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作家方磊:在摇滚与足球中寻找“文学的弧线” ——方磊作品分享会在厦门举行
2019年11月9日,青年作家、诗人、媒体人方磊作品分享会在厦门大摩“纸的时代”书店举办。
活动现场
在与读者真诚热烈的互动分享中,方磊细腻入情地表达了其过往摇滚年华、足球生涯里的心灵领悟与生命启示,阐述了他对摇滚音乐、足球与文学创作的深入理解。分享会形式丰富细致,除诗歌分享、音乐演出外,方磊和读者一起现场诵读了他的部分诗作及小说片段。
日前,方磊的诗歌音乐专场演出“日历”于北京呈现,个体诗人的诗歌作品与诗歌改编的音乐形式相互交融,方磊和他曾经创建的“无规则”乐队,以音律跃动的艺术方式真诚而倾情地完成了一次对文学的具有弧线表达的探寻,力图尝试呈现弧线的美感与优雅、趣致,诗歌与音乐实现了唯美丰沛的融合。在“纸的时代”分享活动现场,播放了“日历”诗歌音乐的录像片段,再次激发了读者们的极大关注与兴趣。
方磊谈到,自己早年与其他乐手一起组建了“天火”摇滚乐队(后更名“无规则”摇滚乐队),并担纲第一任贝斯手。在乐队中,他曾创作了多首音乐作品,直到现在方磊创作的作品仍被乐队在不同演出中呈现。方磊说,除了作家、诗人、媒体人、音乐人的身份之外,他最看重的还当属足球球员的经历。在他看来,在足球的训练与比赛中会迸发出独特的诗歌灵感,运动带来的心灵启示影响着文学创作,在汗水和激情中产生了火花与光亮,不断召唤着他在文学城池上的建设。方磊相信,足球是超越体育的,直抵人心幽微,关乎人性性灵,“我觉得,足球场上有着全部的人生真相。”
分享活动中,作家、诗人冯敏飞和徐小泓与读者分享了阅读方磊作品的感受。作家冯敏飞讲述了他在方磊新短篇小说集《走失的水流》中的发现。冯敏飞认为,方磊的语言妙喻迭出,在细节刻画上入木三分,用抽象比喻形象,冷峻的哲思体现出后现代主义的气质,宛如一条光滑的“文学之弧”。诗人徐小泓则更关注方磊作品背后所呈现出的精神内核,在她看来,方磊的诗歌给予人情感上的冲击力,音乐性赋予了文字无言的张力,诗性的力量则赋予了小说文本隐秘的灵魂。
附:方磊简介
方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青年作家、诗人,北京“无规则”摇滚乐队前贝司手,现供职于北京某媒体。著有作品集《走失的水流》《有呼无吸》《锈弃的铁轨》《光影》,诗集《尘埃》,传记文学《繁星之下》等。散文《八月读海》被选入中学语文课外教程《文学大视野》(高一分册)。作品《走失的水流》《风起时节》《冬夜里的雨滴》等被改编为电影、戏剧、歌曲等形式在国内外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