京市作协副主席

不能忘记这些生命

要把他们的故事搬进书里面

说起创作缘起,作家韩青辰说,孩子们的故事被记录在鲜有人翻阅的史册里。她曾看到一段录像资料:1940年的桂林街头,一群孩子穿着盖过膝盖的军服,腰间扎一个大大的皮带,正在表演抗日歌舞剧。那一刻,韩青辰坐在屏幕前热泪盈眶,她想起她的孩子和自己的孩童时代。看着孩子们柔软瘦小的身体,脸上纯真的笑容,“作为一个母亲和一个儿童文学作家,我很想抱抱他们。他们那么弱小的身体去抗战,去为国家、民族呼号。”“我们应该用最好的纸张、最好的文字、最好的图画去表现他们,铭记他们。”

韩青辰坦言,当初接到写作约请时,她对“新旅”题材是有顾虑的。但深入了解那帮小好汉的故事后,她决定不顾一切地投入创作之中。“我们不能忘记这些生命。我们要把他们的故事搬进书里面,跟着我们的时代车轮走到最漂亮的地方。”于是,让这些历史故事被更多人了解和铭记,成为了韩青辰创作《中国少年》的初衷。

让我们往前走的时候,能牵着他们的手

看见他们的笑脸,听到他们的声音

如何讲好“新旅”故事,韩青辰可谓下足了功夫。她通过深入采访搜集挖掘材料,阅读了大量文献史料,让耳朵、眼睛、心灵尽快地进入那个时代。韩青辰说,晚上她常常梦见她和“新旅”的孩子们一起贴传单、一起行军、一起冲锋陷阵。“我要全身心地跟他们亲密起来,这样才能写好他们。”

韩青辰感叹,写“新旅”简直是天意,“是一场无法解释的邂逅。”她刚进入江苏省公安厅工作时,经常去南师大校园里读书散步,在吴贻芳雕像前驻足。80多年前的一个下雪天,在同一片土地上,新旅的孩子们穿着草鞋,在街上推销报刊,意外地遇到了金陵大学堂的吴贻芳校长。吴校长买下了他们手上所有的报刊,并给了他们一些钱去买吃的。“新旅”曾在南京丹凤街56号上演抗日大戏,而丹凤街正是韩青辰曾经居住的地方。

这些奇妙的缘分,让韩青辰越来越着迷。“他们不仅在我眼里,也在我心里,好像就在我的身边一样。”走在南京的街头上,韩青辰仿佛“穿越”回1935年,“新旅”刚来到南京的那个时候,穿着草鞋走在石子路上,两旁都是梧桐树,她看到汪达之先生、陶行知先生的笑脸,看到“新旅”的孩子们一个个跑出来。

韩青辰觉得自己抽离了当下,和“新旅”在一起,然而又身处当下,希望通过《中国少年》这本书让他们精神永存。“让我们后人往前走的时候,能牵着他们的手,看见他们的笑脸,听到他们的声音,记住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付出的一切。”

陈文瑛,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

年轻人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是民族大义

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副总编辑、编审陈文瑛说,《中国少年》的切入角度很吸引人。小说中,新安小学的小演员们正在排演一部新安旅行团题材的话剧。在小演员们对历史进行学习、探讨的过程中,“新旅”的故事徐徐展开。这时是成长中积极进取,那时是战火中为国奋进。历史和现实两条线交融在一起,实现了一场两代少年之间的跨时空对话。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说,人物塑造是《中国少年》的大亮点。小说中的人物设置,参考了“新旅”成员的特点和关系,由此形成了主人公和历史人物之间的一种血脉联系。同时,我们能从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中看到当代少年的真实模样。“里面的人物是多才多艺、多姿多样的,非常鲜活,孩子们都能看到自己。”陈文瑛认为,“这部作品把新时代年轻人勤奋好学、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现得非常充分。”

在陈文瑛看来,对于一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最重要的精神内核是民族大义,“在国家民族需要他的时候,不缺席、不胆怯、有担当。”这是《中国少年》创作的一大背景。“不同时代要有不同时代的作为,”陈文瑛说道,在“新旅”时代我们追求民族独立和解放,现在我们追求的是民族复兴。“这样两代人都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着想,这种精神传承是一致的。”

施战军也认为,《中国少年》充满了一种行动精神,把“强国复兴有我”的主题充分展现在人物的行动之中,“它将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这种使命充分精神化了。”

施战军,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杂志主编,中国小说学会副会长

“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当今学校教育仍然需要

新安小学的创办者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后来这一思想成为了“新旅”的行动指南。放到现在,它仍然是先进的、珍贵的。韩青辰认为,这一思想仍是当今学校教育需要践行和追求的目标。

施战军强调,置身于历史长河当中的价值观教育,对于每一代人的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教育不应局限在校园里。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学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书本学习跟大时代的关系?《中国少年》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小说讲历史英雄少年的故事,也讲今天小好汉的故事,在这个场域里边都在成长,每个人都在成长,往大里说,我们的国家民族也在成长,就像中国在长高一样。”施战军说,“孩子们如何向着阳光生长,这是一个重大课题。这部作品用艺术化的方式给予了回答,这是很可贵的。”

施战军希望《中国少年》这本书能将“为民族、为幸福而奋斗”的精气神,传递给更多中国少年,“把与祖国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那种情感,贯穿在学业的全过程,融入在事业追求当中,成为一个能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