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张柠带着《春山谣》回望50后的青春岁月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
来源:扬子晚报 | 黄彦文  2021年07月05日08:14
关键词:《春山谣》

7月3日下午,作家、评论家张柠走进南京先锋书店五台山总店,为读者带来新书《春山谣》的创作分享,并与作家鲁敏、评论家何平一起,围绕“永远有人正年轻”主题展开了丰富的文学对谈。现场读者反响热烈。

《春山谣》是张柠长篇小说三部曲创作计划的第二部,今年3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它与2019年出版的《三城记》一起,讲述两代人的青春故事。《三城记》是“80后”的都市青春,《春山谣》是“50后”的乡野青春。“他们所处的时代截然不同,遭遇的问题截然不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截然不同。他们的梦想天差地别,一代人渴望着倦鸟归林,另一代人试图上天入地。”在作者张柠看来,“这其中隐含着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变迁的深刻印记,隐含着命运在不同代际的身体和心灵上镌刻的印痕。”这也正是他关注“青春”这一文学主题的初衷。

围绕《春山谣》这部“‘50后’的青春小史诗”,三位嘉宾回顾了不同年代令人印象深刻的青春生活,并对文学为什么要书写青春、如何书写青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嘉宾们认为,张柠书写青春的方式与文学史上的先例有很大不同,其最难能可贵之处,在于把握住了每个时代青春的本质,比如《三城记》中的睿智和现代性,比如《春山谣》中的扎实和抒情性。在一切的背后,支撑 " 青春 " 成为文学主题的,是不变的理想主义,但理想主义的表现,也是代代不同。

鲁敏说,张柠的这本书,看似写了一个 " 旧的内容 ",叙述立场和背景却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他其实是站在今天的语境之下,回看上一代人的青春是如何度过的,不再把个体置于一种悲剧性的或是对时代充满责难的色彩之中。就像今天的对谈主题,‘永远有人正年轻’,他在书中其实处理了每个时代年轻人都必须面对的那些问题——青春很可能是随波逐流的,每一代人在时代的大潮当中如何自处,如何跟周遭的事物相处,又如何面对资源配置的匮乏等等。我想这也是这本书对于当下年轻读者的意义。”

何平认为,《春山谣》从《三城记》对北上广城市青年的命运和道路,以及人生意义的探寻与实践,转移到他们父辈在 1970 年代的青年时代,既是两代青年的精神对话,又是对改革开放时代反复书写的知青一代进行文学的重勘。

张柠表示,实际上从《三城记》开始,他就在小说中寄寓一种 “打开自我,切实地去爱”的能力,而到了《春山谣》中,“爱”的分量更加浓重。这突出地表现在小说中三对人物关系上:顾秋林和陆伊懵懂青涩的爱恋、马约伯和李瑰芬跨越生死的分分合合,以及彭击修与游仙桃、徐芳兵之间的纠葛,所有的不甘和不舍,喜悦和悲凉,如今回望,都是对爱的强烈向往。不只是爱情,还有友情、亲情,每到重大关口,人们心底的爱和善总是及时地突显出来,支撑着他们的生存信念。

“没有人永远年轻,但永远有人正年轻”,这其中蕴含的,是对我们的父辈、子代,以及对我们自身的理解。不管在哪个年代,它都具有现实意义。

《春山谣》入选中国作协和北京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先后被中国作协《长篇小说选刊》《作家文摘》等报刊转载,引发文坛关注。

作家张柠,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文学创作研究所所长。著有长篇小说《三城记》《春山谣》,中短篇小说集《幻想故事集》《感伤故事集》,长篇童话《神脚镇的秘密》等。出版学术著作《土地的黄昏》《文学与快乐》《民国作家的观念与艺术》《感伤时代的文学》《枯萎的语言之花》《叙事的智慧》等。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黄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