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梦室》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大卫·林奇  2020年08月28日16:19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

鬼才导演大卫·林奇首部自传

敞开所有,回应一切

请君入“梦”

《梦室:大卫·林奇传》

电影·传记

书名:梦室:大卫·林奇传

著者: (美) 大卫·林奇

(美) 克里斯汀·麦肯纳

译者:胡阳潇潇

出版社: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马步匀

书号:9787559828729

出版时间:2020.8

定价:138.00元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印张:37

尺寸:152mm×228mm

字数:500千

页数:592

 

 

◎ 编辑推荐

1. 奥斯卡终身成就奖、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得主,好莱坞鬼才导演——大卫·林奇首部自传。

从绘画开启艺术生涯,由画布走向银幕,身兼导演、编剧、制作人、画家、音乐人、摄影师等多重身份,屹立影坛半世纪。从第一部电影被戛纳拒绝,到变成戛纳常客,再到获得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曾三次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也拍过被称为“年度最烂影片”的《沙丘》;他游走于电影工业之外,离群索居,特立独行——在好莱坞,没有哪个电影导演像大卫·林奇一样,既备受赞誉又饱受争议,既令人眩晕又让人神迷。

2. 独家呈现的“双音轨”传记——林奇本人自述+事业伙伴、真朋挚友、亲密家人的一手访谈,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洞见大卫·林奇的私人生活与艺术生涯。

在美国电影学院的马厩中拍出第一部电影,为了筹集资金而送报纸,用捡来的木头盖工作室;从不匮乏的爱情,难以维系的婚姻,无暇顾及的孩子……大卫 · 林奇首次敞开心扉,讲述了自己一路追寻非凡愿景的种种经历,以及在困境中与现实四目相对的煎熬与挣扎。克里斯汀·麦肯纳采访了与大卫·林奇有关的百余位人士,包括他的几位前妻、家庭成员,合作过的演员、经纪人、音乐人,以及各领域的事业伙伴……每一位当事人,关于林奇都有着自己的看法,或意外,或绝妙。

3. 抽丝剥茧式讲述电影的灵感来源与幕后故事,进入林奇的“造梦空间”。

恐怖、悬疑、爱情、剧情,性、暴力、恐惧、死亡、潜意识——林奇令人费解的电影,其实皆有所本,表象背后甚至有多重含义。关于《蓝丝绒》《双峰》《妖夜慌踪》《穆赫兰道》等影片的神秘与难解,大卫·林奇巨细无遗地回应了我们好奇的一切。

4. 大卫·林奇古稀之年的用心之作,一本容纳70余年艺术生命的“确定”自传。

《梦室:大卫·林奇传》精选90余幅珍贵照片,生动呈现大卫·林奇从2岁至70岁的成长轨迹,再现经典电影诞生的幕后花絮。书籍由大卫·林奇亲自操刀设计,亲笔题写中文版书名。已授权德语、俄语、意大利语等多种语言版本,全球陆续发售。

◎ 媒体推荐

《梦室》全面记录了林奇勤奋创作的电影生涯,极具启发性,令人印象深刻。

——《纽约时报》

电影史上一位伟大导演的肖像跃然纸上……为了解林奇投身电影的“艺术人生”,提供了富有洞察力的视角。

——《卫报》

林奇感是一种独特的讽刺,是那些最令人毛骨悚然与平淡无奇之事的结合。以此显示出前者在后者之中的永恒存在。……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或者说,我们只有看到它,才会认出它。

——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美国当代作家)

◎ 作者介绍

大卫·林奇(David Lynch),导演、编剧、制作人。1977 年,凭借长片处女作《橡皮头》,跻身国际知名导演。此后,由他执导的《象人》《蓝丝绒》《穆赫兰道》,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1990年,《我心狂野》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同年,悬疑犯罪电视剧《双峰》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播出,狂热席卷全国,他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形象也由此为世人所熟知。林奇的作品风格独特,常被影评家称为“林奇主义”(Lynchian)。2019年,林奇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他还著有《钓大鱼:大卫·林奇的创意之道》(Catching the Big Fish )

克里斯汀·麦肯纳(Kristine McKenna),评论家、记者,1976年至1998年在《洛杉矶时报》担任记者。她还为《艺术论坛》《纽约时报》《艺术新闻》《名利场》《华盛顿邮报》《滚石》等报刊撰稿。著有《对她说》(Talk to Her)、《改变之书》(Book of Changes)、《费鲁斯画廊:起航之地》(The Ferus Gallery: A Place to Begin)。1979年,她开始采访大卫·林奇,并和他成为挚友。

◎ 内容简介

在好莱坞梦工厂,大卫·林奇始终是一个独特的“造梦人”。

他34岁即凭借《象人》入围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而后的《蓝丝绒》《穆赫兰道》,亦入围奥斯卡。1990年,《我心狂野》获第43届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奖。同年,悬疑犯罪电视剧《双峰》在美国广播公司(ABC)播出,狂热席卷全国,他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形象也由此为世人所熟知。称他为“鬼才导演”,一点也不为过。他屹立影坛半世纪,当回顾20世纪的电影史时,我们已经无法绕过林奇。

从绘画开启艺术生涯,再由画布走向银幕,身兼导演、编剧、制作人、画家、音乐人、摄影师等多重身份,大卫·林奇的人生经历可谓嘈杂,每个领域都像梦境中的蒙太奇。

恐怕,世界上只有一个人能写大卫·林奇传记,那就是大卫·林奇。

《梦室:大卫·林奇传》是一部回忆录与自传“合璧”的传记,由克里斯汀·麦肯纳与大卫·林奇合作完成:克里斯汀先用传统的传记写作方法完成一个章节,林奇则在通读后做出补充和修改。为了写作此书,克里斯汀采访了与大卫·林奇有关的一百多位人士,包括他的前妻、家庭成员,以及合作过的演员、经纪人、音乐人、同事等。借用他们的回忆,勾勒出林奇人生的不同阶段。林奇通读后,会在此基础上做出回应和补充。

人生中的重要抉择,经典作品《橡皮头》《象人》《蓝丝绒》《我心狂野》《双峰》《穆赫兰道》等的拍摄历程,影像背后的人世沉浮,丰富曲折的感情生活,绘画、音乐等方面的跨界实践……大卫·林奇首次敞开心扉,以轻松、坦诚的语言,将自己的一生娓娓道来。

鲜为人知的私人生活,电影幕后的精彩故事,跨界创作的趣味人生。《梦室:大卫·林奇传》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阳光少年从懵懂走向成熟的一生,一个天才导演从籍籍无名到走上奥斯卡终身成就奖的一生,一个艺术家为梦想信念而执着勤奋、与困难抗争的非凡一生。

◎ 目录

前言

美国牧歌

艺术生活

微笑的尸袋

斯派克

美国小伙

沉迷

一段不同寻常的郊区往事

包裹在塑料袋中

在地狱中寻找爱

人世沉浮

与黑暗为邻

月光和美人

一丝滋味

最美满的结局

在工作室

集木为屋

致谢

大卫·林奇作品

展览年表

参考文献

注释

图片说明及版权

◎精彩书摘

我的童年生活非常幸福,我想这奠定了我之后的人生。我拥有一个和睦的家庭,在那里打下了很好的基础,这点真是超级重要。对孩子们来说,我可能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父亲,因为我总不在他们身边,但我父亲也

总不在我身边。可你又感觉他离你并不遥远,你懂吗?那个年代,孩子的世界和大人的世界,它们相互间并没什么交集。或许父亲是否在场并不重要,关键是你能感受到他所传达的爱。不过,我还是觉得比起我来,我父亲是个更合格的父亲。

我并不知道自己会变得很有名,但我有种感觉 :凡事最终都会变好。我从没这样想过 :哇哦,看看我过的这种名人生活。真实的感觉和长胖有点像—最开始很慢,不知不觉浑身都是肉——它是在你身上逐步发生的。但我也经历过重要的人生转折点。第一件事是九年级时在琳达· 斯戴尔斯家前院认识了托比· 吉勒。从那一刻起,我决定要当个画家。后来我又遇到了最好的朋友杰克· 菲斯科。在偌大的高中校园里,杰克和我是仅有的两个笃定要从事艺术的孩子。我们互相启发,互相帮助,这点至关重要。完成动画作品《六人患病》,拿到美国电影学院的奖学金,完成《祖母》,进入美国电影学院学习,这些都是转折点。 1973 年开始冥想或许是最大的改变——这是件大事。《橡皮头》的剧组人员可能没发现我很缺乏自信,但我当时确实如此。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自信。电影行业的人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我灭掉,所以冥想真的给我提供了许多帮助。拍完了《橡皮头》,获得梅尔· 布鲁克斯认可并拍出了《象人》,然后凭借它获得了 8 项奥斯卡提名,这是个飞跃。《沙丘》的失败则像是启示——拥有一次充满耻辱的重大失败是件好事。后来获得了拍摄《蓝丝绒》的自由,从此走上了正确轨道,遇到了信任我的画商詹姆斯· 科科伦——这些事也很重要。每段感情生活都改变了我的人生,虽然它们拥有众多相同之处,但也都很不一样,很美好。

……

我还住在罗斯伍德平房里的时候,经历了一件永生难忘的事情。那是个美好的上午, 11 点 30 分左右,我到圣文森特和圣莫尼卡大道交叉口给车加油,阳光温暖地照在我的后背上,我把油箱加满,把油箱盖扣好,然后看了看计价器,上面显示着“3 美元”。当时靠送《华尔街日报》,我每周能挣 50 美元。我先开 10 分钟车去取报纸,花 1 个小时送报纸,最后再花 10分钟开车回家。我一周工作 6 小时 40 分钟,一个月赚 200 美元,生活过得很不错。我的送报路线涵盖了两个不同的邮政区,它们的垃圾回收时间也不一样,人们一把废木头扔出来,我就跳下车,把木头装上,就这样得到了许多废木头。我的房东埃德蒙也收集木头,还很慷慨地把它们借给我用,于是我用捡来的木头、窗户等在后院盖了个小屋,所有建材都是捡来的。

那真是个美好的世界。现在呢,世界上发生了那么多消极的事情,还有东西不断干扰我们,不想让我们了解真相。人们对钱的爱超过了对人性和自然的爱,于是不断伤害着自己和这个世界。

……

随便看看这本书的任何一页,我都会想 :天啊,这不过是冰山一角,还有那么多可说的,那么多故事。你可以用整整一本书来讲述一天里发生的事情,却仍旧什么都抓不住。讲述某人的人生故事,这件事是难以完成的,我们也只能奢望在这里提供一朵抽象的“玫瑰花蕾”。毕竟,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个奥秘,只有我们自己能够解开,无论知道与否,你我都在向着这样的地方进发。

附录:媒体评价

这是关于一位伟大电影导演的具有纪念意义的肖像……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林奇投身于“艺术人生”的非凡激情。

——《卫报》

‘[A] memorable portrait of one of cinema’s great auteurs…It provides a remarkable insight into Lynch’s intense commitment to the “art life”.’

Guardian

……传记和回忆录的结合,形成一种传记式的二重唱,让整本书新颖别致,更加与众不同,更新奇,更生动……这正是林奇一直以来在他的艺术中所做的。

——《洛杉矶时报》

‘...the blending of biography and memoir into a kind of biographical duet turns the whole project on its head, makes it different, stranger, more alive…Exactly what Lynch always does in his art.’

L A Times

勾勒出艺术家的立体肖像,身体和心灵的不同轨迹……《梦室》提供了无数新的故事,即使是林奇的狂热粉丝也会觉得新奇。

——《华盛顿邮报》

‘[A] cubist portrait of the artist, body and mind on separate tracks…Room to Dream offers countless new stories, even for Lynch fanatics.’

Washington Post

《梦室》之所以讨人喜欢,是因为它平静、口语化的叙述……反好莱坞的姿态,对现实的冷静的反抗。”

——《旧金山纪事报》

‘What makes this book endearing is its chatty, calm...anti-Hollywood attitude…and matter-of-fact defiance of reality.’

San Francisco Chronicle

《梦室》这本书并没有给我们提供一个聚焦于林奇的视角,而是给了我们双重的视角,就好像是两个相似但并不完全一样的人物形象相互映射在一起……在这500多页的篇幅中,与林奇和他的同事“在一起”,不仅有意义,而且是充满乐趣和美好的事情。

——《洛杉矶时报》

‘The book doesn’t give us one focused view of Lynch, but a double vision, as though two similar but not quite exact portraits of the man have been projected onto one another…There is value, joy, and beauty in staying with Lynch and his cohorts for these 500-plus pages.’

Los Angeles Times

如果你指望大卫·林奇的传记和其他人的传记一样,那你肯定没看过大卫·林奇的电影……太棒了。

——《纽约时报》

‘If you expected a David Lynch biography to be just like any other biography, you've never seen a David Lynch movie…Fascinating.’

New York Times

大卫·林奇的回忆录阐明了他的艺术创作的灵感来源……林奇先生自己回忆和观察中的幽默和古怪,是这本书的主要乐趣。

——《经济学人》

‘David Lynch’s memoir illuminates the origins of his art...the humour and eccentricity of Mr Lynch’s own reminiscences and observations are the book’s main pleasure.’

The Economist

林奇是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师,让人不安,几近疯狂。

——《星期日泰晤士报》

‘Lynch is the master of the perverse, the unsettling and the plain bonkers.’

Sunday Times

一个天真的美国梦想家,他阳光,却喜欢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噩梦;有原则,又有些狂妄——林奇的形象跃然纸上……他始终不渝地追求下一个伟大的想法。

——《卫报》

‘A sunny, holistic portrait of a corn-fed American dreamer who simply likes to show his nightmares to the world. Lynch emerges from these pages as principled, flighty…He’s constantly chasing the next big idea.’

Guardian

专栏记者克里斯汀·麦肯纳基于大量的采访,完了了一本丰富的传记……而大卫·林奇紧跟其后。这两种方法创造了一个精确的时间轴和私密的自画像,但这两者之间发生的事情才是特别的:一个男人没有沉浸在自己的神话中,而是沉浸在自己的人格中。

——VICE

‘Journalist Kristine McKenna maps a rich biography derived from extensive interviews…[and] Lynch jumps in second. This two-pronged approach creates an accurate timeline and intimate self-portrait, but it’s what happens in the space between that’s special: a man engaging not with his own mythology, but rather his own personhood.’

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