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永远的怀念 ——北京市文联举办纪念管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2年01月10日14:53
关键词:管桦

编者按:

原北京市文联主席、著名作家管桦同志于2002年8月18日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今年是管桦同志诞辰100周年,为了怀念这位伟大的作家,北京市文联举办了纪念管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俞峰,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北京市文联领导及部分协会代表,艺术家代表和管老的亲属出席了本次活动。

管桦,1922年生,河北丰润县人,中国共产党员:1940年参加革命,毕业于华北联合大学文学系,历任冀察热辽军区尖兵剧社文艺队长,文艺工作团副团长,东北鲁迅艺术学院研究员,中央乐团创作员,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北京作协主席,第五、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第八届党代会党代表。生前任北京市文联主席。

作为作家、诗人的管桦,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小英雄雨来》《辛俊地》《管桦中短篇小说集》;诗话散文集《生命的呐喊与爱》《管桦神话、童话、传说》;多部长篇小说《将军河》;歌曲词作《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快乐的节日》《我们的田野》等。

作为画家的管桦,有墨竹画册《苍青集》《苍青馆墨竹画选》《管桦墨竹》;巨幅墨竹《沉雄》被瑞典、丹麦博物馆收藏。

管桦同志于2002年8月18日于家乡猝发心脏病去世,享年81岁。

2022年1月9日,在管桦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在他奋斗过的“我们的田野”上,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隆重举办“纪念管桦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

当熟悉的旋律在北京坊会场响起,“雨来”仿佛再次归来。

中国文联、中国作协以及北京市文联有关领导及部分协会代表,艺术家代表和管老的亲属参会。大家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举办这次纪念活动,共同怀念管桦同志为我国文艺事业所做的卓越贡献,追思他不懈奋斗的革命精神和德艺双馨的崇高风范。

座谈会人员合影

一、光与影

座谈会于9时30分正式开始,活动由北京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刘开阳同志主持。

刘开阳

首先,播放了管桦同志纪念短片。

光与影的交错,勾画出了管桦同志波澜壮阔的一生,勾勒出了同志宛如竹子般傲然挺立的伟岸形象——“风摧体歪根犹正,雪压腰枝志更坚”。

管桦同志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不息的一生。早年,他冒着生命危险,积极投身于神圣的革命斗争。全国解放后,他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文艺思想和党的文艺方针、政策,以高度的革命责任感,勤奋创作,塑造了众多共产党人的英雄形象,激励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为党的事业努力奋斗。管桦同志一生的奋斗历程,显示出他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对祖国文学事业的强烈责任感和矢志不渝的献身精神。这一切,对新时代的文学工作者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

二、音与话

影片放过,会场沉寂无声,大家沉浸在对管桦同志的怀念之中。在一种庄严却亲切、神圣又温馨的氛围中,北京市文联主席陈平同志致辞,将人们从泛黄的回忆中拉回到此时此刻、此情此景。

陈平

陈平在致辞中对管桦同志这么评价道:“多文气、少官气,对人宽和、友善、真诚”,并充分肯定了管桦同志在团结带领作家、文艺家凝神聚气搞创作,致力于繁荣发展文学艺术事业、提高文艺队伍素质等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俞峰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俞峰在讲话中号召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发扬管老等老一代革命家的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激励后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自觉地追求更高的人生境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李敬泽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在讲话中鼓励文艺工作者们“忠诚于党,深植于人民,与时代同行,做新时代的讲述者,做新时代的歌者”。

陈建功

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作家陈建功充分肯定了管桦同志在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并感谢北京市文联在总结发扬老艺术家精神及团结作家等方面做出的重要贡献。

刘恒

中国文联副主席、北京市文联副主席、北京作协主席刘恒,在发言中回忆自己在孩提时期便因“偷桑叶”就与管桦同志结下的渊源,并描述了自己脑海中管桦同志的形象——“最典型的服装就是蓝色的卡其布的中山装,套装线条,戴着一个毛线织的帽子,好像是深咖啡色,和一个看门的老大爷没有什么两样”,赞扬了管桦同志朴素、谦卑的品格,以及永远扎根于人民的精神境界。

吕浩材

北京市文联原党组书记吕浩材同志发言中提到“管桦同志生前非常关心北京市的文学艺术事业,殚精竭虑、无私奉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并号召文艺工作者“以管桦同志为榜样,为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继续奋斗”。

星河

首都文艺界代表、老舍文学院专业作家星河在发言中提到:“管桦同志每一个时期的创作都勇立时代潮头,从时代的脉搏中感悟艺术的脉动”,充分肯定了管桦同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鲍河扬

管桦同志长子鲍河扬先生在发言中感动地说道:“我父亲生前几次有人要开他的作品研讨会,他说等百岁生日那天再开吧。所以我非常感谢中国文联、中国作协和北京市文联圆了我父亲的愿望!”,并回忆了管桦先生在创作中的感人故事,强调管桦先生首先是“爱国主义战士”,然后才是作家、诗人、画家。

亲切的声音和深情的话语,让我们看到了一位有血有肉的管桦同志,一位亲切、睿智、仁厚的长者——“身负盛名常守节,胸怀虚谷暗浮烟。”

陈宁

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陈宁同志在总结发言中动情地说到:“管桦同志是首都文学艺术界有重要影响的代表人物,他一生投身党的文艺事业,将个人艺术理想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挥毫泼墨,经典作品传诵至今、成为时代记忆,在唤起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诗与歌

对一个作家最好的怀念,就是读他的作品。

座谈会的下半场,通过“诗与歌”的演出形式,让现场的每一位嘉宾感受着管桦同志作品的美与温度。时过经年,岁月涤荡,管桦同志作品里那种温暖的、明晃晃的美好,依然感染着每一位读者、听众——“寒霜暑热毫无畏,春夏秋冬四季妍”。

首先,两位表演艺术家倾情朗诵了管桦同志的诗歌代表作《海的礼赞》及《管桦先生与竹子的情缘》。

朗诵现场

管桦同志与竹子有着不解的情缘。在一首题为《凌云直上》的咏竹诗里,管桦同志这样写道:

“根生大地,渴饮甘泉,未出土时便有节。枝摇星月,叶拍苍天,直到凌云高处,依然虚心。”

管桦画的竹子

童声合唱

朗诵结束后,小演员们上场,用稚嫩的童声合唱,再现了管桦同志的三首音乐作品:《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我们的田野》和《快乐的节日》。

竹高千尺,落叶归根。在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北京坊的大厅里又回荡起那熟悉的歌声,平实的词句中蕴含着无尽的美。在孩子天使般的歌声中,与会的每位嘉宾仿佛看见了管桦同志远去的背影——他确实走了,犹如一片竹叶飘落入泥土中;但一个时代,在他的身后悄然走来,那是他曾奋斗过的“我们的田野”,是他曾渴望的“新时代”! 在饱含岁月深情的旋律里,与会同志一致认为,今天召开的座谈会既是对管桦同志的缅怀与纪念,又是对新时代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激励与鞭策,是对老一辈文艺家艺术精神和思想遗产的代代传承,对于更好地推动文艺事业繁荣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学习弘扬管桦同志心怀“国之大者”的爱国精神,以文艺的力量振奋民族精神,以强国复兴时代主旋律指引前进方向;学习弘扬管桦同志精益求精的艺术精神,牢牢把好精品创作的中心任务,创作更多留得下、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学习弘扬管桦同志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观念,主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创作更多反映社会风貌变迁、人民火热生活的优秀作品,让文艺作品更有底气、更接地气、更显生气;学习弘扬管桦同志崇德尚艺的职业精神,大力推进首都文艺界职业道德建设和行风建设,充分发挥职业道德建设委员会作用,着力构建德艺双馨的文艺人才队伍。

活动结束,嘉宾出会场,北京坊上空突然飘起小雪,恰若《小英雄雨来》开头所写的芦花。“若天空飘起小雪,便是我来看你”——我们深知,“雨来没有死”,管桦同志也从未走远。他和他的作品已经融入新的时代,他的精神也将烛照着文艺工作者们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迈向辉煌的高峰——这便是对管桦同志最好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