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下一部《三体》在哪?业内呼唤本土科幻“后浪”力量
来源:文汇报  | 许旸  2021年05月11日08:48
关键词:科幻文学 后浪

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在对辽阔时空宇宙的想象中,不少本土作家生动代入了中国经验,不再局限于对国外科幻名篇的粗糙模仿或移植。近年来,陈楸帆、飞氘、夏笳、宝树等一批国内科幻作者群异军突起,不断在想象力、实验性、思想性上进行突破。

当刘慈欣的《三体》《流浪地球》等名作打响了头炮,炮声如何持续响下去,则相当考验中国科幻小说家的整体实力。如何挖掘迸发更多鲜活的“后浪”力量?首届“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昨天启动,业内期待推出更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优秀作品,满足青少年读者的阅读需要,助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意识和人文精神,孵化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创作基地。

谈及命名,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介绍,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鹏可扶摇直上九万里,以“鲲鹏”为名,是想表达对于中国当代优秀的青少年科幻作者和作品的期待。“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幻文学天然属于青少年。他们头脑敏锐,对前沿科学知识信息吸收快;他们充满好奇,想象力丰富,具有非凡的思维创新力与文学创造力。这些都是青少年科幻文学发展的良好条件。”

科幻世界杂志社副总编姚海军认为,现在世界对中国科幻作品感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感受到中国的高速发展,希望能从中国科幻作品中看到中国人对于未来的想象,“该奖项关注的是25岁以下的青少年作者,青少年是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科幻的希望”。

刘慈欣曾直言,任何一个国家的科幻类型文学,不可能凭一两本书就达到世界级水准,得有很多部同等成色的精品才行,这需要一批新锐力量和作者梯队持续的创作来支撑。

业内指出,科幻题材本身的“高门槛”,对作者的科学素养和人文审美提出双重挑战。相比传统主流文学里,多探讨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关系之间的戏剧张力,科幻小说不光要处理叙事结构、人物塑造等文学性问题,还需考虑科技维度,在艺术审美、叙事策略上承担“科技干货”,而不是把传统的文学故事披一层高科技外皮,就能称之为科幻小说。

全国青少年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希望,青少年科幻能成为全民阅读的重要内容,使“鲲鹏”全国青少年科幻文学奖成为文学界和出版界的亮点。据悉,该奖项将设置优秀中短篇、长篇科幻小说共计17个奖项,并对优秀作品提供专家指导和出版扶持,截稿日期为今年10月8日。在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彭学明看来,科幻文学是科幻与文学骨血相通,是浪漫与浪漫的结合、诗意与诗意的结合,科幻和文学因此各自都有了崭新的生命,“期待全国更多青少年能够因此爱上科幻、爱上文学,以科幻文学的形式,写好中国科幻文学作品,讲好科幻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科幻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