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创始者说》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邵燕君 肖映萱  2020年10月22日08:19

 

《创始者说》

作者:邵燕君 肖映萱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09月

ISBN:9787301313893

定价:69.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了数十名网络文学重要网站创始人的访谈录,由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团队历时四年完成。

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动因是什么?崛起的细节有哪些?成败的关键在哪里?创始人的性格如何影响了网站的基因?网文江湖二十年,回顾与评说,传奇与八卦,光荣与慨叹,构成这部由创始者讲述的鲜活生动的网文史。

作者简介

邵燕君,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制副教授、研究员,北大十佳导师(2019),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主持人。著有《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等5部专著。主编《网络文学经典解读》《破壁书:网络文化关键词》《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典文集》《中国网络文学二十年·好文集》“中国年度网络文学”系列(2015—2017,男频卷/女频卷)等。曾获唐弢青年文学研究奖(第二届);专著《网络时代的文学引渡》获中国文艺评论2016年度优秀著作奖。

肖映萱,1992年生,山东大学文学院副研究员。2009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2020年获博士学位。2011年开始从事网络文学研究,参与创立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论坛,任女频主编。“女性向”网文资深读者。编撰有《2016中国年度网络文学·女频卷》《2017中国年度网络文学·女频卷》(副主编)、《中国网络文学双年选(2018—2019)·女频卷》(并列主编),发表多篇论文。

目 录

前 言 邵燕君

为文学青年创造了空间,但走得太超前

——榕树下创始人朱威廉访谈录

“我以为先锋的东西,网络并没有出现”

——榕树下艺术总监、先锋文学作家陈村访谈录

中国网络文学应该有类型小说之外的可能性

——榕树下前总经理、果麦文化创始人路金波访谈录

成为言情小说网站是读者的自然选择

——红袖添香创始人孙鹏访谈录

“女性向”的理想主义

——露西弗俱乐部创始人ducky等访谈录

盛于实体出版,守护心中的梦想

——龙的天空创始人楼兰雪访谈录

见证与评说

——龙的天空创始人、网评家Weid访谈录

做一个有口碑、有好看内容的精品网站

——幻剑书盟前主编、纵横中文网创始人邪月访谈录

网络文学恢复了千万人的阅读梦和写作梦

——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吴文辉访谈录

起点中文网的“总设计师”

——起点中文网创始人藏剑江南访谈录

网络文学崛起的历史细节

——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宝剑锋访谈录

网络文学职业作家体系的建立

——起点中文网创始人意者访谈录

IP运营与网络文学的主流化

——起点中文网创始人罗立访谈录

“我是给网络文学做加法的人”

——盛大文学前CEO、火星小说创始人侯小强访谈录

因为“不专业”才走到今天

——晋江文学城创始人iceheart访谈录

中层网站的生存之道

——逐浪网创始人、红薯中文网董事长蒋钢访谈录

不是“文学青年”,而是“网站经营爱好者”

——潇湘书院创始人潇湘子访谈录

我一直在网络文学的第一线

——17K文学网创始人黄花猪猪访谈录

尝试在商业制度内走不同的路

——17K小说网“二次创业”负责人、总编辑血酬访谈录

伴随网络文学一起进化

——塔读文学首任总编、17K前总经理、竹与舟创始人猪王访谈录

互联网的兴起对传统出版来说是巨大利好

——磨铁图书、磨铁中文网创始人沈浩波访谈录

做引领纸媒技术革命的专业阅读平台

——掌阅科技、掌阅文学创始人成湘均访谈录

推动网络文学进入移动时代

——中国移动手机阅读基地创始人戴和忠访谈录

打造“小而美”的多元化平台

——长佩文学创始人阿米、主编不系舟访谈录

让“二次元人”成为更有尊严的生产者

——欢乐书客(刺猬猫阅读)创始人陈炳烨访谈录

美国网络小说“翻译组”与中国网络文学“走出去”

——Wuxiaworld创始人RWX(任我行)访谈录

后 记 肖映萱

前 言

前 言

终校样读完,我终于有了一种感觉:一张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的地形图,在眼前清晰地呈现出来了。

本书中的26个访谈录按网站建立先后排序。这26个网站犹如26座营盘,此消彼长而步步推进,终于推出一条通天大道。它们也如26张拼图,拼出网络文学的内部构造图,虽然还有缺漏,但大局已成,整体逻辑已然打通。我得承认,很多访谈的要领,在当初访谈时未能领会,甚至成稿时也未能吃透,要多看几遍才能了然。这份感受是我首先想分享给读者的。

研究网络文学离不开文学网站,而网站是人办的。所以,从创始人入手或许是一条捷径。

他们是一些什么人?为什么当年会辞掉工作,有的还抵押上房子,去办什么不靠谱的文学网站?网文江湖二十年,成败沉浮,大浪淘沙,如今能以“重要网站创始人”立身的人物,身上有什么特质?他们的性格如何影响了网站的基因?如何影响了中国网络文学的样貌和走向?

在四年多的采访中,这些问题一直是我特别关心的。如今给出答案,我想说:这是一群酷爱读小说的人,也是一群能把梦想变现的人,情怀和精明缺一不可。简单地说,这是一群深患“阅读饥渴症”的生意人。

几乎采访每一个人,我们都会问他/她青少年时期的读书经历。答案非常相似:他们的阅读起点大都在租书摊,是各种通俗读物(也包括《三国演义》《红楼梦》《基督山伯爵》等在读者间流传广泛的名著)喂养长大的。他们是一些“吃书”的人,食量极大,食速惊人,而且口味单一。

Weid(段伟,龙的天空创始人)在他的《网上阅读10年事》里,曾经详细描述过自己“可怕的阅读习惯”,“《黄易作品集》《卫斯理系列》《原振侠系列》《田中芳树作品集》这是不多的可以让我看3天左右的作品目录”。他进一步指出,中国读者的胃口是被“盗版盛宴”撑大的,“倪匡20多年的积累,黄易出道以来的作品,连同席绢的10余部小说,集中的出现在了书摊、租书店中,散发着自温瑞安以来许久未曾闻到的墨香”。

类似于Weid的描述,在访谈录中随处可见。这个人群有多大,当时无法统计。我们只知道,在网络文学发展二十年之后,用户已经超过4亿。这个超级庞大的阅读群体,也是网络文学一路召唤聚集来的。如果没有互联网,他们只能忍着,胃口在饥饿中萎缩;有了互联网,一切都不一样了。

“爱好者心态”是这个创始人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初心”。他们大都因为租书摊已经没书可看而上网,网上的书也没得可看而成为作者,后来干脆自己建了网站。罗立(起点中文网创始人)说:“我们不叫创业,都是希望满足自己的爱好。” iceheart(晋江文学城创始人)说自己:“因为不专业,才走到今天。”吴文辉(起点中文网创始人)在被问到作为阅文集团的老总,是否还有时间看小说时说:“路上,无聊的会议上……总能挤出时间来的。”

不过,他们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文学爱好者,而是文学消费者。文学对于他们而言不是理想,不是志趣,只是娱乐消遣,但却是刚需。他们和“文青”也是两路人,不边缘不叛逆不神经质,在“文普二”(文艺青年—普通青年—2B青年)的谱系中,更属于普通青年。准确地说,他们喜好的只是文学中特定的一类,即类型小说。甚至,我认为他们与小说也未必是“天生一对”,只是由于在成长的阶段,文艺产品中只有类型小说,于是被绑定了终身。吴文辉说,阅文系统的核心其实是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即用户创造内容的正反馈模式。而创造出的内容到底是什么?可以跟随用户的喜欢而改变,未必是长篇小说。

将网络文学的创始人称为文学消费者并非贬义,事实上,该反思的恰恰是,在我们的主流文学谱系内,文学消费者的地位是否被过分贬抑?这涉及“五四”新文学建立以来的精英导向问题,以及新中国建立以来的文学生产机制问题,这里无法详细讨论。简单地说,结果就是,在网络文学兴起之前,当代中国的读者从未获得过消费者的权利。文学要么是载道的,要么是追求独立审美价值的,总之,是以作者为中心的;读者要么是需要被启蒙的,要么是需要被提升的,最起码也是要被寓教于乐的。总之,是要以学习的心态踮着脚去读的。

其实,除了专业人士,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人会正襟危坐地看小说呢?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打发时间看的,为了过瘾看的。所以,轻松愉快是第一要义。通过看一些荡气回肠、异想天开的故事,让自己平凡无趣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这本身就是一种生命质量的提升。特别对于那些“阅读饥渴症”患者来说,“小说,好看的小说,看得起的好看的小说”(Weid)是一种切切实实的“精神食粮”。

今天回头看来,在2000年第一轮互联网金融泡沫破灭之后,中国网络文学之所以能活下来,并且快速发展起来,最关键的一步就是2003年起点中文网建立了VIP付费阅读机制。而这个机制之所以能成功建立,背后最关键的因素是,起点团队一开始就直接明确地将读者置于消费者的位置,以消费者为中心建立经营模式。

如果不回到当时的环境,人们很难理解,为什么在这套机制中,VIP的概念如此重要,它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专门契合网络更文而创建的千字2分的“微支付”制度。这是因为,在当时,最难解决的是用户的付费意愿问题。在此之前,互联网是免费的,盗版又如此地习以为常。事实上,迄今为止,盗版也是限制网络文学发展的附骨之疽,付费用户最乐观的估计也仅占总用户的十分之一,有人甚至认为仅是百分之一。如果读者很容易找到盗文,为什么要付费?特别是当时没有任何线上付费方式,需要到邮局汇钱。除了赞助心态外,唯一的商业驱动力就是,你买的不是小说,而是一种VIP服务。

宝剑锋(起点中文网创始人)说,VIP的概念来自他在银行得到的“尊享”体验,包括后来的白金作家制度也是受银行系统白金卡客户的启发。自199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社会开始向消费社会转型,但文学领域始终没有。网络文学首次把消费经营的理念带入文学生产领域,由此获得成功。

消费经济的基因与互联网的基因相结合,就产生了中国网络文学独特的商业模式和文学模式,即基于UGC的粉丝经济模式和“以爽为本”的“爽文”模式。这两个模式天生长着“反骨”。前者突破了印刷文明体系下文化工业自上而下的生产方主导模式,读者不再是被动的受众,而是积极参与的粉丝,很多人既“吃粮”也“产粮”,是标准的“产消者”(Prosumer,由 Producer和Consumer两个单词缩合而成)。后者颠倒了“文以载道”精英文学观中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强调“爽”本身是目的,而不是载道的手段。“爽文”固然可以搭载很多“道”(比如思想意义、现实关怀、文化知识等),但它们都不是必须承担的义务。相反,“爽”才是“爽文”必须向消费者兑现的第一承诺。当然,“爽文学观”无意对抗“精英文学观”,更不是想取而代之,而只是在原有的文学王国中圈出一块地来,“自己和自己玩”。

经过十年的野蛮生长和十年的快速增长,中国网络文学终于走出了自己的道路,创造出全球媒介革命中的文学奇观。2014年年底,随着Wuxiaworld等海外翻译网站的建立,中国网络文学开启了海外传播的历程。这让我们看到,中国网络文学从来都是世界网络文艺的一环,它当年的诞生,深受世界流行文艺的滋养,如今,终于可以反哺世界了。这是全体从业者的光荣。

2020年4月27日,“起点五帝”(即起点中文网创始团队成员:吴文辉、商学松、林庭锋、侯庆辰、罗立)从阅文集团集体离职。这是这个有“网络文学教父”之称的团队第二次集体离职(第一次是2013年从盛大文学离职),这一次是“荣休”,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据称,起点团队离职的原因是,面对“免费模式”的冲击,“教父们”的应对方式与资方(腾讯)有分歧。这确实是触及命门的事了。由于网站创始者和大多数经营者的“爱好者出身”,中国网络文学的发展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着“爱好者网站”的生态,至少是心态。但随着产业规模的壮大,“圈地自萌”的状态总是会被打破,网文内部的逻辑终究拧不过资本逻辑的大腿。在未来的网络文学场内,网络文学自主力量与资本力量、政治力量必然发生更深刻的博弈。不过,那都将是后来者的事啦。

4月27日的网文圈弥漫着送别的气息。很多网文从业者、作者、读者都发微信、微博向“起点五帝”致敬、致谢,曾经的江湖恩怨,都暂时压在一行热泪中。“起点五帝”也都发了朋友圈,吴文辉写道:“记得小时候看武侠小说,几乎每一个大侠最爱的结局都是退隐山林。我虽不是大侠,也不爱山林,却也有个海边读书的梦想,今日便是这个梦想之始了……”

在访谈的过程中,我常常感慨,这些创始人真是一群令人羡慕的人。如果没有互联网,他们或许只是一些有点“不务正业”的普通人吧?但他们确实抓住了千年一遇的机会,把自己的“阅读饥渴症”变为一种解放生产力的文学生产机制,创造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规模的文学繁荣。他们自己也获得了“屌丝逆袭”一般的人生成功。

羡慕之余也还是想说声谢谢。谢谢他们像养孩子一样带大了这些文学网站,让数以亿计的普通人实现了阅读梦和写作梦。

                                                                                                                                                                                                                                 邵燕君

2020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