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以文学方式展现 ——访铁岭籍作家邰治冶
作家唐达天说,如果故事是小说的车轮,车上承载的,就是作者对社会的认知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内涵。在邰治冶的作品中,不仅诉说了地产行业惊心动魄的激烈竞争,波谲云诡的商场暗战,还能透过故事,看到一种善良和道义,一种时代精神,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
直面人生 书写人生
邰治冶的青少年时代有些坎坷。童年时,与父母聚少离多,几乎没有体验过温暖的亲情;少年时,作为知青,在农村度过了特别艰难的青春岁月;回城后,又在工厂里,从最基础的技术工人做起。对邰治冶来说,年轻时的日子颠沛流离,心灵之旅更是荆棘密布。在这样岁月中,他心中反而燃起一团火。
“80年代初,我在铁岭阀门厂工作。为了心中理想的人生状态,我下定决心改变。”就这样,邰治冶以惊人的毅力和勤奋,考取了辽宁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几经辗转,邰治冶来到甘肃省金昌市,在《金昌日报》社开始了记者和编辑的生涯。在金昌日报的十几年时间内,邰治冶除完成本职工作外,还撰写了剧本《大漠英魂》,此剧由宁夏电视台拍摄并制作电视剧,在全国引起了广泛的反响,并获全国、省市级文艺奖二十六项。90年代中期,邰治冶来到中农信厦门公司,任公司企业报总编辑和行政总监,此后,作为一位文字工作者,他的人生与金融和房地产紧密联系起来。这些多样的经历,最后都成为他笔下的一个个鲜活的因子。
邰治冶说:“从厚重的东北,到萧瑟的西北,再到繁华的都市厦门,从忧伤的少年,走到淡然平静的今天,我始终心存感激。人生原本就是一场苦旅。不同的是,面对生活的百转千回,有人心结深重,唯有愁苦一生,而有的人却能苦中作乐,让灰暗的人生多几分亮色。人生中经历的每一个瞬间,其实都是寻常生活境况的震憾。史家不幸诗家幸,一个作家有一些生活经历或者说坎坷的人生,也许更能客观地在作品中反映出真实的思想。”
丰富的生活经历,不仅催生了邰治冶的文学因子。他善于从具体的生活事物中发现文学的亮色,因而构思成文。他的作品中,虽然直面人性的多面,却总是强调着与美、与善、与悲悯仁厚有关的一切。每一部小说中,每一段文字里,都体现出内心的强大的力量。
书写商战中的时代精神
关于商战的小说,早已如过江之鲫。但关于房地产商爱恨情仇的小说,似乎不多见。邰治冶的长篇小说《翻盘》为读者撕开了开发商美丽的外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诠释财富凝聚与稀释的过程。
邰治冶的创作源于生活,真切的感受力、渲染力、构筑力等牵引着词语和句子,这是他的作品的动力之处。《翻盘》讲述了地产大鳄田一珉与陆小雅、于飞三人之间的感情纠葛和三个集团在分分合合的商战中斗智斗勇的传奇历程,在企业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各色人等次第登场,演绎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项目”争夺战,从而凸显人性的拷问。《翻盘》中人物的描写入木三分、跌宕起伏,故事玄机四伏,令人遐思万千。交织的情感,演绎出了一幕幕人生咏叹调。商海浮沉,云谲波诡。小说以贴近现实、贴近生活的视角,把笔触伸向全民关注的房地产行业,再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轨迹及历经的阵痛。故事一波三折,人物命运跌宕起伏,充满未知性,人物个性突出,矛盾激烈。小说不仅展现了各类人物关于创造命运奇迹的故事,也让读者从另一个角度了解了在面对诱惑与忠诚、利益与坚持、放弃与选择时的众生百态,是灵魂间的赌注,也是彼此人生之间的较量。
邰治冶的另一本小说《欲望迷城》,同样具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几个女孩的坎坷经历和曲折命运,像磁石一样吸引读者眼球,牵引着读者不忍放弃阅读的快感。作为平凡女孩的励志故事,小说的房地产投资、出售、二手房买卖中介等信息量很大,可以说是小说版的房产商教科书。小说还宣扬这样一个理念:好人好报,友谊胜过金钱,这些都是要呼唤回来的优良传统,友情和爱情的细节一直跟在故事里纠结百转,荡气回肠。最后,还是满满正能量。
邰治冶说:“每次动笔时,我总是有一种不管不顾、不想结果的畅快,这样写起来,反而获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解放和自由,一种奇妙的沉浸。直到有一天,在书店里看到我的《欲望迷城》,被读者捧在手中阅读,那一刻,我非常感动,我知道,我书中的女孩子们,在这世间有了朋友。如果说《欲望迷城》曾经感动了读者,而这些读者其实在某种意义上也温暖和拯救了我。”
西北师大传媒学院院长、著名文艺评论家徐兆寿读过《翻盘》和《欲望迷城》后,在一篇评论中写到:“我们应当呼吁作家去记录这个时代的商道经验,扶正驱邪,尤其是希望这些书写能够续接传统,使儒商回到道的传统中。只有如此,这个时代的利欲熏心才能得到有效地遏制与平衡。我们需要商业的大发展,但我们更需要一个有道的向着善的商业大发展。”
携新作回归 解开人生的绳套
日前,邰治冶新书《解套》首发式暨作品研讨会在我市举办,这是邰治冶对家乡的眷恋,是他向父老乡亲最庄重的汇报,浓浓的乡音、深深的乡情,是他生命中最深刻的烙印,辽北游子载誉而归,更是家乡人民的骄傲与自豪。
新书《解套》主题鲜明,题材专一,领域特殊,艺术特色鲜明,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活,具有很强的时代特征。《解套》以当下的城市房地产业兴衰为背景,以普通百姓为视角,以人物矛盾冲突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详细描写了房地产建设者、开发者、经营者的酸甜苦辣,邰治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与体验,走进了房地产商的内心世界,真实、客观、全面地反映了这一群体的内心世界与遵纪守法,靠聪明的头脑,辛勤的劳动参与市场竞争的拼搏精神及风险意识。书中不用人物的情感纠葛,不同的恋爱观、婚姻观,最终得到不同的结果,小人物面对生活充满期待,面对困境坚韧挣扎,背水一战,在跌宕起伏的经历中,激流勇进,绝处逢生。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不仅塑造了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而且揭示了“房子是用来住的,而不是用来炒的 ”深刻道理,邰治冶的创作与时代变革实现了同频共振。
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周建新这样评价《解套》这部小说:“毫无疑问,邰治冶的《解套》是一部畅销书,是介于纯文学与通俗文学之间的一种文体,在欧美被列入畅销书,比纯文学和通俗文学都要引人关注,主要原因有更广泛的受众,更容易接受的审美意趣和更贴近生活本身的表达。”《解套》的艺术手法具有多样性,多样化的特点。结构比较灵活、紧凑,章节短小精悍,情节设置起伏跌宕,扣人心弦。正如广东人民出版社惠州公司总编辑、作家汪泉所说,与传统小说对比,《解套》在结构安排上有所创新,开篇即高潮,故事性很强。不同的文化创造主体,覆盖着不同的受众群体;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呼应着人们审美和文化消费的差异化诉求。《解套》彰显了人文精神,对于人的价值的追求,对于理想世界的探索,对于自我的不断完善等人生课题,都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得到了较好展现与引导。
以独特视角描绘众生百相
从长篇小说《翻盘》《欲望迷城》到《解套》的出版发行,构成了邰治冶文学创作的三部曲,这是他用心血、用汗水甚至用生命的感悟创作出的精品。摆脱困境看《翻盘》,走向成熟读《解套》。邰治冶以房地产业为背景,围绕着“房子”这一大众关注的话题,展开了一幅众生相。
邰治冶深谙传统小说之道,把人物放置在一个又一个矛盾纠葛之中进行考量和锻造,人物的性格和品格高下便在矛盾冲突中凸显出来。在他笔下,有的人睿智善良,胸怀大略,仗义聪慧,也有人龌龊下作,心底阴暗,见利忘义。《翻盘》中吃里扒外的徐明凯、忠肝义胆的于飞、阴险奸诈的林发全;《欲望迷城》里三个姐妹的挣扎、拼搏,却有着不同的人生境遇;《解套》里肖元凯对朋友成功的羡慕、嫉妒、恨,裘晶扭曲的婚恋观,苏宏玮正直、善良、勤奋、务实的人格魅力。当他们一一展现到我们面前时,是那么真实可信,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让人过目不忘。他们既是小说中的人物,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我们不难从自己的生活圈中找到他们的影子或自己的过往。邰治冶的作品语言风格鲜活、质朴,他善于讲述有头有尾、有悬念、有张力的故事,使读者与作品产生共情共鸣共振的阅读效果。
文学博士胡海迪说:" 邰治冶的作品非常贴近现实,具有纪实性的特点,是对房地产题材的深入开掘和‘现场打捞 ',体现了现实主义精神 "。邰治冶将视角对准房地产业,既有尔虞我诈的商业规则体验,亦有悲欢离合的人性起底,既有摸爬滚打的隐忍奋斗,也有绝处逢生的华丽转身。邰治冶呼应了他们的审美和文化消费的差异化诉求,描写他们的所思所盼所想,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存状态,非常接地气。辞藻间都给人们带来许多感悟,人性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在利益面前呈现出复杂性、差异性、多变性,引发人们的思考也是多方面的。文学作品既有娱乐作用,也有教育、启悟和开化作用。邰治冶的作品彰显了人文精神,对于人的价值的追求,对于理想世界的探索,对于自我的不断完善等人生课题,都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得到了较好展现与引导。(铁岭日报全媒体记者果实)
简介:邰治冶,原籍辽宁铁岭市,1985年离开家乡,就职于甘肃省金昌市《金昌日报》社,从事编辑、记者工作长达十多年。期间曾任编辑部主任,编委。1996年调任中农信厦门公司,任该公司企业报总编辑和行政总监,后又担任公司二级企业法人代表兼党委书记。在金昌日报期间曾撰写过剧本《大漠英魂》,并由宁夏电视台拍摄制作电视剧。曾获全国、省市级文艺奖二十六项。到厦门后,正式出版长篇小说《翻盘》《欲望迷城》《解套》。小说《翻盘》即将改编成电视剧,《最后的炒房客》正由北京红色凯歌公司筹拍,也即将搬上荧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