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科幻”的一条全新轨道——读吴岩的《中国轨道号》
来源:南科大科学与人类想象力研究中心 | 海飞  2021年08月11日09:06

克拉里森奖是世界科幻研究领域的重要奖项,主要嘉奖每一年度在科幻教学、编辑、出版领域具有杰出贡献的个人。2020年6月,吴岩教授成为荣获该奖的首位中国人,这是中国科幻界的里程碑事件,也是中国出版界的喜事。近期,吴岩又推出了聚焦航天事业发展的长篇科幻新作《中国轨道号》,这是他搁笔多年重拾旧梦的一次全新尝试。书名就是作品中载人航天项目的名称,寓意是“中国人永远会在自己的轨道上飞行”。“书如其名”,这部作品不仅再次证明了吴岩的科幻作家身份,还为“中国科幻”的探索征途开辟出一条全新的轨道。

对中国魅力的极致展现

中国科幻正在成为一种国际现象,甚至有外国学者认为研究中国的未来一定绕不开中国的科幻。《三体》《流浪地球》之后,“新科幻,出东方”这一说法广为流传,既承载了对中国科幻的肯定与厚望,也包含了对下一个引爆点的期待与追寻。《中国轨道号》的出现,无疑是一种惊喜。无论是从故事题材还是语言风格,是从宏观的时代背景还是微观的细节描写,这部作品都体现了一种浓厚的“中国风”,在讲述中国故事中充分展示了伟大的“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从科幻的角度为世界了解中国打开一扇窗口。

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1972年,中国的航天技术人员在“东方红一号”卫星成功发射的激励下,想要进行载人飞行实验。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指导下,一些项目被分配到北京东城区的空军某部大院。一群孩子就此被卷入具有高级机密的航天计划之中,和父辈们一起参与了那些彻底改变世界全貌的发明和发现。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为时间起点,从一个侧面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求新求高的艰难发展历程,这是在描绘“中国道路”;塑造了以新所长顾正平、科技怪才老汪和小岩的爸爸妈妈为代表的第一代航天人形象,他们为了“中国轨道号”项目殚精竭虑、锐意进取、无私奉献,这是在歌颂“中国精神”;溶液计算机、皮层通信、空间扭力矩等想象的科幻元素并不脱离那个时代的技术背景,作者写作的初衷不是技术发展本身,而是中国人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决心走出一条“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这是在彰显“中国力量”。作品中结合了北京的胡同文化、部队大院文化和红色文化等独具中国特色的地域描写,从地标建筑到特色小吃,从服饰装扮到生活用品,将本土化发挥到了极致。

目前,已有两百多部中国科幻小说被翻译成英文版,热销海外。遗憾的是,在这些作品中还少有儿童科幻小说。国际上,儿童科幻小说正在由童年期向成熟期发展。英美黄金时代的大师纷纷给孩子写作的往事还记忆犹新,卡德等七十年代作家又创作出了《安德的游戏》这样的创新型作品,而俄国作家布雷乔夫在上世纪80年代也写出了大量具有本土色彩的科幻小说。《中国轨道号》体现了“中国科幻”的价值和独创性,必定会在世界儿童科幻园地中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对科幻文体的开拓创新

当前,中国科幻创作已经形成一个高原。但总体看来,科幻小说因其烧脑的情节、硬核的技术和高深的知识,导致阅读门槛较高,因此受众群体还不算广阔。我们常说,一部优秀的作品会让少年儿童和成人都产生共鸣。《中国轨道号》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这不仅是因为小说用回忆的方式重温了一个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时代,还是因为吴岩建立了一种全新的科幻文学创作模式,创造了讲述中国故事的全新方法,为我国少儿科幻甚至成人科幻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

大多数科幻小说的时代背景、价值体系甚至角色设定都是作者重新构建的,读者只能凭借想象去适应书中的世界。《中国轨道号》却另辟蹊径,它建立在一个作家对童年时代的回忆之上。这个故事里,有和父母的温情与顶撞,有和死党的密约与冲突,有对偶像的追崇和效仿,有对未来的憧憬与不安——这也是我们大多数人在童年会经历的。加之书里的主人公也叫小岩,大量真实丰富的细节和极具特色的地域化描写,让我们不禁笃定这部“假想的自传”就是吴岩真正的自传。在这种极度真实的氛围中,我们甚至会相信书里那些新异的科幻事件是在那个年代确实发生的。

用这种写作模式来写科幻小说,实在是妙。这不仅营造出亦真亦幻的阅读体验,还让我们惊喜地发现:一直“高高在上”的科幻小说原来可以直达内心深处,让人亲切又温暖,带来沉思与震撼。这种全新的写作模式,丰富了我们对科幻文体形式的想象,也是对叶永烈、郑文光、童恩正、萧建亨等老一代科幻作家创造的中国风格科幻文学的继承和发扬——而这恰恰是目前中国科幻创作中绝无仅有的。

对科学人情的完美融合

鲁迅先生早年在翻译科学小说时就提出过“经以科学,纬以人情”的观点,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势必要平衡科学叙事和人文思考的关系。遗憾的是,很多科幻作品更注重技术和想象,忽视了文学含量和美学格调,因此可读性和易读性较弱。而《中国轨道号》是一次成功的实践,很多人在读完这部作品后都会认为它的第一属性是儿童文学,第二属性才是科幻小说。

整部作品由主人公小岩的四个成长片段构成:探秘古地图背后的城市建筑秘密,体验空军特种兵的真实生活,和“阁楼怪人”开启天台观星之旅,参与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脑声捕捉实验。四个故事看似独立却联系紧密,都离不开“探索”二字:从物质世界到精神世界,从地球到火星,从过去到未来。小岩探索的过程也折射了一个少年逐梦太空的红色成长史、一代航天人自力更生的激情奋斗史和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壮阔发展史。吴岩将宏大的国家航天工程置于微小的个人成长经历中,将抽象的科学思维置于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将炫酷的科学技术置于有趣的实地探究中,让大与小、深与浅、难与易实现无缝对接,成功地做到了“经以科学,纬以人情”。

从书信到微信,从纸质车票到刷脸进站,从老凤凰牌自行车到无人驾驶汽车……科技创新让我们的生活发生巨变,也让中国的发展跑出了令世界瞩目的“中国速度”。无论时代如何变化,亘古不变的是我们对自我的追求、对冒险的执着、对未知的好奇、对宇宙的探索、对技术的渴望,而这些就如草灰蛇线般贯穿了整部小说。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这部作品不仅能找回属于中国人的自豪和激情,还会激发一种民族自信和创新动力,鼓励我们的少年儿童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时代新人。

吴岩始终执着于科幻研究和科幻创作,他培育了众多科幻新人,促进中外科幻学术交流,让中国科幻不再是一个孤岛;他一次次用创新之笔,推动科幻文体的变革,开拓中国科幻创作的版图。正如他在《中国轨道号》里说的,“无论在什么年代,每一个人都必须执着地忠实于自己的梦想,这样生命才能更有意义”。我们的时代,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品,需要更多这样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