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青年·新势力 | 王苏辛:重新定位更广义的“我”的生活现场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雅  2021年03月28日23:25

编者按:

3月30日至4月1日,大益文学院与中国作家网联合主办“新青年•新势力”中国青年作家峰会,13位青年作家与8位文学导师,聚焦我们这个时代青年写作的归途与来路,航标与远方。

中国作家网特邀13位青年作家进行独家专访,探索属于他们的青年成长,倾听他们的文学故事。

王苏辛:1991年生于河南,现居上海。在《人民文学》《收获》《钟山》《花城》《西湖》《芙蓉》等文学期刊发表小说若干。曾获“西湖•中国新锐文学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短篇小说奖,燧石文学奖短篇小说奖。已出版中短篇小说集《象人渡》《在平原》等。

 

王苏辛:重新定位更广义的“我”的生活现场

 

中国作家网记者:提到“新青年”,首先你会想到什么?如果用三个词来定义“新青年”,你想用哪三个?

王苏辛:想到鲁迅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欧洲新浪潮电影。锐气、磊落、勤勉。

中国作家网记者:作为一枚“新青年”,你平时比较关注哪些领域?你认为“新青年”应该关注什么?

王苏辛:我生活中挺老派的,喜欢听老歌,又比较严肃,特别不喜欢开玩笑,很不像很多人想象中的“新青年”。因为恰好年纪不大,被称为新青年,很荣幸。我心目中的“新青年”,更像一个实干家,他们关注弱势群体,具备理解一个复杂事实的能力,高调但不张扬,愿意参与一切走在前沿的、正在变化中的事情。

中国作家网记者:当今的年轻人大多有选择自己住处的自由和权利,你从家乡汝南来到上海工作,这对你的创作产生了什么影响?

王苏辛:我在2005年就去外地上学了,从郑州到成都,毕业后先到北京,最后是上海。目前在外地的生活时长已经超过在故乡。没有什么影响。中国对我来说就是一个巨型县城——旧的新的从来都是混在一起,旧也是新的旧,新也是旧的新。

中国作家网记者:作为一名女性写作者,能谈谈这个“标签”带给你的喜与忧吗?

王苏辛: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以性格像男生为荣,因为我喜欢传统印象中,男性的力量感和强势绝对的介入。直到最近几年,体质的变化,以及对自己整个内心变化的反思,让我意识到自己受很多概念影响太深,必须打破这些概念,才能真正理解世界。其中就包括所谓对男性和女性的片面认识。这几年,我渐渐接受了自己身上的复杂性,也知道不能简单用一个基因身份来确认自己。所以我现在一点也不反感自己的女性身份,我希望若干年后,我可以成为一个足够丰富的女性,让人知道女性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面目。

中国作家网记者:你曾说过,自己不爱逛街,对新鲜事物也不太感冒,那么写作之余,你有其他什么兴趣爱好?

王苏辛:我只对有共鸣的新鲜事物感兴趣。真正的新鲜事物需要辨认。大量看似是新鲜事物的东西,其实是陈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中国作家网记者:你的最新小说集名为《象人渡》,你觉得写作更重要的是“渡己”还是“渡人”?

王苏辛:一个作家的作品只能感动可以被感动的人。所以渡己和渡人是内心选择的结果,是必须为之,而不是一种设定。所以我认为能够渡己的人,就可以渡那个更广泛的“己”。

中国作家网记者:很多作家写作时都有一些特定的习惯,甚至“怪癖”,能聊聊你的习惯吗?

王苏辛:没有什么习惯,只要键盘没坏,而我恰好想写,也有力气。

中国作家网记者:作为一个很爱发朋友圈的人,你是否有过因为一条朋友圈被人误解的时候?你觉得现在人了解一个人,先看他的朋友圈,这事儿靠谱吗?

王苏辛:有。其实发朋友圈是内心不够成熟的表现,但学会接受这个不成熟就可以。朋友圈确实可以体现一些东西,但它更适合发现同类,难以确认一个人内心的气象,毕竟很多人并不愿意把自己感受到的好东西主动说给更多人听。

中国作家网记者:能否为你的“理想读者”画一幅画像。

王苏辛:大概就是读《在平原》和《象人渡》会有共鸣的一些人。

中国作家网记者:2020年的疫情给所有人的生活带来了巨大改变,能谈谈你的生活吗?以及它对你未来创作的影响。(能否透露一下正在创作的作品)

王苏辛:我的生活很枯燥。电脑前工作、写作,然后做饭。除了工作和生活需要,很少出门。但与家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变得很密切。我喜欢通过观察他们来看自己,通过观察环境的变化来看自己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觉得发现了一个和以往不太一样的现实空间,它是一个线上线下的融合体,出现在许多座城市衔接处,因为比较复杂,显得很隐秘。所以我也想通过写作来表达这种密切的关注,重新定位更广义的“我”的生活现场。我正在写一个长篇小说《启示录》(暂名),它会和我之前的小说不太一样,但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写完,感觉会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需要更多的体力和耐心。

(采访:中国作家网 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