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方》2021年第4期|卢卫平:在惊叹的瞬间(组诗)
在北坡
在北坡
我想起南宋
在元夕的鱼龙舞里
我想起青玉案
在天南海北的诗人中
我想起谁的诗风
最像辛弃疾
目不暇接花千树
谁能看清宝马雕车上坐着谁
笑语盈盈暗香去
谁头戴娥儿雪柳
谁穿着黄金衣缕
凤箫声动心旌
在玉壶光转的迷离中
灯火已阑珊
我想起我要众里千百度
寻找的那个人
也许在蓦然回首
下次再来北坡看鱼龙舞时
才能找到
在钢厂热轧车间
九岁的一个午后
在村头铁匠铺的
一次铭心刻骨的烫伤
让我犹豫要不要
进入热轧车间
但车间外墙上
国际一流的字样
让好奇在一个闪念间
就战胜了犹豫
进入热轧车间
我看见一种钢在飞快中
轧切另一种钢
我走在天桥上
分不清是天桥
还是我的双腿
在巨大的轰鸣中颤动
每道工序都是自动化
我没有看见工人
在车间出口处
我自言自语
百炼钢化为绕指柔
我在机器的庞大
和我身躯的渺小的对比中
所露出的胆怯
是我在热轧车间十分钟里
最柔软的部分
惊醒之后
惊醒之后
我会在床上在躺几分钟
我用这几分钟
确认那个在梦中
进入重症监护室的人
已转危为安
那个在梦中负气远行的人
已找到回家的路
那个在梦中被眼镜蛇咬伤
脚后跟的人已及时注射了血清
那个在梦中经常在考卷上
写错自己名字的人
这次一笔一画都正确
那个在梦中抱着沉船的断桨
在海水中挣扎的人已上岸
那个在梦中吼叫着要杀人的人
已偷偷地放下了尖刀
那个在梦中被怒火烧红眼睛的人
已心如止水
那个在梦中泪流满面的人
已迎着朝霞露出微笑
我将在他的微笑里起床
开始一天的忙碌
我为什么只想到了蚂蚁
一百万只黑山羊
在天空狂奔
人们纷纷回到屋里
关上窗子
将阳台花架上的花盆搬下来
不知蚂蚁是否接到
搬家的通知
黑山羊的雨脚
从天上踩下来
就是铁蹄
我不希望有蚂蚁受伤
雷声轰鸣
黑云压城
我不知道
我为什么只想到了蚂蚁
清晨的功课
我的书房
正对着太阳
每天清晨
我会根据我醒来时
太阳升起的高度
决定我拉开书房
窗帘的幅度
我要让我的书房
既明亮又不刺眼
我要让一本书的折痕
既清晰又不伤及文字
多少年来
这是我清晨
必做的功课
我用拉窗帘的
幅度和频率
调试我生活的明暗度
和悲喜的节奏
遗忘让我相信椅子会自己走路
我怎么也想不起
我是什么时候
将这把椅子搬到楼下
废旧物品回收处的
这把椅子四腿硬朗
只是两只扶手多处骨折
女儿提醒我两次
换把新椅子我记得
我搬椅子到楼下之前的
犹豫我记得
就是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
把椅子搬到楼下的
在被回收车收走时
我最后一次看见这把椅子
还在问这把椅子
是什么时候跑到楼下来的
遗忘让我相信
椅子会自己走路
在惊叹的瞬间
静止的井水
是一张幽暗的画布
一只虫子在井水上走动
就是这只虫子以脚尖为笔尖
在画布上画画
刚开始时
我只是看见这只虫子
在画涟漪的工笔
等它像画家停下画笔一样
停止走动
井水的画布上
是一片蓝天和几朵飘动的白云
多美的写意画啊
在惊叹的瞬间
我相信这蓝天白云
是这只虫子画的
我相信在井水上
只有这只虫子
能完成从工笔画到写意画
神秘的转换
词的故乡
油匠,漆匠,铜匠
皮匠,鞋匠,篾匠
这些有气味的词
都已经闻不到了
木匠,石匠,铁匠
锯匠,炸匠,窑匠
剃头匠,弹花匠,补锅匠
这些有声音的词
都已经听不见了
没有这些有气味
和有声音的词的村庄
不是我的故乡
快闪之后
在天空排队
比在大地上排队
更讲究秩序
每年秋天
我都看见一群大雁
排成魏碑体的人字
从我头顶向南飞去
我从未担心过这个人字
会被一阵风或一朵云拆开
但此刻,我和一群人
在广场上快闪之后
我就想,如果排在最前面的
那只大雁突然调头向北
那自古以来的雁阵
会不会在一个瞬间消失
鞋子
款式旧的旧鞋
已被遗忘当作垃圾收走
款式新的新鞋
总在梦醒时分不见足迹
行程过半
只剩下两双鞋子
一双是款式旧的新鞋
像在故乡遇见陌生的面孔
一双是款式新的旧鞋
像在异乡看见熟悉的背影
喜鹊
喜鹊在暮色中的鸣叫
更为欢唱
但因为一天的挫败
我不会像早晨醒来
听见喜鹊叫那样眉开眼笑
喜鹊没错
它永远不会改变
喜鹊这个词
所指代的事物
错的是我
是我一直以来
用早晨能否听见喜鹊叫
去决定在前一天夜里
犹豫不决的事
是错误的
卢卫平,湖北红安人,现居珠海。诗作入选《中国新诗总系》等200多种诗歌选本。出版诗集《向下生长的枝条》《打开天空的钥匙》《一万或万一》《留言簿》《我后悔让这块石头开花》等。作品获中国第三届华文青年诗歌奖、2007年首届中国《星星》年度诗人奖、2008年《诗刊》年度优秀诗人奖、第九届广东省鲁迅文学奖等。有诗作翻译成英语、葡萄牙语、瑞典语、俄语、日语等多国文字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