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黄蓓佳:书写战争里的童年 用文学致敬历史
来源: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 沈 西  2021年09月14日09:50

出生于江苏如皋、1973 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的著名作家黄蓓佳,几乎斩获了国内儿童文学领域的所有重要奖项。黄蓓佳倾情小说系列、“5个8岁”系列长篇小说、“中国童话美绘书系”……积累了众多代表作的黄蓓佳曾表示,自己在创作中会有意识地针对不同题材做不同探索。

在此之前,小说《童眸》对人性的复杂进行了深度探索,而2018年8月出版的《野蜂飞舞》则将触角探入到历史的纵深之中。黄蓓佳曾坦言,她对自己的作品有特别清醒的认识。她对这种认识的解释是,每一本都是自己用尽全力、用心去写的,如果下一本能比这一本更好,对自己来说都是意外之喜。

这种意料之中的“意外之喜”很快来临。《野蜂飞舞》上市后获得2019“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等多个奖项,受到儿童喜爱。2021年3月,黄蓓佳推出被视为《野蜂飞舞》姊妹篇的《太平洋,大西洋》,同样受到诸多关注。围绕两书,9月3日,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了一场主题为“战争里的童年”的分享会。

《野蜂飞舞》《太平洋,大西洋》出版时间相隔3年,每部都有独立的主人公和故事情节,为何还被看作姊妹篇?“黄蓓佳的新历史小说”这一定义由何而来?战争、历史题材小说的思想性与趣味性如何兼顾?9月3日,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这个特别日子里,江苏凤凰少年儿童出版社举办了“战争里的童年——黄蓓佳新历史小说《野蜂飞舞》《太平洋,大西洋》分享会”。著名作家黄蓓佳、著名评论家何平、文史学者王振羽齐聚江苏南京市新华书店,进行了一场关于战争、历史、文学、阅读的深度对谈。关于这两部作品的诸多疑问,也被悉数解答。

直面抗战历史

书写逆境成长的中国孩子

《野蜂飞舞》《太平洋,大西洋》被视为姊妹篇,主要缘于其故事在时间、题材上的延续性。据黄蓓佳介绍,《野蜂飞舞》讲述的故事始于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全中国最好的学校陆续迁至大后方的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多所大学的教授带着学生和他们心爱的书、仪器、实验要用的种子和动物,千辛万苦地坐船、坐车、步行,直奔大后方,只为了能在战火中安放自己的一张课桌。

抗战的严峻环境里,老师和同学们就这样获得了些许做研究做学问的空间,让读书、文化的种子得以保存,让民族的精神、文脉得以绵延不断。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这些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了新中国最中坚的建设力量。“我觉得今天的孩子应该了解这一段历史,可翻遍已经出版的儿童文学作品,没有看到哪本是完全直面这段历史的。所以我想尝试一下,来写一写抗战时期中国的孩子们,写一写那些少年们如何在战争的严峻环境里长大。”黄蓓佳说。

于是,《野蜂飞舞》的故事应运而生。1937年抗战爆发,女孩黄橙子一家跟随当教授的父亲来到成都华西坝,住进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教师大院——榴园。随后,父亲又将他老同学的遗孤沈天路接到家里,6个孩子在榴园破旧拥挤的小楼度过了自己不同寻常的童年。榴园是一个小世界,每天都上演着那个时代知识分子家庭的歌哭欢笑、爱恨情仇,也上演着一幕幕教授们忠于职守又精忠报国的喜剧和悲剧。黄蓓佳写了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也写了他们长大后各自的命运。

“写完《野蜂飞舞》之后,我觉得自己好像长时间沉浸在那个历史氛围中,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似乎沿着这种感觉,还可以再写点儿什么。”于是,黄蓓佳又着手创作了小说《太平洋,大西洋》。这个故事发生在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到1949年,一个国立幼童音乐学校里有一群热爱音乐的老师和少年们。黄蓓佳描写了他们困顿的生活、对音乐的坚持和守望,以及所经历的不平凡的故事。《太平洋,大西洋》在“现在-过去”两种时空自由切换,打捞起一段令人泪目的“音乐神童”成长片段,歌颂了革命者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表现了儿童在艰难境遇里的蜕变与成长。

从儿童视角出发

历史叙述考验作家眼光、选择和判断

《野蜂飞舞》《太平洋,大西洋》出版后,受到众多读者和评论家的关注。王振羽将其称为“黄蓓佳的新历史小说”。对此,他表示,“新历史小说”是借鉴了“新史学”的概念。这两部作品都是致敬特定历史阶段的儿童小说。“当作家选择历史题材来书写,首先要在心里确定的是:历史不是一个刻板、僵死、结论性的东西。如何叙述这段历史,考量的是作家的眼光、选择和判断。”在王振羽看来,之前,以抗战为背景的儿童文学文本令人满意的并不多。要么囿于思维定式,发现不够;要么因文化制约,对此过于漠视。黄蓓佳在充分研究史料的基础上,既尊重历史真实,又从儿童视角出发,将自己对历史的理解注入其中;因此,其作品有强烈的现场感,展现出与大众流行文化完全不同的理解,这是她对一段苍茫历史的满怀温情的致敬。

《野蜂飞舞》是一部大学之书、教育之书、文明的坚守之书。作为大学教授,何平觉得,该书最打动自己的便是其对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塑造。《野蜂飞舞》中描写的大学教授,对儿童来说,可能会显生疏。但他希望小读者们不要被这个设定干扰,只要带入想象,对应自己成长过程中特别有学问的老师,就能读懂这个故事。该书中,黄蓓佳还描写了很多科学家,这些科学家从事的研究对社会发展、百姓生活至关重要。生活在灾难深重年代的科学家、教授们,面临国家陷入战争的现实,依旧不放弃研究和教学。何平认为,这样的坚守最让人感动。

“她的每一部作品里都有稳定的价值观、娴熟的语言和成熟的技巧,是值得反复阅读、能与时间抗衡的大作品。”王振羽对黄蓓佳的小说给予高度评价。在他看来,《太平洋,大西洋》有三大特色:一是书中呈现的广阔视野。“太平洋”“大西洋”对应了中国的南京和爱尔兰的都柏林。种种故事被容纳到小说里,体现了作者对世界的观察与思考。二是情节——不仅有阳光雨露、鸟语花香,也向孩子展现生活的质感和真实。该书讲述的是关于寻找的故事,结局并不是皆大欢喜的大团圆。用小说来向孩子适度展现生活的残酷,这体现了作者的良苦用心。三是双线并行的叙述结构。书中,当下和过去、历史和现实交错出现,读者阅读时却不会感到违和感。

抓住孩子的兴趣点

引发思考的作品,才有助于审美培养

文字作品是多媒体转化的重要创意基石。黄蓓佳的多部儿童文学作品被改成了电影、电视、舞台剧、广播剧等形式。例如,《小船,小船》《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等被改编成了电影、电视剧或舞台剧;《亲亲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宝贝》《奔跑的岱二牛》等改编成广播剧。值得一提的是,《野蜂飞舞》《太平洋,大西洋》在多媒体转化方面也走在前列。今年5月,由江苏大剧院、江苏省儿童艺术剧院制作的原创青春剧《野蜂飞舞》在江苏大剧院公演五场,场场爆满。《太平洋,大西洋》也已签出了音乐剧版权。

从17岁就开始写文学作品的黄蓓佳,如今已经写了50年,其作品既有给小朋友的,也有给家长的。谈及创作诀窍,黄蓓佳表示,熟能生巧。怎么写才有趣味?怎么才能让孩子一读就放不下手?对于这些问题,50年的写作经验已经让她掌握了一些技巧,可以准确地抓住孩子的兴奋点。“现在我创作一部新作品,最需要反复权衡的是作品题材。”对此,黄蓓佳的原则是,首先对自己而言是有些陌生的题材。“面对陌生的题材,我会有兴趣思索它、盘玩它、完成它。”因此,像《野蜂飞舞》《太平洋,大西洋》这样不是作家们普遍能想到和把握的题材,她就很愿意尽可能一试。

历史、战争题材的儿童文学作品在阅读时难度较大,却是孩子提升语言素养、了解民族历史文化不可或缺的。家长为孩子选书时,经常会有趣味性、理解程度等方面的担忧。对此,何平认为,家长为孩子选书,不能一味地追求好看,应该与孩子的成长阶段相匹配,教孩子读一些有难度、有深度、能引发孩子们思考的书,这才是审美培养的必经之路。在他看来,当下的儿童文学被“分割”得有些过分。许多儿童文学作品过分强调趣味性、幽默感,一定程度上消解了文学作品的深度和复杂性,无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应感受的丰富性。“黄老师作为‘两栖’作家,她的创作不仅展现了孩子眼里的世界,还刻画了现实世界的日常。阅读这样的作品,不会让读者只有‘愉快’一种体验,而能获得更多审美上的提高。”何平教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