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资深科幻影迷”黄鸣奋:中文系教授的“跨界”科幻之旅
来源:深圳特区报 |   2021年05月26日08:57
关键词:黄鸣奋

科幻电影向人类发出了哪些警示?科幻与科技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国产科幻电影该如何“出圈”?

5月22日,“科普中国-我是科学家”活动在深圳市举行,演讲嘉宾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黄鸣奋接受了读特记者的独家专访。

被近视“耽误”的科技迷,跨界研究数字媒体艺术

翻看黄鸣奋教授的履历,令人好奇的是,中文系教授怎么做起了科幻电影的研究?原来这跟他的近视眼有点渊源。

“我是厦门大学近视度数最深的人,1700多度!”黄鸣奋幽默地说道。据他回忆,自己从小就是高度近视,在体育竞技方面赶不上同学。而恰巧在他初中的时候,厦门市国防体育俱乐部到学校招收学员,黄鸣奋觉得是弥补遗憾的好机会,积极地报了名。

然而,跟普通的田径训练不同,国防体育俱乐部的训练内容是无线电报务与测向等军事基础技术,黄鸣奋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上面。自那时起,他在心中就埋下了科学的种子。“我从小对科技就很感兴趣,但上大学报考专业的时候,受视力限制不能报考理工科,才与心仪的物理专业失之交臂。”

出于对科技的热爱,自上个世纪90年代起,黄鸣奋就结合自己的中文系专业背景,开始跨界研究科技发展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在数字媒体艺术领域已发表论文近百篇,出版著作14部,并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阅片量超2000部,科幻电影告诉我们什么?

聊起科幻片,黄鸣奋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自己看过的科幻电影数量达到了2000部,这当中他最喜欢《星际穿越》和《流浪地球》。

与一般爱好者不同,黄鸣奋不仅喜好科幻,更多的是研究科幻。“如果把科幻作品比作星星,我更看重的不是哪颗星最耀眼,而是观察星座,看它们之间组成了什么图景,展示了科技什么面貌。”他打比方说。

那么,科幻和科技之间有什么关系呢?黄鸣奋将其概括为三点:首先,科幻是科技的映射镜,科学家通过科幻宣传科技;其次,科幻是科技的透视镜,公众通过科幻了解科学;最后,科幻还是科技的反射镜,科学家通过科幻反思自身。

这些反思与警示在“脑洞大开”的科幻电影中又分三类体现:第一类是科技执念,讲述科学家只专注研究而忽略了社会责任感,如影片《化身博士》;第二类如《我,机器人》中的科技成果变异,造成机器人觉醒;第三类如《盗梦空间》中利益集团使科技沦为牟利工具。

“科幻既包含科普的一面,也包含警示的一面,它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思考科技的未来与人类命运的关系。”黄鸣奋说道。

国产科幻片如何“出圈”?破壁融合是关键

作为国产“硬科幻”的代表作,2019年上映的《流浪地球》以46亿票房创造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奇迹。然而,在国内最大的电影打分平台豆瓣电影上,《流浪地球》仍未打进科幻片Top100排行榜。

为什么国产科幻片在打分平台遇冷?

在黄鸣奋看来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在国内科幻电影欠发达时期,国外科幻大片先入为主,人们对科幻电影已经形成了刻板印象;其次,国内外科幻片中的文化价值观有一定差异,造成了打分评价标准的不同;此外,国内早些年数字特效的设备与人才较为匮乏,影响了画面表现力,因此起步较晚。

对于国产科幻片未来的发展,黄鸣奋十分看好。“目前技术设备差距正在缩小,新一代的艺术家、电影工作者、后期特效师正在快速成长,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同时他也表示,国产科幻片要想产生更多“出圈”佳作,需要各界的破壁融合。如何把科幻文学作家、电影导演、科学家、产业界积极地融合起来,是业界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