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马骥文:新时代与诗的可能性

来源:中国作家网 | 马骥文  2019年12月23日16:38

各位领导、老师和学员大家好!

我叫马骥文,一九九〇年生出,来自于宁夏,目前是清华大学的一名博士研究生。今年是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很荣幸能在这个特殊的年份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一名新会员。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说: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事物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纵观新诗一百余年的发展历史,它的每一次变革和更新无不与时代之间存在着驳杂而深刻的关联。诗与时代之间的关系,古老而紧密,它们二者之间层层叠叠的多元互动是促进诗歌不断革新与发展的动能之一。新诗本身就是在二十世纪初期,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情境中诞生的产物。如果没有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国社会的大转变,新诗及其产生和发展也是无从想象的。因此,时代性一直都是新诗的本质属性之一。

诗人臧棣在他的《诗道鳟燕》中有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他说:“诗对时代的反应,最终必须归结为对时代的超越。”我所理解的是,这种超越不是脱离时代,而是在自我辨认的过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与孤绝的勇气,以更恰当和准确的方式去进入这个时代。在这个过程中,诗一定要突显自身的力量,换一句话说,诗必须和时代之间擦出火星。英国诗人狄兰•托马斯有一句著名的诗“不要温顺地走进那个良宵”(海岸译),尽管这句诗出自他献给他父亲的一首诗,但我觉得,在某种程度上这句诗也颇能说明诗与时代之间的一种诗学关系。诗不能仅仅只作为一个“温顺”或单向的被动装置,诗还应该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以及未来创造出钻石般的精神,甚至带来启示。

在新时代,诗人应该在写作中挖掘一种和时代之间的新的关系。这种新的关系应该是在对纵向传统的继承与对横向场域的总结之上来探知的。我认为,新时代的诗不应再在压抑自我中去顺应时代的潮流,甘愿作某种传声筒,也不应该矫枉过正,走入另一个极端,去极力和时代甚至人类的大问题脱离关系,在个人心灵的自我封闭中走火入魔。新时代的诗应该是独立、稳健、开阔和活跃的。诗人在语言技艺上的精进和成熟,一定是在和时代的回应关系中完成的。我觉得,无论在任何时代,诗歌都必须回应时代对它的期待。而在我们所处的这样一个大转变的新时代,诗人作为社会上最敏锐的一类人,更应该在语言的运用中测度、发掘和见证这一历史场景中的心灵、风物、故事以及整个宇宙的全体面貌。

新时代的诗不仅是时代对它的期待,也是诗本身对自己的一种期待。新诗从开创到现在,已历经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这个过程中,新的质地、新的体式、新的语言、新的内容被一代又一代诗人源源不断地发明出来并且实践。可以说,新诗和古典诗歌的一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新诗在任何时代都具有强烈的力图求“新”的愿望。“新”这个字本身就是在急剧变化中的现代社会产生的汉语新诗的一个重要的属性。只有求新、求变,新诗才会具有它的生命力。因此,我认为,新时代不仅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社会和中国人民的新时代,也是中国诗歌的新时代。因为,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巨大经济发展过程中,中国社会的急剧变动也使诗歌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而且,由于这种经济基础的改变,美国文学理论家艾布拉姆斯所说的文学四要素中的“宇宙”、“作家”、“读者”这三者都发生了变化,因此剩下的“作品”这一要素肯定也会相应地发生改变。因此,中国新诗的新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一种主观的愿望,而是有着经济基础的历史必然。至于在这个新时代,新诗应该呈现出怎样的新面貌,则需要无数诗人、批评家、研究者大胆的实践和探索。已经去世的诗人马雁在她的一首诗中写道:“发明词语者,发明未来。”这句诗很恰当的说明了诗人与时代之间的关系。诗人“发明性”的写作,既要求在语言技艺上进行革新,也需要在思想精神层面去拓展心灵的宽广度。我认为,真正的写作应该是打破周围的壁垒,进入一个更广阔和更健全的境界,而不是走入偏狭。也许,某种意义上的偏狭可能会成全一个人成为写得好的诗人,但不一定会塑造出一个大诗人。而在我们这个时代,写得好的诗人真得太多了,尤其是青年一代,他们基本上都在技术上有很好的教导和训练,但真正在保持技艺持续精进的前提下又具有思想个性和精神深度的诗人,可谓少之又少。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看,我认为当前中国诗歌可能面临的一个困难或挑战是缺乏思想和精神的高度。

在新时代,时空的转变可能会更加迅速,在社会的新旧交替之中,诗的骨骼和心灵都将会在变得崭新。在这个时代,争论的重点不应该纠结于诗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而是去思考诗如何在词句中包纳进我们这个时代的全部。诗人健全的心灵应该体现于,任何时代的内容在他那里都能够得到深邃的观察和认真的回应。新时代必将期待着诗的革新,而诗的革新也会带来人们的心灵、情感和思维的革新。

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收获很多,不仅学习到新的知识,而且也增加了我对于文学创作的新认识,不仅要处理各种社会性的问题和题材,而且要写好新时代,写好新时代的人民生活,并且将祖国的发展现状在我们的作品中有很好的体现。做到不忘初心,在文学之路上争取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的好作品。

谢谢大家!

(作者为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