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陈楸帆:以双重视角书写科幻文学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张君成  2020年12月11日15:45

初见陈楸帆是在2017年的上海书展上,当年科幻主题大热,他作为嘉宾发表主旨演讲。作为科幻作家,陈楸帆背后的职业标签令人瞩目。他有丰富的科技公司就职经历,目前还担任一家动作捕捉科技公司副总裁。双重身份让他的作品仿佛棱镜一般,在科幻视角下折射出多重镜像。

在陈楸帆身上,你能看到,他对未知始终充满好奇。在写作中,他也始终抱有这种好奇,关注科技对人影响的多面性。

把写作当作兴趣“后花园”

在陈楸帆身上,其标签之一就是少年成名。1997年,《科幻世界》杂志举办第六届校园科幻大奖征文活动,16岁的陈楸帆第一次鼓起勇气投稿,没想到作品荣获一等奖,并在该杂志上发表。他回忆起当时的获奖感受:老师念了他的名字,然后,全班同学的目光都集中在他那里,就这样,写作意识被打开了,付出得到了正向反馈,鼓励他一路前行。“当一个人得到正向激励,他就会自发地尝试写作、阅读,然后变成一个正向循环。很多人可能第一次投稿就被退稿了,或者被家长、老师打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

也就是从那时起,陈楸帆开始思索科幻对自己意味着什么。在他看来,科幻更符合他内心的求知欲,解释了很多他想要了解的疑问,如人类的起源、宇宙之外是否有其他智慧生命存在等,这些都给自己打开了一个想象空间。

尽管少年成名,但从北大中文系毕业后,陈楸帆并没有从事与文学相关的工作,而是进入了科技行业。“我当时有一个特别强烈的感觉,我怕被迫去写一些不想写的文字,我把写作一直当作自己的兴趣‘后花园’,只写最想写、最感兴趣的内容。”

现在回想起当初的选择,陈楸帆觉得有些庆幸,因为科技企业的工作经历给予他不一样的写作视角。去科技企业工作是他写作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为必须要去接触一线的技术人员,知道一项科技是如何被应用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的,这使得他兼具文理科的双重思维,也使得创作多了一种角度。

不久前,陈楸帆推出与AI(人工智能)协同创作的小说集《人生算法》,科幻作家刘慈欣评价道:“这是一幅人与智能机器共存的未来图景,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体验人与AI融合后超出想象的奇异世界。”在陈楸帆看来,这恰恰是一线科技工作带给他的成果:以更为崭新的视角进行科幻文学创作。

关注科技对人的影响

今年6月,《异化引擎》一书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了陈楸帆近年来的科幻中短篇小说力作,包含9个经典篇目,合称为“异化引擎档案”。从不同个体到集体的切片视角,记录下神秘的未知力量“异化引擎”给人类文明带来的冲击。如《巴鳞》关注科技能否帮助异化的少数族群融入社会,他者视角如何帮助主流人群弥合裂缝;《匣中祠堂》思考科技与传统的关系,寻找属于人类进化的出路;而《刻舟记》讲述了不同个体对于技术运用和价值观的理解分歧与冲突。

陈楸帆表示,科技对人的这种改变,即生产关系对当前人的影响,成为他写作的灵感。如当前的全球化、媒体传播等,可能都会对人产生影响。在陈楸帆看来,这种影响是一把“双刃剑”,而且两者之间并不是二元对立的关系。“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互相转化、互相包容,这让我十分感兴趣。”

在陈楸帆的笔下,科技只是一个中介,它不会弱化或者增强人性,而是将结果显示得更为触目惊心,比如当下的网络暴力、人肉搜索等,科技只是承担之前的社交传播的角色,然而却使得这一结果变得不可预知。“通过科幻方式来书写这类题材,能够打开很多人的想象空间,这是我的创作目的之一。我一般会把结局处理得比较模糊,因此,有很多人会问我小说结局是什么意思,我告诉他们结局都在小说里,你可以自由去阐释。”

陈楸帆认为,相比宏观叙事,当下读者更喜欢从个体视角观察故事的走向,为此,“我会选择一个特殊个体,通过他身上的变化去映射整个大的时代环境,这是一种隐喻式的写法”。

保护下一代想象力

除了写作,精力充沛的陈楸帆还做了许多其他工作,如守护孩子的想象力。陈楸帆认为,好奇心是进步的起点。好奇心、想象力需要从青少年开始培养,未来科普教育的工作也应该更加倾向于青少年群体。

“想象力对小孩子特别重要,未来比拼的是创造力、想象力,否则科技创新从哪儿来?”在10岁之前,陈楸帆看了许多科普科幻作品,从那时起,他就开始思考关于宇宙、人类、大自然的问题。“成年人生活压力大,其实没有太多时间去思考这些问题。”而青少年的头脑处于更加开放的状态,更加乐于接受新事物。这种想象并非胡思乱想,而是良性的、理性的、建设性的,是有科学依据的。

在陈楸帆看来,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需要多方努力。现在他将一部分精力放在守护孩子们的想象力上,录制针对小学生的想象性作文课程,同时在网课中教孩子一定的方法,让他们展开想象。而这也需要科学家、科普工作者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