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湘江文艺》2021年第2期|邵东诗群小辑
来源:《湘江文艺》2021年第2期 |   2021年05月26日14:03

改革开放以来,邵东市不仅商品经济十分活跃,文化气息也相当浓厚。邵东市坚持“打造诗歌强市”的发展理念,高度重视诗歌创作,并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县级诗歌学会——邵东市诗歌学会。诗人们创作热情高涨,成绩斐然,大量作品见诸《诗刊》《星星》《诗潮》《诗歌月刊》等重要刊物,涌现出一个在省内外颇有影响的“邵东诗群”。本期特编辑“邵东诗群小辑”,以飨读者。

——编者按

我喜欢这样吃土豆(外一首)

李春龙

削净皮、切成片

加适量水一锅煮

除了油盐其它什么都不用放

先猛火,再文火

要烂未烂汤到浓稠时刚刚好

从小就喜欢这样吃土豆

对厨艺要求不高

七岁便已煮得很好

最关键的是

土豆要大兴村的小土豆

问问身边的朋友

没一个喜欢这种吃法

那无所谓

一餐一大碗

我一直只喜欢这样吃土豆

甚至想好了

哪天父母种不出了

我就自己回大兴村种

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先铺一层旧报纸

再一层细糠一层鸡蛋

一层鸡蛋一层细糠

鸡蛋与细糠体贴入微不留缝隙

层层上涨

喊了几次都停不下来

直到最后又一层旧报纸挡住

九只母鸡一个半月160个

母亲非常坚决地

要把所有的鸡蛋放进一个篮子

让我带回城去

提起来有些沉

但因为母亲放得小心翼翼

我就完全不用再担任何心

李春龙,1976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大兴村”系列诗作见于各类报刊,入选多种选本。

又要往白云深处挪一挪(外一首)

范朝阳

中午兄长电话来。说是河道改造

两岸农舍,要避让五百米

河的南面三百米,是我秋后

草木依然葱茏的家乡

河湾尽处的天子山

不出几年,会更像扶手宽阔的龙椅

三年前,在天子山对面凤形山

和明月清风一道,刚刚安顿。父亲

一生散淡,不事洒扫。喜热闹,更喜幽静

又要往白云深处挪一挪

32号床

过了午后,日光手指一般,软了下来

它们停止喧闹和追逐

从床的这一边,围到了那一边

它们正被陆续领回去

它们吻了那个人的额头,吻了吻

光晕和水纹里慢慢枯竭的脸。它们退出去

走廊安静了

明天它们还来。或许不来。如果来

它们一定会更早一点

范朝阳,1973年生。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理事。近年有诗歌在各级刊物发表。

晚 餐(外一首)

钟石山

太阳下山了

水牛上岸了

天空与河面

同时归于平静

老院子屋顶上

炊烟不断向天空抛云霞

那是在准备村庄的晚餐

爬墙虎的日记

几年前

我还在你的庭前院后匍匐

许许多多的小草一样

我被你忽视,像所有记忆

小草青了,又枯了

把希望托付于风

我也枯过不少回

我把信念

紧紧攥在自己的掌心

我的向上多么卑微

只能一步一步慢慢爬

面孔铁青的高墙呀

我只感谢你

你用如此珍贵的版面和高度

一路发表我深绿与火红的足迹

钟石山,本名郭竟成,1966年生。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理事。有诗歌、散文、杂文等作品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

少年事(组诗)

唐志平

照泥鳅

月色温柔,春水平和

它只想躺下,静享蛙鸣

刚刚平整好的田泥

散发出令人着迷的气息

终于放下平时的滑溜,机警

不去努力钻营

世界看似风平浪静

左手握绑吊煤油灯的竹竿

右手持长长的木柄铁叉

它和它同样卸下防备的同伴们

一一成了俘虏

钓黄鳝

手持干稻草

系上蚯蚓

在池塘边静坐

稍待片刻,便有响动

轻轻一提

舍不得松口的黄鳝

扭着身子被钓出水面

干这个行当

后来成了建筑包头的洋狗子

最拿手

摸田螺

夏天的池塘、小溪

是我和弟弟们的乐园

塘泥中,石缝里

缀满了星星般的田螺

今天摸走,明天又有

母亲一边责骂我和弟弟们

一边煮熟,挑出螺肉

用掉让她心疼好些天的茶油

做成美味,笑看我们一抢而光

唐志平,1964年生。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理事,邵东市文联副主席、邵东市作家协会主席。有作品发表于《诗刊》《词刊》《湖南文学》《诗潮》《草原》等刊。出版有文学专著《乡风四味》。

坠落(外一首)

刘 娜

雨落在玻璃上

互相追逐着继续往下坠

从云中跳下来

哪怕经历了再远的路程

浸入泥土,就和泥土一体

躺进绿叶,就是叶的颜色

而高速路上

落在车前挡风玻璃上的那些

被风刮着

一直往上飞奔

她很轻

她很轻

随便就抱起来了

扑棱着手臂

像一只刚出壳的小鸟

她很轻

最重不过是

大灰狼到底有没有再回来

昨天吃的糖果哪去了

总喜欢抱着她

抱着她仿佛自己也很轻

拽着我的那些重

也都不存在了

刘娜,女,1985年生,2007年毕业于邵阳学院中文系。有组诗在《诗潮》《诗歌月刊》《湖南文学》《诗歌世界》等刊物发表。

吊 唁(外一首)

邓星照

我深深三鞠躬,棺木前

她的遗像安静而慈祥

栖居岭头

她一生都在上坡下坡

当我跪膝向她磕拜时

大地却平坦如砥

从四面八方赶回吊唁的亲朋

彼此嘘寒问暖,互诉衷肠

疏离多年

他们又在葬礼上重新熟识

这是一个星光冷凛的晚上

微风吹拂着经幡

和我的白发

锣鼓喧阗

夜歌悠扬

她寿终正寝,享年九十

她的墓志铭

将由岭上的青草和野花代为撰写

浮 尘

一缕泛黄的阳光

从木窗子斜射进来

刚好落在她凝满泪痕的脸上

这是卧室最明亮的时候

她结束持续了一天的悲泣

她的长子几天前落水溺亡

她每天都要哭上好几阵

巨大的阴影笼罩着屋场

平日热闹的虫子不再吱声

青草和树叶也焉头耷脑

这是傍晚

母亲带我穿过暗长的碓房

跨过高高的门槛

进入她卧室见到的一幕

阳光里飘转着无数细碎的浮尘

我紧攥着母亲的衣角

寸步不离

邓星照,1970年生。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著有诗集《星语心弦》《峥嵘或审视》。

桃花做了春的封面(外一首)

吴和君

一株桃树依然矜持着空旷与寂静

黑翎鸟在潮湿桃枝间不经意打起了响指

覆盖向阳山坡满满的三个音节

请不要对窗外的桃花无动于衷

含苞的桃花,蠢蠢欲动

刚露笑脸的,窃窃私语

都在赶一场毛绒绒的集会

都在等待温暖与甜蜜被出售

桃花做了春的封面

推开窗,可以使清香盈袖

可以穿过岁月的另一个路口

栽种桃树的邻居,病中身躯的邻居——

把X线光片上存留的小白块

说成是患了肺结核病的月亮

把路径上任人贱踏的药渣

说成是碎了的疼痛

把咳出来的血

说成是落了一地的桃花瓣

雪压着旧年的劈柴

堆满墙角的劈柴

都有一截绿色的伤口

见证共同风雨的鸟鸣,已经飞远

不知在哪一处枝叶里躲藏

斧戕的喧嚣,也不知去向

有一场雪多好

刚好压着去年的劈柴

其实,是压着待燃的火焰

都回到灶膛回到酒香回到灰烬的虚无

一顶屋檐,倾斜着雪

一只酒杯,凝住着光

凝住佝偻老人巨大的孤单与空虚

又一场病酒,昏昏欲醉中

或许,会遇到离他远去的老伴

那是去年第一场雪的某个冬夜

吴和君,1970年生。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毛泽东文学院17期作家研修班学员。有诗文散见于《诗潮》《诗歌世界》《湖南日报》等刊物。

雨 说(外一首)

王 唯

从来没有一滴雨

抱怨过命运

它们在尘埃里收拾

破碎的身体,一低再低

和苍蝇老鼠垃圾一起

屯居于洼地

但是千万不要小瞧

这些无骨之物,现在

它们大量聚集

攻占城池,击毁了

人间最坚硬的壁垒

上岸的鱼

日殁于西

涸泽于东

自己爬上来与被赶上来

并无区别

醒着的与睡着的

都已摊开

无骨的尾部不能站立

大张的嘴巴无法发声

这是静默的围剿

寒芒高悬砧板辽阔

保持着

作为刑具的庄严

王唯,女,1977年生,笔名梦娴,自号“青心斋主人”。湖南省作协会员、湖南省美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

二月初二,给父亲理发(外一首)

龙 儿

野藤三根,棘刺五蔸

冬茅草无数

备好镰刀,遵母亲嘱咐清早上山

半个上午,镰刀起落

黄土堆又整洁精神起来

轻轻吹了吹左手小指头上

新鲜的伤口

一直记得父亲说过

吹一吹就不疼了

老屋还没有倾圮

鸡鸭在埘里渐渐安静

他沿着杂屋

用清癯的手指理着过于繁茂的葡萄藤

我跟在后面

他一直没有转过身来

月光一样的背影

柔和温暖

怕扰着他。醒来才在心里

轻轻喊

龙儿,本名蒋金龙,女,1985年生。有诗作在《诗歌月刊》《诗潮》《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

礼 物

范 奕

路过湘江大桥

见落日正慢慢要浸入江水

就像一颗蛋黄

要重新融入蛋清

——赶在此之前

我急忙将这枚落日定格在镜头中央

不带滤镜

简单着,想作为礼物

今晚送给你 

范奕,1998年生。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偶有习作在《诗歌世界》《湖南日报》等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