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重走长征路,退耕还林还草作家记者行”走进贵州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1年05月12日11:10
关键词:重走长征路

5月10日,“重走长征路,退耕还林还草作家记者行”第三小分队走进革命老区贵州,开始为期一周的采访活动。国家林草局退耕办副主任、作家李青松,中国作协创联部副主任、散文家黄国辉,散文家、诗人吴颖丽,中国艺术报副刊部主任、小说家邱振刚等参加采访活动。

“重走长征路,退耕还林还草作家记者行”第三小分队走进贵州

“重走长征路,退耕还林还草作家记者行”活动由国家林草局退耕办主办、中国自然资源作家协会承办,于5月8日在江西启动,多名作家、记者将分为五组,深入红军长征沿线省份和红色革命老区,实地了解并采访当地退耕还林还草的地区经验,以及基层干部群众在退耕还林还草实践中的典型人物和事迹,通过文学作品和新闻报道宣传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

作家们采访大同镇天桥村参与退耕还竹的村民

11日下午,采访团在赤水市大同镇天桥村退耕还竹示范点向当地村民万朋询问了退耕还竹经历和现在生活状况。根据当地自然环境状况,退耕后的土地适合用来种植竹子,以帮助固持水土。竹子生长迅速,生命力顽强,按时砍伐有利于竹林更好的生长。同时,竹子全身是宝,能通过多种利用形式转化成经济价值。老万介绍说,他家原来种植水稻,从2001年开始退耕还竹,是最早参加退耕还竹的一批农户。退耕后,政府向农户发放粮食补助,后又统一改为发放资金补助。老万现在的收入来源以砍竹子的收入为主,此外还增加了外出务工的工资。村里通了公路,竹子砍了就能换钱,自己砍伐后请师傅上山装,运到料场切片,可以用于做纸浆。一吨竹子四百多元,老万今年已经砍了15吨左右,受益可观。老万说,砍竹子的收入几乎和种粮食差不多,但现在不需要长年在田间地头劳作,因此节省了很多时间,空余的时间他就出去务工,又可以增加一份收入。正如赤水市市长张小平介绍的,赤水市所走的是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绿色发展道路。

采访团还将走访遵义市丙安古镇退耕还林点、土城青杠坡战斗遗址及退耕还林点、习水县程寨镇2019年度退耕还林种植花椒示范点,采访当地退耕还林农户。期间,将沿着红军战斗的足迹,参观习水县土城红军四渡赤水纪念馆,以及茅台镇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园。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弘扬长征精神和革命老区精神、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重温长征历史,从革命先辈的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全方位展示退耕还林还草给红色革命老区带来的巨大变化,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把退耕还林还草事业推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谱写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历史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