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华全媒+| 提升知识产权质量 打造强劲发展动能 ——写在第21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之际
来源:新华网 | 张泉  2021年04月26日08:20
关键词:知识产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保护再次受到关注。

国内(不含港澳台)发明专利有效量达221.3万件,有效注册商标量突破3000万件……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

构建大保护工作格局、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立足新发展阶段,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将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构建大保护格局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达80分以上

“中国保护知识产权的努力和成效得到各方面高度认可。”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说,国内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提高到80分以上;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的排名提升到第14位,位居中等收入经济体之首。

“新制定的民法典确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的重大法律原则。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顺利完成新一轮修改,建立了国际上最高标准的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为严格知识产权保护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申长雨说。

2020年,全国查处商标违法案件3.13万件,处理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案件4.2万余件,立案查办侵权盗版案件1826起。知识产权代理行业“蓝天”专项整治行动中,各地约谈了2950家代理机构。

与此同时,我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2018年以来,人民法院年均审结各类知识产权案件44万件,年均增长21%,案件判赔金额大幅上升。

未来,我国将持续推动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工作格局,加强各方面的协同配合,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社会治理等多种手段,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从对内激励创新来讲,要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促进实施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工程,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从对外促进开放来讲,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创造更具吸引力的营商环境。”申长雨说。

推动由大到强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将达12件

当前,我国正在从知识产权引进大国向知识产权创造大国转变,知识产权工作正在从追求数量向提高质量转变。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更好保护和激励高价值专利,并首次将“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纳入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明确到2025年达到12件的预期目标。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我们要向高质量迈进,要推动质量提升,要解决现在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的问题。”申长雨说。

据介绍,国家知识产权局近年来深入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商标品牌战略和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同时严把专利商标审查授权关,有效推动了知识产权质量提升。

2019年,全国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到11.5万亿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11.6%;2020年,世界领先的5000个品牌中,中国占到408个,总价值达到1.6万亿美元;截至2020年底,我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为6.3件,较2015年末提高3.9件,“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速超过20%。

“未来将继续大力实施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助力破解‘卡脖子’问题,配合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促进相关知识产权创造和储备。与此同时,将继续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启动实施地理标志助力乡村振兴行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申长雨说。

唤醒“沉睡专利” 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2180亿元

转化运用是将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环节,是知识产权经济社会价值实现的重要渠道。

“专利转化存在‘两难’问题:一方面,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利难以被发现、被应用;另一方面,不少中小企业难以获取所需的专利技术。”申长雨说,为此,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财政部启动实施了专利转化专项计划。

根据计划,目前正在推动三方面工作:通过知识产权权益分配改革,激发高校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的动力;通过打造专利技术推广应用平台,主动对接高校、科研院所和中小企业的专利技术需求;加强正面激励,对实施效果好的省份予以奖补,以此促进专利转化和应用。

与此同时,我国围绕知识产权金融持续发力,助力知识产权价值实现。

2020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达到2180亿元,同比增长43.9%,众多中小企业从中受益,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保险产品相关保额突破200亿元,惠及4000余家企业。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行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25只,发行金额超过70亿元。

“下一步,国家知识产权局将继续联合相关部门,推动完善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发展知识产权保险和证券化,同时切实防范知识产权金融风险。”申长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