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18 年网络文学研究综述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2期 | 翟永明  2019年04月03日14:40

内容提要:与往年相比,2018 年的网络文学研究界,在对问题的宏观把握、视角的新颖深刻、文本细读的精细深入等方面,让人印象深刻。一是以20 年为契机,从各个角度梳理网络文学的历史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展望网络文学的未来;二是对于网络文学的基本概念进行廓清,基本内涵进行清理,并涉及历史传承与新意等诸多问题;三是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于网络文学的艺术特征与叙事模式都有新的归纳与总结;四是对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类型文本研究,提出不少新问题、新视角。

关键词:网络文学 理论与批评 综述

对于网络文学而言,2018 年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节点。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伴随着网络媒介的高速发展,20 年间,网络文学的体量、样态及受众都取得了长足进步。与此同时,网络文学理论与研究也在逐渐形成自成一格的评价体系和批评话语。事实上,面对与传统文学不同的、建立在“粉丝经济”上的“快感机制”的网络文学,面对与传统文学研究框架完全不同的、以VIP 收费制度为主导的“生产—分享—评论”机制,网络文学研究界,也在试图寻找独属于自身的理论特性。

一 关于20 年的网络文学回顾与展望

距离痞子蔡1998 年在网络上发表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网络文学已经走过了20 年。2018 年的网络文学研究界,将“20年”作为一个关键词,回顾并展望了网络文学的历史与未来。如陈琦嵘《改革开放宏阔背景下的网络文学20 年》,高屋建瓴地提出在中国改革开放这一宏阔的背景下,网络文学与改革开放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文章认为网络文学的产生、繁荣,是改革开放40 年“结出的丰硕果实之一”,原因就在于改革开放造就了庞大的网络文学作者和读者的队伍、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文化原创力、孕育和发展文化产业,以及营造了良好的网络文学生态环境。文章还富有建设性地提出:当网络文学进入了繁荣发展的黄金期时,新时代对网络文学界有着重要的意义。文章认为“网络文学应该感知新时代、把握新时代、反映新时代、创造新时代”,并进一步提出在把握新时代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四个关键词:“强”“大”“高”“民”。最后,文章指出网络文学界创造新时代的主要任务,即“不断推出网络文学的精品力作、经典之作、口碑之作、传世之作” ①。

与此同时,另外一些学者则另辟蹊径来审视网络文学的“20 年”。如马季的《网络文学的渠道与内容关系解析》,从网络文学渠道与内容之间的关系审视网络文学20 年发展,认为两者关系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PC 端时期渠道与内容的博弈,二是移动端阅读彰显渠道优势,三是IP 时代内容重回王者地位。总体来看,文章认为网络文学的20 年发展过程中,渠道经历了从弱小到强大,从形式单一到全网覆盖的过程,而内容也从以幻想独大发展到多元丰富。渠道与内容两者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博弈,共同推动了网络文学的历史发展,也创造了网络文学未来发展的机遇。②而在邵燕君的《网络文学20 年:媒介革命与代际更迭》中,作者从媒介变革的角度,梳理了网络文学20 年间的发展和变化:即2003 年在线收费阅读制度的成功建立使文学扎根网络;2008 年顺应移动互联网浪潮,开始从“PC 时代”迈向“移动时代”;2014 年“IP 化”打通媒介阻隔和次元之壁。并因此得出结论,认为媒介的每一次阶段性变化,都会带来生产传播方式和文学形态上的变化。同时指出20 年间主流读者群的代际更迭,即“70 后”“80 后”“九千岁”(即“90 后”与“00 后”),也构成了观察网络文学发展的重要维度,并从网络文学受众的角度,提出了“融合媒介人”的新概念,并将网络受众的“世代差异”归结于“媒介差异”。③还有,许苗苗的《网络文学20 年发展及其社会文化价值》,则从社会文化价值角度梳理网络文学20 年的发展。并以当前网络文学的主流“类型网文”为例,说明其紧密关注日常生活,在不同文化阶层群体之间进行解释和沟通的社会价值,并根据类型文的流行性和受关注度,判定网络文学已经成为构建社会文化议程的一个新维度。同时,文章提出,从媒介技术和传播能力角度看,与读者即时互动的网络文学具备满足多样化阅读需求的能力,也是网络文学实现社会文化价值的重要维度。除此之外,文章还反思了网络文学实现社会文化价值的局限性,即由于类型网文自身的容量和本质上对外部力量的迎合性,限制了其取得新的突破。④另外,禹建湘的《产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20 年的写作生态嬗变》中,则将线上产业、线下出版、IP 产业链开发组成的网络文学产业,作为网络文学历史发展的宏大背景,并以此洞察网络文学20 年来写作生态的嬗变:超长篇小说成为新趋势、类型小说成为新主流、“太监文学”成为新常态、“小白文”成为新风格,以及扁平人物取代圆形人物、直线叙事取代复调叙事、图像语言取代诗意表达、间性写作取代个人书写的新趋势。⑤

值得一提的是,欧阳友权的《中国少数民族网络文学20 年巡礼》将研究聚焦于我国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发展,文章不仅以大量的数据作支撑,细致描绘了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以网络平台为基础的逐步发展以及创作队伍的不断壮大,并且详细描述了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理论研究和作品评论的发展现状。文章指出“身份意识”构成少数民族网络作家文学自觉的标志,而民族和地域特色鲜明,民族文化辨识度高,则构成了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内容特色。另外,文章还认为双语化成为少数民族网络作家常见的创作方式。⑥此外,还有周兴杰的《网络文学20 年接受方式的转变》,从网络文学接受方式的革命性转变来梳理网络文学20 年的发展变化。⑦

二 “网络文学”及其研究的策略与方法

经过20 年的发展,网络文学虽然已经蔚为大观,但人们长期对于网络文学的误识还很难扭转。不论在网络文学研究界内,还是在大众的常识中,还会把网络文学看作是一种写作方式或者传播媒介的变化,即从纸上发表转换成网上写作。针对网络文学在概念形态、学理定位、创作主体、文学传承、批评理论建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许多学者引经据典、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何平在《再论“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文学”》中,强调指出网络文学不是“一种泛文学的网络写作”,而是“和此前的文学写作完全不同的文学书写”。并进一步指出网络文学的最大特征是作者和读者的同时“到场”和“在场”共同创作的“交际性”,并因此形成与之配套的“网络思维、写作生活以及文体修辞语言”,而这突破了“传统相对封闭的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在这篇文章中,作者精辟地指出“网络文学不只是一个文学文体,更不只是一个文本问题”,因此,需要把之放入中国大众流行文化的语境中进行解释。同时,论文还不无见地地指出,网络文学的“全体”应当包含着“小说、网络故事、爽文,以及影视剧、网游、动漫等产品定制的故事脚本的全体”,因此网络文学的研究,就应当包含各种数据技术和田野调查等的参与。此外,论文还强调了网络文学研究应该“重点放在捕捉那些细碎的弥散在经济活动中的文学性”,同时,又没必要拘泥于所谓的“文学性”,而是要改变“文本崇拜”,并由此关注网络文学文本衍生的“文学周边”,只有这样才尊重了网络文学的基本属性。⑧还有的学者在世界网络文学的大背景下分析网络文学的本质属性。黎杨全在《虚拟体验与文学想象—中国网络文学新论》中,认为应该从中国网络文学的特殊性,即由印刷媒体向网络媒体转型中,揭示它在商业化、大众化外表下折射的网络时代之生存体验与文学想象。具体而言,中国网络文学是通过现代人与连线世界的日常互动,网络的界面穿越、“线上”与“线下”世界的时空区分,以及虚拟性与交互性中获得想象灵感,并隐喻性呈现出现代人与网络的共生与伴随关系、虚拟主体的间性、网络生活的“重置”体验及其精神症候。这是中国网络文学的特质,也是价值,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⑨

网络文学的快速发展造就了新兴的创作群体,深入了解这一群体的现实状况,探究团结、引导、评价、服务他们的全新工作办法,对于推动文艺大发展大繁荣,巩固意识形态领导权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这一角度讲,何弘的《从自然生长到有序引导—新文学群体现状分析》即具有了较大的价值。文章首先分析了网络文学发展的历程及作者队伍的形成过程,进而分析了他们的身份背景、思想状况和创作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对新文学群体的管理策略,即扩大工作覆盖,形成“全国网络文学一盘棋”的新局面;加强创作规划,完善管理引导;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网络文学创作水平;积极推介优秀作品,构建网络文学理论评论体系;办好重大网络文学活动,发挥示范性引领作用等。⑩另外,宁传林、夏德元则在《场域理论视角下网络文学作者、编辑、读者的角色认知》中以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为视角,根据网络文学不同于传统文学的资本状态,分析网络文学出版产业上中下游的作者、编辑和读者。文章认为在网络文学场域中,作者以市场为导向进行创作,编辑则成为作者的经纪人,而读者的消费者角色得到了充分彰显。文章还认真分析了网络文学场域的实质,并说明读者是场域的中心,编辑是场域的关键行动者,而相较于传统文学场域,作者的重要性有所减弱。文章还进一步呼吁,只有注意场域内部资本间的彼此制衡与场域外边之间的关联,才能真正促进网络文学的健康发展。11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学者则通过思考网络文学与现当代文学的关系,来确认网络文学研究的学术传承。夏烈在《态度与方法:略说介入网络文学20 年的学术资源》中精辟地指出造成网络文学研究的基本困境,主要在于网络文学的“非传统路径”构成了对于“当代文学秩序的新挑战”,同时网络文学“跃出了旧媒介与传统文学的结盟”,并逐渐为“广大时代读者(用户、粉丝)所占有、使用,形成了崭新的场域环境和新的权力结构”,而这些“异质内容”和“异质经验”将“当代文学”的史述共同体推入“重写”乃至解释权更迭的境地,导致了研究界对于网络文学的排斥乃至将网络文学研究者边缘化。这篇文章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它重点思考了网络文学在现当代文学学科内部的“归根”问题,将对网络文学的研究放入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历程中去。正是这样一种问题意识,夏烈从范伯群与王德威两位学者的有关中国文学现代性发源的学术观点出发,从二人对于近现代通俗小说与类型小说的研究之中,看到网络文学可资借鉴、仿效的重要资源。并提出网络文学研究可以在充分比较近现代的通俗文学与当下网络文学的同异之后,取得“文学史内百年以来”的“传统的延传变体链”上的参照,能够在现当代文学学科内部,找到网络文学研究者的研究传承与学统道统。需要指出的是,夏烈找到了一些“点”,如“媒介机运”“类型文学”的叙事范式和类型传统,来比较现代通俗文学与网络文学,都是颇有见地的。在这篇文章中,夏烈也注意到在网络文学20 年发展的历程中,各类携带着不同知识背景的知识分子同时进场,他们为文化来源“混生型”的网络文学带上了“混生”的文化基因与研究视角。12桫椤的《网络文学中的民族性与大众化》则在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国族性”和“民族性”进行辨析的基础上,以有较高点击率并获纸质出版的网络小说《苗疆蛊事》为例,从叙事策略上分析网络文学在促进民族性大众化过程中的优势,并概括了当前少数民族网络文学的总体性特征,对这一新型民族文学样态的发展前景提出了个人的见解。13

此外,还有学者孜孜以求地研究网络文学的批评建设问题。如欧阳友权的《网络文学批评的述史之辨》针对网络文学批评史的建设问题,提出需要从网络文学批评现状中清理已有的学术资源,抽绎出批评史的学理观念,来解决网络文学历史短促与学术成果积淀不足造成的资源掣肘问题。他提出通过把握文学变与不变、文学批评变与不变,及网络文学批评史变与不变的历史辩证法,来规避网络文学多元创作下“批评定制”的述史风险。而只有在“原典规制”与“网络文学批评”现实对接之间找到最大公约数,通过“选点”和“定格”,才能找准网络文学批评史实与史论、史料与史观之间的逻辑关联,从而恰当处理文学史元典传承与网络时代观念新变的语境选择。14谷硕在《论“凡人凡语”的网络文学批评建构价值》中,认为网络时代的特殊的文学生产迫使我们放弃传统文学批评范式,寻找更加具有包容性、阐释力的文学批评方法。而“凡人凡语”,即作为在互联网平台上书写、编辑、发表的网络文学批评文本,其生产平台、生产主体、文本特色和话语方式都与传统文学批评有着巨大的差异。作为一种独立的批评形态,它所携带的多向互动的生产机制、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生产平台的特性以及文本本身的浓重的网络文化色彩,都对网络文学批评的建构有着积极的意义。15

三 网络文学的表现形态及内部艺术特征研究

网络文学的理论与批判,必须扎根于本土网络文学创作。2018 年,许多网络文学研究者,在文本精读的基础上,对于网络文学的表现形态、叙事逻辑进行了深入阐发。如韩模永的《论网络文学的两副面孔及内在会通》,细致厘清了当下网络文学的两种表现形态:一是“网络原创文学”,即在网络上首发的、原创的、以纯文字为主的作品,体现为“类型文”,具备文学性与商业性的双重属性,体现着通俗性与娱乐性的双重色彩;二是“数字文学”,即包含“非平面印刷”成分、只可在数字化环境下存在的文学,属于“新文类”,体现的是媒介的特异性与创新性,并与文学性相连,形成“有意味的形式”,并因此呈现出先锋性与实验性的色彩。这篇文章并不满足于区分两种表现形态的差异,更注意到这两种形态因其承载的媒介具有一致性,在诸多层面上又有“内在的会通”:在深层根源上,“类型文”和“新文类”虽带有后现代的表象,但实则是传统的一种延续;在核心特征上,它们都具有鲜明的网络性;在话语表达上,它们则均表现出反书面语的特点。16网络文学研究者许苗苗则着眼于网络文学的叙事逻辑,她在《游戏逻辑:网络文学的认同规则与抵抗策略》一文中指出,与传统小说相比,网络文学更具有独创性的艺术特色体现在游戏逻辑上,这是网络文学对电子游戏预设规则的借用,深层原因是“网民以低成本幻想改变世界的游戏态度的体现”。文章在对网络文学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对于具有“独创性的文化元素”,如金手指、穿越、“爱情最大”进行了鞭辟入里的深入分析,并令人信服地指出,作为网络小说不可或缺的特色元素“金手指”,最初只是故事的逻辑补丁,却逐渐具备实质性功能,带给网民“不受束缚的幻想力量”;通过时间失序导致的人物身份转换的“穿越”情节,其实质也是轻松代入、“帮普通人修正生活中的缺憾”;“爱情最大”则具有不容争辩的超越性和终极救赎的效力。此外,作者还在大众社会背景中,联系网络文学的商业运作与网民消费阅读的相互影响,指出游戏逻辑赋予了网络小说某种抵抗性质,这有助于网络小说呈现出个性风格及独有的媒介特色。17无独有偶,陈海燕也在《动漫游戏境域中的网络文学新变与发展困境》中,指出20 年来网络文学的高速发展为动漫、游戏、影视等文化产业提供了新鲜血液,而网络文学作家对自身游戏动漫资源的定位,使他们在网络文学产业庞大的市场中坚持针对特定读者进行写作。然而这种IP 定位,使得网络文学的人物设计、场景、角色、内容都有迎合改编需求的趋势,甚至使得网络文学沦为游戏的脚本,出现人物单一、情节错串、叙事重复等显而易见的缺憾,而高速写作维持更新也使作品缺少打磨。因此,对于网络文学过度游戏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加以积极的引导。18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学者立足于思想史、文化史、西方文论,对网络文学的艺术特征进行了深入阐发。如耿弘明的《哲人话语的快感构建与网络小说的快感叙事》,从探寻思想史上的快感问题开始,分析网络小说叙事中金手指与“代入感”的叙事机制,并探索其对思想史快感问题的异质同构与补充效果。文章认为网络小说的快感叙事,同样也给传统文学带来了一次强有力的挑战和冲击,并且还与中国当代大众心理与国民意识形态有着重要的关联。19而陈立群则立足于文化史,在《网络小说中的“乌托邦”构建》中选择了一个新颖的研究视角—乌托邦。文章认为网络小说之所以是一种新型的乌托邦生产,是因为资本大规模注入之后,网络小说的生产、消费机制以及文本形态,都围绕着一个核心,即读者欲望的满足。作者敏锐地观察到,从20 世纪末到21 世纪社会转型期间社会大众各种感受都铭写在网络小说中,因此“再没有一个文化领域,如此直接、真实、集中、芜杂地反映着大众的各种乌托邦欲望”,尽管这种乌托邦构建是碎片化的、复调的,但仍然可以作出判断,即网络小说是当前中国社会重要的乌托邦生产领地。20王玉玊的《“选择服从”与“选择相信”—“二次元存在主义”的内涵与实践》,则是从西方文论中汲取理论营养,认为“二次元”与以海德格尔、萨特等哲学家为代表的存在主义哲学观念有着极强的相似性,在“二次元”文艺作品中首先表现为人物是“二次元存在主义英雄”,即尼采意义上的超人,他们进行本真性的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全责。文章认为当下社会意义系统崩溃所造成的主体自我确证的困境是“二次元存在主义”流行的外部原因,中国网络文学作品自身的媒介特性尤其是电子游戏所造成的影响则是“二次元存在主义”流行的本质原因。同时,文章还分析了二次元存在主义的微观实践及其后果。21与该文类似,姜云峰则借助了西方文论“互文性”这一概念,在《互文性与20 年中国网络小说》中,以“文本与文本之间互相指涉、彼此映射”的“互文性”为角度来观察网络小说。文章指出,网络小说在文本内容及形式上均呈现了鲜明的互文性特点,在横向上,作者与读者结成了一种亲密的“共时性”关系,打破了文本意义的自给自足,从而编织成一个复杂、多元的意义网络。在纵向上,网络小说串联起各历史文本之间的衔接与过渡,形成文本与文本之间、文本自身各部分的“历时性”对话关系。22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就当下网络文学创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张大海的《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突围》认为因为文艺批评的弱化,网络文学的类型化、概念化、模式化等问题较为突出。而网络文学要提高审美标准,改变快速消费品的形象,必须面向现实生活,选取现实题材,进行现实主义突围,这样才能创作出符合新时代文艺精神的作品。23龚自强的《网络文学再思考》也认为中国的网络文学虽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禁锢远大于发展,原因是目前成熟的网络文学作品大都是通俗文学的现代搬演,这也最终使其身上的革命性潜能消失殆尽。24宋学清、李暖的《大数据时代网络文学的审美转向》认为大数据突破了传统文学的创作方式,实现了文学创作的技术化,使得网络文学在本质上发生了极大改变,因此网络文学研究者应重视大数据的结果分析,才能作出更加贴近网络文学的文本研究,从而为网络文学的不断转型与创新添加助力。25

四 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与类型创作

网络文学的出版与影视改编的互动发展,作为近几年网络文学的热点现象,得到网络文学研究界的普遍关注。如李磊在《从文本互文到媒介互文:网络小说改编中的冲突与融合》中,强调在各种媒介相互融合的文化浪潮下,网络小说的影视改编,不仅仅是传统的从文字语言到视听语言的一次转述,而是网络文化范式的转换过程,是各自独立的文化圈子在市场化的资本力量驱动下建构新意识形态的尝试。文章颇有新意的观点在于,针对网络小说改编的研究不仅要讨论两个文本之间的互文,还要分析两种媒介的互文,只有这样才能作出动态的解读。这一动态过程包括文本互文与电子克隆,体验互文与跨媒介叙事,新旧媒体冲突地带的融合等。26而刘健、孟钦照的《从受众接受心理解析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聚焦的核心问题是受众的接受心理是以何种方式推动了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的创作。文章认为虽然受众接受心理对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创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然而,两者之间同样也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如受众期待与影视剧制作方之间的矛盾,还有剧作质量与受众期待之间的矛盾。因此,网络文学的影视改编,就是将过去屈服迎合受众心理需求,转变为积极主动引导受众审美观念的进步。27此外,还有学者从文学性视角分析了影视改编的问题,如张莉莉在《基于文学性的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策略》中,分析了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存在的主要问题:网络文学缺少文学性、读者对原创期待过高、网络文学创新性限制,文章在认真分析具体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有效策略,即通过树立文学理念、坚持自主创作,加强交流沟通、优化改编渠道,重视版权维护、避免三方分歧等路径,旨在能够加强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的文学性,提高网络文学作品质量,更好地推动影视产业的发展。28而刘李莉在《“网络文学- 影视- 出版”的文学现象研究》中,主要基于网络作品、影视和出版的文学产业链进行研究,深入分析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并进一步结合相关的政策制度,探析三者互动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29

除此之外,对于网络文学中各种类型文学的细读与批评,也是2018 年网络文学研究界努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如胡影怡、汤哲声在《网络玄幻小说的空间叙事与文化思维》中,将空间叙事视为玄幻小说的重要叙述方式。文章认为,网络玄幻小说文本中空间不再是被动、消极甚至空洞的存在,而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叙事要素,在情节的展开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另外,玄幻小说的故事空间通常植根于中国本土,有着浓郁的中国元素,但又糅进了异域风情,成为多空间、多民族的存在。这样的叙事空间有着深刻的文化隐喻,“既是承载着历史文化积淀的有形之象;而主人公对空间一次次跨越的行为,则又是人们渴望走出困厄、成就自我的象征” 。30吴楚舒的《穿越类网络文学的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主要研究了穿越类网络文学对于历代大众文艺的传承与创新。在传承方面,主要是对于大众文艺“欲望叙事”的主题传承,还有对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现代武侠小说、科幻电影、通俗电视剧等历代大众文艺形式的叙事场景与故事母题的承继。而创新不仅体现在反映了大众的新愿望、新情趣与新价值观,还体现在人物形象塑造与叙事“平视角”上,以此来适应网络匿名、碎片阅读的时代传播特点,同时穿越网络文学还建构了既承认性别差异又注重人格独立的新女性形象。31另外,周志雄、孙敏在《文化视野中的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中,比较了网络都市言情小说与传统言情小说在内容、形式上表现出的不同特征。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文章认为网络言情小说因受到都市文化、青年亚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流行文化等影响,在题材的丰富、写法上的创新上,都拓展了都市言情小说的表现力。32还有,鲍远福的《新世纪网络科幻小说的“遗珠弃璧”》以网络科幻小说《寻找人类》为例,从叙事内容范式、叙述模式构建和思想价值属性三个层面进行分析,阐述了作品对于新时代网络科幻文学创作的理论价值和方法论意义。33

注释:

①陈琦嵘:《改革开放宏阔背景下的网络文学20年》,《杭州》2018 年第16 期。

② 马季:《网络文学的渠道与内容关系解析》,《中国文学批评》2018 年第3 期。

③邵燕君:《网络文学20 年:媒介革命与代际更迭》,《长江文艺》2018 年第7 期。

④许苗苗:《网络文学20 年发展及其社会文化价值》,《中州学刊》2018 年第7 期。

⑤禹建湘:《产业化背景下网络文学20 年的写作生态嬗变》,《中州学刊》2018 年第7 期。

⑥欧阳友权:《中国少数民族网络文学20 年巡礼》,《福建论坛》2018 年第10 期。

⑦周兴杰:《网络文学20 年接受方式的转变》,《中州学刊》2018 年第7 期。

⑧何平:《再论“网络文学就是网络文学”》,《文艺争鸣》2018 年第10 期。

⑨黎杨全:《虚拟体验与文学想象—中国网络文学新论》,《中国社会科学》2018 年第1 期。

⑩何弘:《从自然生长到有序引导—新文学群体现状分析》,《文艺报》2018 年9 月17 日。

11宁传林、夏德元:《场域理论视角下网络文学作者、编辑、读者的角色认知》,《编辑学刊》

2018 年第1 期。

12夏烈:《态度与方法:略说介入网络文学20 年的学术资源》,《中国图书评论》2018 年第10 期。

13桫椤:《网络文学中的民族性与大众化》,《中国文艺评论》2018 年第5 期。

14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批评的述史之辨》,《文学评论》2018 年第3 期。

15谷硕:《论“凡人凡语”的网络文学批评建构价值》,《学习与探索》2018 年第8 期。

16韩模永:《论网络文学的两副面孔及内在会通》,《扬子江评论》2018 年第2 期。

17许苗苗:《游戏逻辑: 网络文学的认同规则与抵抗策略》,《文学评论》2018 年第1 期。

18陈海燕:《动漫游戏境域中的网络文学新变与发展困境》,《网络文学评论》2018 年第5 期。

19耿弘明:《哲人话语的快感构建与网络小说的快感叙事》,《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8 年第6 期。

20陈立群:《网络小说中的“乌托邦”构建》,《网络文学评论》2018 年第6 期。

21王玉玊:《“选择服从”与“选择相信”—“二次元存在主义”的内涵与实践》,《文艺理论与批评》2018 年第4 期。

22姜云峰:《互文性与20 年中国网络小说》,《江科学术研究》2018 年第3 期。

23张大海:《网络文学的现实主义突围》,《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8 年第5 期。

24龚自强:《网络文学再思考》,《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18 年第5 期。

25宋学清、李暖:《大数据时代网络文学的审美转向》,《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8 年第1 期。

26李磊:《从文本互文到媒介互文:网络小说改编中的冲突与融合》,《传媒》2018 年第4 期。

27刘健、孟钦照:《从受众接受心理解析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改编》,《名作欣赏》2018 年第33 期。

28张莉莉:《基于文学性的网络文学影视化改编策略》,《文学教育》2018 年第22 期。

29刘李莉:《“网络文学- 影视- 出版”的文学现象研究》,《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18 年第6 期。

30胡影怡、汤哲声:《网络玄幻小说的空间叙事与文化思维》,《小说评论》2018 年第2 期。

31吴楚舒:《穿越类网络文学的文化传承与艺术创新》,《江西社会科学》2018 年第6 期。

32周志雄、孙敏:《文化视野中的网络都市言情小说》,《山西大学学报》2018 年第4 期。

33鲍远福:《新世纪网络科幻小说的“遗珠弃璧”》,《网络文学评论》2018 年第4 期。

[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