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房山昊天塔的前世今生
来源:北京晚报 | 王东志  2021年07月28日08:19

房山古塔冠京师。据统计,房山有古塔112座,约占北京地区古塔的一半,房山古塔主要集中在云居寺、上方山一带,这两处占房山古塔总数的三分之二。房山古塔形制齐全,从功能上看主要包括舍利塔、僧人墓葬塔(即灵塔,僧人火化后的葬塔,佛教中的重要建筑)、功德塔、纪事塔(为记事存史而建,塔身皆有铭文,记载建塔缘由及相关事迹)、标胜塔(为点缀景观、标示位置而建)、瞭望塔(为登高远眺而建,多作军事瞭望之用)等。因此房山被称为北京的“塔乡”。

塔的本意是坟冢的意思,“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指的就是塔,梵文直译叫窣堵坡。塔刚开始由印度传入我国时,曾经译称为佛图、圆冢等,到了隋唐时期,人们才译为“塔”,一直沿用至今。

房山古塔大多坐落在丰草绿缛,佳木葱茏的山林中,唯有昊天塔在鳞次栉比的城镇建筑群中,坐北朝南,雄踞高耸。它位于房山良乡城东,坐落在土红如血、石似火燎的山岗上,此岗因“石赤色如燎,可以取火”俗称为燎石岗。

昊天塔从名称上推断可能与传统文化中的昊天帝有关,昊天指的是太昊伏羲氏,后世亦称为青帝太昊伏羲(即东方上帝),关于昊天塔的得名,也还有其他说法。

昊天塔亦称多宝塔、多宝佛塔,当地居民习惯称良乡塔。历史上要说起北京最有代表性的、最大的楼阁式塔,房山昊天塔可谓当仁不让。

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前,楼阁在中国已经很普遍。楼阁式的塔则来源于中国传统建筑中高大多层的楼阁。楼阁式塔就是模仿楼阁造型,将塔建成多层楼阁式样,内部设有多个楼层及通向每一层的楼梯,外部设有塔门和塔窗。楼阁式塔多见于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北方相对较少。最早的楼阁式塔是洛阳白马寺中所建的四方形楼阁式塔。当佛教传入中国后,为了适应中国的传统习惯,以楼阁形式作为礼佛的纪念性建筑物应运而生。

昊天塔外观挺拔壮丽,古朴苍劲,整个塔看起来色调明快,雍容华贵。塔身为五层楼阁空心式,砖木结构,通高45.8517米(2014年北京建筑大学专业测绘),平面呈八角形。须弥座塔基上刻砖雕花卉,壸(kǔn)门(佛教建筑中,门的一种形制,表现为镂空的装饰样式)内雕有站、坐佛像,壸门上雕有狮子。塔内各层有回廊,廊内有瞭望口,可供人登高瞭望,相传宋辽对峙时期还兼有军事瞭望的功用。塔身细节处则有辽代风格的佛龛及佛像、昂首的狮兽等浮雕,造型各异,手法细腻。据此,有的资料记载为辽代塔。另据民国十三年(1924年)《良乡县志》记载:“多宝佛塔,隋建在燎石岗上。北望都城,南眺涿鹿,举在目前。唐尉迟敬德重修,俗名昊天塔。”到底是辽代塔还是隋代塔呢?有学者推测认为昊天塔始建于隋朝,辽代在原处进行了重建,所以通常认为辽代塔。

俗话说塔中有寺,寺中有塔。房山昊天塔台阶前原为法相寺原址所在。因寺庙已毁日久,所以现在没有留下遗迹。如今在塔前右侧平台上已建起一进四合院,四合院的主厢房辟为“法象寺念佛堂”。

北京的众多古塔中,昊天塔的形制不但极为少见,而且还与杨家将故事结合地最为紧密,传播范围最广泛。故事大概是这样的:大宋名将杨业,也就是小说中的杨继业,在一次大战中陷入辽兵的重围,中了辽将之箭,落马被俘,绝食而亡(也有的说,他一头撞在李陵碑亦称昊天塔上,壮烈牺牲)。杨业的尸骨被安放在幽州昊天塔下的洪阳洞里,洞口有辽国重兵把守。一天晚上,杨业手下两名忠将孟良和焦赞前去盗取尸骨时,被把守的辽兵发现。孟良把杨业尸骨交给焦赞先行带走,并约好会合地点,自己率一队宋兵断后。这时,天降大雨,士兵的火把被浇灭了,孟良便摘下身上的火把,扔向对面。顿时,整个阵地成了火海,不想焦赞也在其中,被火烧死。第二天,孟良安葬了杨业、焦赞的尸体。孟良觉得愧对焦赞,于是拔剑自刎,鲜血染红了墓地。后来,人们便把孟良和焦赞合葬在一起,被称为“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经过后世不断的演绎,形成了戏曲《孟良盗骨》《李陵碑》。

杨业英勇事迹被传为佳话,不仅宋朝,辽朝在密云古北口还修建杨业庙以祭奠。其实,历史上杨家将从未来过北京。宋元的民间艺人把杨业尸骨埋在昊天塔的故事编成戏曲,搬上舞台。到了明代,民间又把这故事编成《杨家将演义》《杨家将传》,用小说评书的形式在民间广泛传播,人们仰慕杨家将的英名,便附会出传奇故事,以示敬仰忠良。

近年来,随着昊天塔研究的不断深入,有说法认为,杂剧中杨家将故事的发生地:昊天塔,其实是在石景山区的昊天寺(隆恩寺)旧址。但蹊跷的是,经过几百年的流传,民间又将这个故事附会到了房山昊天塔身上。不管演变过程如何,英雄的传奇故事,给房山的昊天塔,增添了浓厚的忠烈色彩。

1997年,当地政府对昊天塔进行修缮,因此处岩石赤色如燎,又有杨家将故事流传甚广,当地政府新修了孟良焦赞墓、盗骨洞等,共同组成了全新的昊天公园。因为杨家将故事的深入人心,这一带的道路,也更名为昊天大街,街心公园更名为昊天广场,昊天塔下还建有昊天学校,昊天塔成为房山新城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