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颜慧:我与《文艺报》

来源:文艺报 | 颜慧  2019年09月18日08:38

我和《文艺报》的缘分我从大学刚毕业就开始了。

彼时二十刚过人生彷徨,不知何去何从,恰好有《文艺报》的实习机会。我本科学中文,自然知道这份报纸在文化界的分量,遂决定边实习边复习考研。

去了没几天,时任总编室主任的张陵老师就布置了个任务:你采访一下邹友开,写篇“侧记”。又递个电话号码说,可以请秦导帮着联系。谁是邹友开?啥是侧记?采访什么?秦导是谁?为给领导留个好印象,咱也不敢多问,更不敢多说,硬着头皮假装熟练工一口答应,一面忙不迭翻阅学习往期报纸,一面心里小鼓直敲。照着号码拨过去,电话那头是央视名导秦新民,他的开朗健谈鼓励了我。秦导可能听出我的怯生生,不仅耐心讲解来龙去脉,还抽时间陪我一起顺利完成首次采访任务。后来了解到,秦老师连续十多次任央视春晚总策划、总撰稿,是业界大咖。

还有一次要采访哲学大家张岱年,当时犯了愁:上哪找张岱年先生?辗转通过同学找到北师大哲学系主任周桂钿教授。周老师并不认识我,但一听是《文艺报》记者,欣然帮忙约到张岱年,并在北京寒冷的冬月,特意骑自行车从北太平庄到中关村张先生的住处,陪我一起采访并热心给我们拍照。我的记者生涯还遇到很多这样的师长,他们的无私帮助让我心存感激。记得那次跟张岱年先生讲了采访内容,他问版面大概多少字,我说2000字。先生沉吟片刻便侃侃而谈,正听得入神,他却戛然而止说:够了。回去整理录音,发现几乎不用怎么调整,顺着记下来就是篇非常好的稿子,一数字数:1998字。

就这样,从零开始,组稿、编版、采访,我逐渐进入角色,越来越驾轻就熟。当年顺利考上研究生,直至毕业正式成为《文艺报》一员。一晃就是十余年。

在《文艺报》时常跑活动、跑采访,出差不断。印象最深的是2007年参加中国作协与总政宣传部联合组织的“中国作家走军营”采风,很多文坛名家参加,是少有的一次对海陆空军的全面了解。那十几天几乎每天写一个头条或报眼,又兼现场摄影,当时网络远不如现在发达,每天写稿、找地方找网络发稿,常常折腾到下半夜,第二天还得依部队作息早上6点多就起床。苦则苦矣,但看到自己的文章印在精心编排的头版,觉得值得。

多年过去,曾采访过的如张岱年、华君武、张开济、罗哲文、冯其庸、袁运甫、陈忠实、朱乃正等一些老先生相继驾鹤西去,但他们的为人、为文,至今激励着我继续前行。

十余年来,我见证了《文艺报》从最初的每周一期到每周三期,再到后来每期8个乃至12个版;我也经历了从总编室、《作家论坛》周刊,到新闻部……就这样,因了《文艺报》,陆续接触到文学艺术诸多领域的顶尖学者。文学领域自不用说,尤其在新闻部时因头版选题需要,对当时大多知名作家或有过报道、或有过专访;后来报社又相继创立几个专刊,版图进一步扩大,我时任新闻部主任兼负责《世纪美术》专刊,那段时间有靳尚谊、邵大箴、冯远、闻立鹏、韩美林、陈履生等美术界大家鼎力支持,有可爱的同事们共同努力,《世纪美术》专刊逐渐在美术界有了一席之地,我的视野也不断拓宽。

后来工作调整,虽不在《文艺报》了,但还在一个办公楼。有时上班还不自知地按下6层电梯,地址也仍会写成“农展馆南里10号6层”。或许潜意识里,我依然把自己当成《文艺报》的一员,从未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