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年文学与文化工作坊”第一期: 我们如何“破圈” ——当下青年文学与时代生活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公众号 |   2020年12月21日09:09
关键词:青年文学

2020年12月16日下午,第一期“青年文学与文化工作坊”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第二会议室举办,主题为“我们如何‘破圈’——当下青年文学与时代生活”,上半场为特邀嘉宾致辞发言,由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助理张晓琴和翟文铖共同主持。下半场为嘉宾对谈,由本期特邀主持人、青年评论家、《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编饶翔主持。

首先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张清华教授致辞,他代表国际写作中心欢迎各位嘉宾的到来。张清华介绍了国际写作中心创办“青年文学与文化工作坊”的缘由,希望“青年文学与文化工作坊”能贡献更有意思、更有时代感、更有朝气的话题,能碰撞出更多思想火花并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成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诗人西川表示自己一直喜欢与年轻人交流,而且一直在与年轻人交流。他从“斜杠青年”的含义出发,认为“破圈”作为一个新名词带给他许多新奇感,而他参与本次活动的目的就在于了解年轻一代如何认识“破圈”,并从年轻人的理解中获得思想上的“刺激”与启发。

根据于晓丹的长篇小说《北京1980》改编的电影《恋曲1980》即将在院线上映。作为作家、翻译家、内衣设计师的于晓丹表示,自己近年来常常被化为“斜杠”,她结合自身的学习经历和生活经历,介绍了在美国较为普遍的“斜杠”现象。不过她也表示,自己对“破圈”文化尚不熟悉,“斜杠”肯定不是简单地等于“破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张莉认为青年文学“破圈”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作品需写得好,“有才情的人才能真的‘破圈’,否则就是一个泡沫。”二是“破圈”之后还需依靠自身实力才能真正成为一个“破圈”现象,否则只是暂时性的走红。张莉还提到“破圈”话题出现的原因在于专业壁垒过多,当我们讨论“破圈”时,心中就已经有了“圈”的存在,因此首先要“破”的是我们的心中之谜。

下半场嘉宾对谈由青年评论家、《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编饶翔主持。饶翔回忆起设定题目时的考量,认为“出圈”更多指的是获得文化上的共鸣,“破圈”则是要打破各个圈子的壁垒、各个专业的壁垒。他希望话题能更多地聚焦于文学,探究当下的文学,特别是当下的青年写作,在整体文化格局和结构中处于怎样的位置以及如何汲取更广阔的资源。

《诗刊》编辑部副主任彭敏认为“破圈”意味着“超出自己小圈子的认知,让更多圈外的人了解圈内发生的事情。”他以《诗刊》编辑的工作经验、参加CCTV《中国诗词大会》的亲身经历以及日常观看综艺节目的感受等为例,分析到“破圈”的灵丹妙药在于两点,一是要关注热点话题,抓住这个时代的痛点与热点,二是要制造话题张力,抓住其中的矛盾冲突。

《文艺研究》编辑部主任李松睿从“虚构真实”的概念出发,讨论真实与虚构之间如何“破圈”。李松睿认为虚构与真实作为一种理解世界的方式构成了文学感知世界的模式,他在历史的脉络里梳理出真实与虚构的关系的演变,进而探讨当代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尤其是非虚构文学潮流的演变,并广泛涉及到当代艺术创作和发展等诸多问题。

青年作家马小淘首先从文学角度谈论“破圈”,认为当下写作存在模式化的问题,提出创作应该“冲破表层的泡沫来反映生活的真相”,有更辽阔的关注和表达方式。她同时将“破圈”的话题引申到个体生活和代际层面,将文学的“圈”变为更为广阔的生活的“圈”、思想的“圈”和意识形态的“圈”,并认为在面对“破圈”时,人们要有尊严的“破”。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编剧、制片人梁振华以自己参与主创的影视作品《在一起之生命的拐点》《三生三世枕上书》等为例,认为“破圈”的重要性在于是否能变成一个泛众的话题。他还着眼于时代生活和当代青年文学的互动关系,分析了影像文化、互联网文化等对青年文学的影响、青年文学在当下生活中的姿态与立场等诸多问题。

青年电影出品人、制片人、策划人陈少虹以她参与策划的电影《流浪地球》和主创并主演的电影《半镜》等为例,分析当前影视创作的特征与面临的问题。她认为无论是电影制作,还是文学创作,个体不仅应该拥有自己的主见,还应该对整个市场有着较高的敏锐度和把握度,这样才能生产出更具创新性的作品。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靳桥结合自己参与过的新闻类、科普类、综艺娱乐类等节目,从主持人的角度出发讨论各个“圈”的绝缘现象,并认为主持人在“圈”与“圈”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靳桥还分析了电台节目在当下时代生活中的发展现状,从电台节目创新的原因和策略等维度探讨电台“破圈”的可能性。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年教师姜肖提出“破圈”不仅关涉视野维度和传播秩序,更是一种社会文化症候,跟互联网文化所带来的社会分工变革、新兴产业发展等相关,由此它是一个具有历史性的概念。她从教学和研究实践出发,认为当下文化氛围对青年作家打破经典化内容和形式提供了较好的期待环境,并提出“破圈”更重要的是关注“破”了之后能否提供新的思考和范式,不应是为“破”而“破”。

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后樊迎春认为青年写作者要实现真正的“破圈”,重要的是要理解和包容时代生活和文化的多元性和复杂性。“破圈”需要每个人“放下傲慢的姿态,各司其职。因为只有各司其职,才能关注好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有‘破圈’的可能性。”只有调动各个圈层的活力,圈子之间才能彼此映照,从而找到自己的根本性优势。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诗人西川在总结各位嘉宾对“破圈”的理解之后,对比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大众娱乐行为和文学流通方式,分享了他对“破圈”的深刻思考与困惑。

第一期“青年文学与文化工作坊”在热烈的掌声中落下帷幕,但更多新鲜的话题还在持续酝酿中。国际写作中心期待更多的青年学者、作家、评论家及相关专业人士参与其中,聚焦文学新思潮,研讨文化新现象,展现青年新风貌。  

与会人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