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杨在葆与农民老魏
来源:北京晚报 | 金克亮  2021年07月26日07:50

今年2月17日上午10时,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银幕硬汉”杨在葆遗体告别仪式上,前来送行者除了有演艺界名人王晓棠、许还山、陶玉玲、谢芳、李光羲,还有京郊顺义蒋各庄村农民魏金连。

(一)

杨在葆与魏金连的相识,纯属偶然。

2007年,杨在葆去郊区钓鱼,因为道不熟,途中停车向魏金连问路。老魏不仅热情指路,热情推荐钓场,中午时还热情择了一家饭店想尽地主之谊。未料杨在葆只选了一个普通小餐馆,点了焖豆角、拌茄泥、拌玉谷叶、苣荬菜蘸酱,以及玉米饼子和小米粥,并且坚持自己结账……

那以后,杨在葆再来顺义,就都是老魏私人接待了。每每临走时,杨在葆都诚意邀请老魏上他家做客,并留下了联系方式和家庭住址。

初次到杨在葆家,杨在葆拿出毛尖和普洱让老魏选择喝哪种,又说:在这里就跟在你自己家一样,别拘束。中午时,饭菜端上桌,就几个普通的炒菜,而且只备了饮料没备酒。杨在葆很认真地解释:“你是开车来的,为了咱自己的安全,也为了他人的安全,开车绝不能喝酒……”

交往多了,对杨在葆的了解也越多,尤其杨在葆老伴讲的小故事,更拉近了老魏和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杨在葆经常去商店,但通常喜欢直奔那些下架商品——原本五六百元甚至上千元一双的皮鞋,下架后只要一二百元一双。碰到合适的,杨在葆会一下买两双,轮换着穿。某次,杨在葆去参加领奖会,却发觉身上穿的衬衣有个破洞。去到商店,他看中了一件姜黄色的衬衣,式样挺不错,试一下也合身,但价格便宜到令人咂舌。最后他穿着七块钱买的衬衣参加了那场明星会聚的活动,还上台领了奖。又一次,杨在葆在西直门外遇到一位环卫工。这位工人看了杨在葆许久,试探地问:“您是杨……”杨在葆答:“我是杨在葆。”那人小有激动:“我看过您演的许多电影,《从奴隶到将军》《红日》《代理市长》……”然后轻声问:“我想跟您合一张影,不知您能不能答应?”杨在葆爽朗一笑:“没问题。”“可我这身工作服……”“没有你们的劳动,街道哪会这么干净。”杨在葆和环卫工从不同角度拍了好多张合影……

这些事情都不大,却能从中看到杨在葆的内心。老魏由此相信,杨在葆是可交之人。

(二)

杨在葆1995年退休。离开从事多年的演艺工作,闲下来的他重拾毛笔,深耕自己喜爱的书法。从临名家书帖开始,进而转向草书,他对书法艺术颇有自己的感悟:只有认真学习书法的内涵、风韵、精神,融会贯通,学为己用,才能书写出有自己风格的作品。

相识日久,老魏常上杨在葆家,毫无拘束了。老魏喝茶,杨在葆写字,有时还请老魏对自己的书法提意见。一次,有人请杨老师写了一幅作品,并要付费。杨在葆坚辞:“字你拿走,钱绝不收。”那人收起作品,临走把钱悄悄放在桌上。杨在葆追上前:为人写字,从不收取报酬,这是我的习惯。如果你执意要给钱,那就把字留下……”

从“道德感动天地”中悟出“惟德动天”四个字,老魏请杨老师把它们写下来,杨在葆沉思片刻,说:“这句话好,意蕴深。”然后平心静气,笔走龙蛇,一挥而就。这幅墨宝一直被老魏珍藏着。

年轻时,杨在葆家上有老下有小,收入也不高。有朋友眼见他的经济状况,就时不时给他送些衣物、食品之类。都是多年以前的事了,但杨在葆牢记在心。当自己收入有所提高了,就悄悄打过去一笔钱,作为对朋友的感谢。

曾经,有药厂找到杨在葆,要他为一种药品做广告。杨在葆未假思索就拒绝了。老魏有些不解,杨在葆说:“我对这家药厂一点不了解,对他们生产的药品更是一窍不通,怎么给他们做广告?如果有人吃了他们的药,没有效果或是有副作用,人家会说,我是看了杨在葆做的广告才买的。我一辈子清清白白,不会在晚年自己给自己抹污点,这也是我做人的原则。”

曾经,杨在葆写了一幅“龙”字,在一家拍卖会上以38万元的价格被拍出。他把这次拍卖所得全部捐给了阿拉善盟慈善基金会,还嘱咐基金会的人:多给孩子们买些毛笔,让他们学习书法,了解汉字,传承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

杨在葆喜欢郊区,看看地里的瓜菜庄稼,呼吸清新的田野空气,听听欢快流水、清脆鸟鸣,心旷神怡。

一次,听说著名演员杨在葆来了,有几位村民兴奋地前来探头探脑。杨在葆冲大家摆摆手:向大家问好,请大家屋里坐。一起进屋后,杨在葆问:“我常看电视和报纸,说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你们实话说,现在的生活怎么样?”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这个说:“村里多数人家都盖了新房,也安装了热水器,冬天夏天都可以在自己家里洗澡。”那个说:“近些年,多数农户都买了汽车,串亲戚、出外办事都很方便。生活好着呢!”杨在葆说:“我也出生在农村,农民的日子过得怎么样,我一直很挂心。今天听你们这么说,我也踏实了。”

今年春节前,老魏还接到了杨在葆寄来的寓意吉祥的“福”字;老魏也备好了一些土特产准备去看望杨老师。

谁想到,春节刚过,竟得到杨在葆与世长辞的噩耗……

如果说,一位著名演员和一位郊区农民的交往就此结束,您可就看轻了农民的淳朴和执着——杨在葆老师的家人打来电话,请老魏帮忙,出主意、选墓地。老魏对墓地的位置、规格、形制、朝向、立碑等各个细节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杨在葆最终的安息地,选在了怀柔区九公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