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喊一声小马哥》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张婷  2020年11月18日16:24

 

《喊一声小马哥》

作者:张婷

出版社:贵州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8月

ISBN:978-7-221-16182-6

内容简介

《喊一声小马哥》是“90后”警察诗人张婷最新创作出版一部诗歌作品,全诗4000余行,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长诗以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涉黄赌毒线索排查整治行动中英勇牺牲的民警马金涛为创作素材,以诗歌的艺术形式为人民警察立传,真情讴歌了人民警察面对生死考验时表现出的勇于冲锋、舍生忘死的高贵精神品质。

作者简介

张婷,贵州省贵阳市公安局云岩分局民警,全国公安文联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公安作家第4期学员,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贵州省公安文联理事。曾荣获个人二等功一次。

出版长诗集《喊一声小马哥》《茶“缨”雄》《善广顺行》(合著)散文集《仰慕星空》,散文《90的坐标》收入《亲历中国改革开放40年(90后卷)》。

目 录

总 序 以诗点亮脱贫攻坚群英谱 李 裴 /01

序 “喊”,是一部长诗最温情的词汇 小 语 /01

序 诗 花流成溪处,举起你的名字 /01

第一章 中原,南方,黔之东南 /09

你在儿时的照片里,看着我笑 /11

故乡听见,我亲亲地喊“小马哥” /19

凯里学院:那片小树林 /26

第二章 警营,花溪,村里村外 /33

芳华,青春,与“警察梦”一起飞翔 /35

在贵筑派出所的日子 /41

洛平村“往事” /49

02

第三章 “小马哥牺牲了” /59

“小马哥牺牲了” /61

还原平凡 /68

“法律与人性”的哲理思绪 /75

第四章 那个冬日的黄昏 /83

月亮不喊你的名字 /85

迟到的正义 /92

嫂子,细雨中的微笑与甜蜜 /99

孩子慢慢长大,“爸爸是英雄” /109

回放,那段惦记的同期声 /116

来生路远,不言永别 /124

第五章 鲠在喉中不拔不快的刺 /135

鲠在喉中不拔不快的刺 /137

小马哥,你转过脸来 /145

诗之外 /154

你在我脑子里越来越清晰 /164

我为什么要写你,小马哥 /173

尾 声 当我想起你 /183

后 记 喊一声小马哥——警魂不散,英气永存! /191

后 记

喊一声小马哥——警魂不散,英气永存!

每想一次,便泪目一次的存在

马金涛,这个直抵人心的名字,与我没有时间的合集、也没有空间的交集,却意义非凡。

他是我生命中,每想一次,便泪目一次的存在。

这种悲伤不是尖锐的一刀,让人嘶吼尖叫,也不是一记重锤,让人一下子崩溃瘫软,它更像是一波徐徐涌来的涨潮,毫无征兆,却无孔不入。

在我短暂从警的这七年里,这个名字像是战士的功勋墙,又像是镶满坐标的地图,标识着这些年我的来路和即将要去往的征程。

好在诗歌与人类的情感一样,永远历久弥新。

告别,是一行诗

是过去写给未来

是微尘写给宇宙

是生写给死

是你写给我们的,一行诗

他的故事,比文学作品要更加壮阔澎湃

温柔绵长

我想一直写下去

一壶清酒悼英魂

他就会浮现在纸面

这是属于我的悼念

悠悠苍天,何薄英雄?

我之前并不认识他,从2018年12月20日他离开的那天晚上,我才陆续在朋友圈里知道了他的一些情况:和我一样,都是2013年大学毕业参加公务员招考入警,非公安专业,参加工作后常年在基层派出所。

因为同是警察,所以感同身受,一想到他的妻女,悲恸难抑,心里荡起弥久的涟漪。

征衣热血染,殷红警察蓝。

警徽折光,扼腕叹息,莫言于心。那种感觉让人窒息,却是因为真实得不能再真实的现实——为了社会平安,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战斗在禁毒第一线。

在朋友圈里,听他的同事说,他承诺两天后的冬至,带着自己值班组的“五虎上将”一起去泡温泉、吃羊肉。

一切戛然而止。突然相信了那句话——真正的离别没有长亭古道,也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有的,只是在一个和平时一样的傍晚,有的人为了一份挚爱,长眠不醒。

警察,短短两个字的组合,承担起多少常人难以想象的责任。白加黑、五加二,一个电话接着一个电话,一个现场接着一个现场,一夜连着一夜,一个任务又一个任务......

想到这里,我再次忍不住鼻尖泛酸,眼泪又大颗大颗掉了下来,继而放声大哭。我不想说做警察有多么高风亮节,可以悍不畏死。我们也有血有肉,有儿女情长,有家庭牵挂。警察不是神,没有铜头铁臂,也和普通人一样会生病、爱惜身体。

可当穿上这身警服,我们也就成了和平年代最具战斗力的“英雄劲旅”!

30岁,他用忠骨矗起一座丰碑

还清晰地记得,在灵堂里,他安详地躺在鲜花丛中;灵堂外,无数群众自发前来,只为送他最后一程。

以前,我们总是习惯用“无私”和“英雄”去赞美,却忘了他和我们一样,在勇敢之外,会焦灼、会害怕、会忐忑,也会不安。

生前的他只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民警,八小时之外,为人子、做人夫,称人父,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不是这场伤害,他一定是和我一样享受着这花样年华、一样憧憬未来。

我忍住悲痛,追随着他的脚步,追忆着他的身影,看到的是同一种精神,是同一类取舍,是同一份深情,是同一片赤诚……

和平年代的“英雄”,往往来得很突然。当三个犯罪嫌疑人冲出来的那一秒,他没有一丝顾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以血肉之躯挡住了嫌疑人逃跑的方向。

在危险面前,所谓的英雄壮举,不怕流血、不怕牺牲,大部分都是骨子里自然而然流露出来的职业使命感,这是一种日久天长浸染进血液里的DNA,是长期积淀而成的一种忠诚密码,只是在某一个临界点迸发出来。

我懂他,因为当我们一起举起右手的宣誓的那一刻,就注定要临危不惧,关键时刻顶得上去,危急时刻冲得上去。

战友们说在警校培训的时候,他一定是跑在最前面的那个,说只要跟他一个组,成绩就会特别好,因为他跑得实在太快了。其实,我们仅凭借一点就不难看出,这样一个年轻人,平时有多么的刻苦!

向来嫉恶如仇的他,在急难险重任务中,主动承担。哪里有案情,哪里就有他的身影。他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将个人得失荣誉早已置之度外。

他一身正气,乐观积极。生活的苦难没有压弯他挺直的脊梁,贫瘠的土地养育了他朴实、直率的性格。那些在青春年少时许下的誓言和愿望,在岁月的磨砺中变得更加清晰与坚定。

和亲人再无相见,英雄赞歌鼓舞着未来的生活

“开启周末独自带娃模式,能把她带的刚刚背起就睡,还是很有水平的。”这是他最后一条与女儿相关的朋友圈。在停止更新的表情背后,铭记着一段来不及走完的人生历程。

翻开他的朋友圈,里面除了工作,就是女儿和家人生活的点滴记录。“晒娃”成了他的日常习惯。不难看出,马金涛生前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和投入。正是这种与生活的“将心比心”,也无形中映照出他在工作中的一丝不苟和一如既往。

在采访接触马金涛妻子刘丽的过程中,当时,他那不到一岁的女儿正在住院。条件特殊,我和这个妈妈只聊了不到10分钟。其中的大部分时间也都是两个人相互给对方递纸巾,顿足抹泪,心如刀割一般疼痛。

按照省厅要求,3000多字的采访稿如期完成。再后来,当马金涛的妻子在一次报告会的台上边读边哭,我在台下边听边哭。报告结束后,刘丽将鲜花送给了我,说我是最懂她的那个人,每一个字都是她自己想说的。

我知道,创作过程是痛苦的。一轮又一轮的情感波涛,一块又一块的情感石头,砸在我波涛汹涌的情感深处,就像海浪拍打礁石一样,洪波涌起,久久不能平息。于是,我围绕马金涛这座精神高峰,写出了一篇又一篇文字:《世上如真有超级英雄,定像他般模样》《他是马金涛,有她一喊就心颤的名字》《致敬英雄马金涛:有的人走了却永远活着》《嫁给你,此生无悔》《如果有来生,我们还做兄弟!》《他播下了一颗英雄的种子》……

我们与他,再无相见。但每一次庄严纪念,都是一次对灵魂的唤醒。身为人民警察,为了阻挡罪与恶,他倒下了,但是,在人民群众的心里,他更像是化作了一道屏障,继续守护着这片熟悉的家园。

作为后继者,怀着对英雄的敬仰,将苦楚渡化为诗文,在黑夜中孕育希望。

平安,与贵阳花溪万家灯火相伴

在此,特别感谢花溪区宣传部的领导们对我的支持和认可,感恩贵州省公安厅和贵阳市公安局,花溪区公安局对本书的大力支持。

马金涛从河南到凯里,又从凯里到贵阳,再到花溪。他爱着贵阳,爱着花溪,这里的一砖一瓦、一树一木都见证着他的青春和热爱。

从警5年,1800多个日日夜夜里,他始终奔波在烈日里,穿梭在星空下,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有困难找小马”成了辖区群众的口头禅。

他的突然离去,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死亡。我第一次想明白自己究竟为什么而活,答案就是:既然所有人都会离开,所以我们更要给这个世界留下点好的东西,留下所谓的“礼物”,让活着的人因为这份纪念而时常想起。

忠祠碧血千秋在,暗淡苍穹百万星。

以至于现在我总有这样的感觉,在每一个平安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那一闪一闪,最亮的,就是我们最可爱的小马哥。他化作天上的星星,继续照亮这个曾经留恋的人间。

遇到困难时,我会抬头和他说说话,知道他见证着我的成长和进步。我要替他好好活着。

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当岁月祥和宁静,当万家灯火璀璨,你是否也能看到天上的那颗默默闪亮的星呢?

用这个世界上最深沉的语言为你画像

身为一个基层民警,最让我感动的是社会各界对我小马哥因公殉职的高度关注与正能量声音。这一切都彰显着时刻维护社会平安稳定、忠诚尽责的人民警察在群众心目中的位置,饱含着广大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公安民警的价值认同与殷切期待。

他离开后,10万余人先后前往殡仪馆吊唁、敬献花圈,参与“点亮蜡烛”悼念活动人数高达40余万,遗体告别仪式当天,近万人前往殡仪馆送别……无数人在以自己的方式送别英雄。

有人问;一个年仅30岁,只有5年从警生涯的普通基层民警,为何牺牲后能引起如此强烈反响?

我想是人人心中都有一杆秤,昨日因今日果,时间都一一记下。

马金涛带给我的力量和信念,像刻在记忆里的感应灯。每当想起这段经过,它便亮起来。光线永远温暖,从不失约地让我热泪盈眶。

我不禁又一次潸然泪下,字迹有了些许模糊。但我还是愿意循着时间的旧迹,去聚合记忆中那一片片凌乱的碎影,只为留下关于他的只言片语,告诉世界,他曾经勇敢地来过,曾经坚韧地活过。

明天的意义,绝不是将人生歇停在命运的阴影里,而是要用力地拽着命运不断前行。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在整理马金涛的这段经历中让我明白:英雄,是一个时代的精神坐标,也是一个社会的价值引领。而创作一个有血有肉的立体形象,当一段段坚毅、刚强的故事浮现时,让我们有势必穿过漫长黑夜的决心,积攒见到曙光与炽热光明的力量。

小马哥,这三个字,是我所有字里行间的隐喻。藏在开头,躲在结尾。断句里有敬意和悲痛,韵脚里有坚守和信念。他的力量温暖我们心房,他的事迹鼓舞我们前行。他的精神亦是成了我们高山之巅的信仰,令我仰望而不迷航。

我希望通过有温度,有力量的作品,讲述好英雄的故事,用榜样的作用,汇聚奋斗的力量。

历时一年,我以他为原型创作,终于创作出长诗集《喊一声小马哥》。

这本诗集,既是致敬,更是传承。如果“记得”当作一个动词,那么这首诗的所有场景,就是记得的意义。

最后我也想提醒着我的战友们:不求你满身荣耀,只愿你平安归来。最后,用二月河老师的一句话总结:我的心要求我祈祷:假如冥冥之中有造化之神,请将‘平安’这个最通常的福分赐给警察。

——“我志愿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献身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矢志不渝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捍卫者,为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