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匪迦:每一个人的战斗
来源:云文学网 | 匪迦  2022年04月26日16:20

阳光和煦,桃花、樱花、梨花挂满枝头,正是踏春郊游的好时候。然而,这不是一个典型的上海早春,我站在窗边,隔着玻璃窗望着不远处的小区外面,原本到深夜还热闹非凡的道路此时一辆车都没有,更遑论行人。偶尔有救护车驶过,急促地拉着警笛,不知驶往何方。

整座城市,千万人口,已经进入了与奥密克戎战斗的关键阶段。每一个封闭的小区,就像是一座座城堡,居委会、志愿者、各种自发自觉组织起来的抗疫者和来自全国各地的支援部队已经全副武装,如同守护城堡的勇士,保护着城堡里居民的安全。提到“大白”,我们想到的不再是动画片里那个暖心的机器人,而是身边活生生的、让我们感受到切实温暖的普通人。

尽管已经经历了几周的封控,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发过不少牢骚,我能充分感受到,我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行动起来,为了这场战斗的最终胜利,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只有行动能够带来改变,观点并不能。”

“遵守现在的抗疫政策,做好身边的事情,不给别人添麻烦,就是最大的贡献。”

“先把疫情一起扛过去,其他的以后再说!”

下楼做核酸的当口,各大邻居群里,我常常能听到这样的话。是的,抱怨也好,指责也罢,除了让自己陷入更加焦躁的情绪与自我否定的恶性循环之外,并不能改变什么。为自己身边的邻居帮一个小忙,远比在网上转发十条难辨真假、充满情绪性语言的帖子要有意义得多。

在封闭的状况下,毫无疑问,最重要的便是保证物资供应和保持身心健康。

对于物资供应,来自全国各地的驰援帮了大忙,但全上海几千万人口,每天对于物资的需求是个天量,又因为前期准备不够充分,已经出现不少区域供应不足的局面。同时,每家每户的情况也都不同,有些人喜欢囤货,有些人却从来不在家开伙,有些人只爱面食,有些人却没有蔬菜不能活,这样的个体差异性也是政府无法解决的。这个时候,我看到大家自发地组织起来,通过各种购物群和团购群,利用尚未完全被疫情切断的市场调配机制,来解决自己的需求。

这些购物团的牵头人,便成为大家口中的“团长”。根据我的观察,团长们往往是热心人,其中不少都有或多或少的外部渠道与资源,他们挺身而出,不嫌麻烦,不辞辛苦,充分发挥领导力,利用微信或者专门的社区团购平台迅速组织起几十人上百人的大群,与外界的供货渠道进行对接,通过接龙方式明确需求,收集款项,确认内容后统一下订单,将大家的期待传递给外面的供货商。

而当团购的物品送抵小区之后,团长又与群里的志愿者,与物业和居委一起,想尽办法完成最后一百米的路程。最后这一程的完成并不轻松,因为小区里没有很多推车或者搬运工具,大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人工搬运至楼栋,甚至送到人们的家门口。

而这样的卸货和搬运,可以发生在上午或午后,很多时候却都发生在凌晨三四点。当大多数人已经进入沉睡的时候,团长、物业、居委和志愿者们还不顾步伐疲惫,为邻居们运货,尤其是涉及到生鲜或不能存放太久的物资时。

“抱歉,晚上打扰了,您团购的货到了。”无论是敲开邻居的门,或是拨通邻居的电话,他们始终以这句略带歉意的话开头。

黑夜中,他们便是最亮的星。

新的一天,群里很快又开启了新的团购接龙,以及邻里之间的互助。

“谁家有小米椒?”

“我们有,家里人不怎么能吃辣,欢迎随时来取,我们在8楼02室。”

“洗发水用完了,谁有啊?我们有羊肉,可以换。”

“我们家有,你们住哪儿?我送过来。不要羊肉,送你的。”

话音刚落,一张洗发水的合影出现在群中,仿佛为了证明她真囤了很多洗发水,并非打诳语似的。

“送货上门!现在连邻里之间互助也都这么内卷的吗?”有人调侃道。

爱心和温暖便是这样,在疲惫中,在日复一日的等待中,在社区中润物细无声的传播着。

每日的单调生活当中,人们也在努力寻找乐趣,为自己,也为别人带去一丝慰藉。

多年的老朋友们开启云喝酒和云聚会,大家跟着教学视频学做烹饪,然后分享在朋友圈和各大平台上,楼与楼之间通过点亮阳台玩疫期行为艺术,甚至在小区里开起云音乐会。

我们甚至还更加深刻的领悟了老祖宗的一些话,比如“远亲不如近邻”。而家中长辈宁愿把肚子吃撑,或者坚持吃隔夜菜也不愿意把剩菜倒掉的行为在这样的时刻显得无比正确——在蜜罐中长大、似乎从未体验或什么叫“稀缺”的孩子都不再挑三拣四,把饭碗舔得干干净净。

身边这样的人,这样的小事,我亲身经历的,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让我更好地理解为何我们在面临如此严峻的局面时,依然没有退却,依然保有信心。很多时候,我们嘴上在抱怨,但手上却从未停止过做事。

至于网上的各种声音?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人们都喜欢看一些爆炸性、有刺激性的内容,更容易被耸人听闻的标题吸引,甚至更愿意去相信那些悲惨和离奇的故事——而不去分辨它们的真假。然而,每个人都不是一座孤岛,真正影响我们最深的,往往是我们的身边人,我们所能够解决的,力所能及范围之内,也只有身边的事。每个人如果都能够从自己做起,从自己身边做起,做好个人防护,按要求做抗体和核酸检验,没出事就待在家里不出门,有余力还可以去担任志愿者,通过各种渠道帮助自己家人和邻居。若真检测出阳性,也按照规定去隔离,相信邻居们会乐意帮助你。这些行为,一点都不抓人眼球,一点也不值得大书特书,哪怕放在网上也无法带来十万加的流量,但正是我身边,我们街区,整座城市里千千万万的每一个人这样的行为,构成了我们在这场战斗当中最终能取胜的坚实基础。

无论是世界卫生组织的专家,还是世界各国政府,都明确表示,奥密克戎并不是大号流感,它的传染性和伤害性要超过流感,尤其是针对本身有基础疾病的人、年长的人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致死率更高。而且,它还存在继续变异的风险。面对这样的病毒,我们必须要以科学的手段小心对付,综合权衡各方面损益的前提下做出整体最优的决策。这样的决策并不容易做,因为做决策需要考量的因素、胆魄和公心,相比仅仅动动嘴皮子提建议,多出远不止一个数量级。

而对于我们每一个个体来说,最朴素的愿望并不难理解,没有人愿意自己家的老人或小孩成为医疗挤兑的牺牲品,最好的方式依然是遵守决策,照顾好自己,照顾好身边的人,为邻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遇到困难通过各种途径去寻求解决,一方面信赖我们的政府和体制,另一方面也相信市场的力量。很多声音过于夸大前者的能力,或者将前者贬损得一钱不值,而无比推崇后者的调配,但在我看来,理论往往喜欢教人对立,现实却往往是灰色的,而我们生活在现实当中。

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我望着小区里的灯火,都愿意相信第二天一早,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距离胜利的希望更加接近一分。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之下,在我们每个人都让自己做好准备的前提下,取得这场战斗的胜利,只是时间问题,而这个时间,不会太晚来到。

到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任何打不死我们的,都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如果我们再一次面对这样的战斗,无论从哪个方面,我们也都能做得更好。

这个春天或许便静悄悄地逝去了,但下一个春天依然会如期而至。

作者简介:张栩,笔名匪迦,七猫中文网签约作家,创业者和创作者。主要作品有《北斗星辰》《画天为牢》和《关键路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