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扎根沃土 与时代同步 与人民同心 在全国基层作协负责人培训班上的交流发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若冰  2019年03月30日08:08

刚刚结束的两会上,习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广大文艺工作者:“人民是创作的源头活水,只有扎根人民,创作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那么,基层作协如何才能不忘初心,肩负起繁荣基层文学创作、培养基层文学新人的使命呢?我们的体会是:扎根沃土,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创作无愧于这个波澜壮阔时代的作品。

天水古称秦州,地处甘肃东南部,是华夏人文始祖伏羲故里、大秦帝国创建者秦人故园、大唐诗仙李白祖居地、大唐诗圣杜甫流寓地。早在距今8000多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迄今为止黄河中上游最古老的的文明——大地湾文明。悠久的历史文化让古老的秦州大地自古以来文脉深厚、文风鼎盛,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历届作协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坚守扎根沃土,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的创作方向,突出重点扶持,全面突破的基层作协工作方式,全市文学创作呈现出佳作迭出、新人辈出、持续繁荣的喜人局面。截止目前,全市共有中国作协会员9名、省作协会员38名、市作协会员250名,五县两区不仅成立了文联和作协,其中四个县区还创办了自己的文学刊物。全市文学爱好者本着为时代立言、为民族铸魂,扎根沃土,服务人民的创作理想,投身日新月异的时代生活,创作出一大批紧贴时代脉搏、具有地方及民族文化特色和现实生活底色的优秀作品,为天水社会发展进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全市有近百位作者常年在国家、省、市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市作协不仅多次受省作协表彰奖励,王若冰、汪渺、王选、李继宗、杨逍、闫海军等人的作品还多次获得国家、省级奖励。

作家与时代和人民的关系,本来就是源与泉的关系。源头无水,泉必干涸。地市级基层作协所属文学作者,本身就是这个大浪迭起的时代生活的创造者和参与者,这种身在其中的先天优势,也让他们的创作意识和创作实践从一开始就具备了与时代、现实、人民同根同源、血肉相连的良好品质。因描写城中村生活的非虚构作品《南城根》而相继获第三届《人民文学》新人奖和华语青年文学奖的作者王选,写作《南城根》时还是一名在媒体打工谋生的打工者,每天和打工者耳鬓厮磨,共同生活在南城根城中村的出租屋里。真切的生活感受不仅激发了他以文学的方式记录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生活现实的创作冲动,对时代变迁和底层劳动者精神与情感世界的深切理会,也让《南城根》在真实再现底层劳动者生活的卑微与艰辛的同时,绽放出平凡人和普通劳动者精神世界的坚韧与伟大。2015年出版后在社科界和文学界引起强烈反响的青年作家闫海军的非虚构作品《崖边报告》,记录并书写的本身就是作者自己老家——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崖边村由盛而衰的变迁史。由于作者与这个大变革时代并行不悖的思考与表达,《崖边报告》被评论界认为是近年来中国农村正在经历的城镇化背景下全景式呈现西部向村变迁史的精品力作。同样,王若冰持续十多年以行走方式探寻秦岭、渭河、汉江一线自然山水、民风民俗、历史遗迹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精神的行走式写作,不仅是对民族灵魂的当代式探访与追寻,更是对自己创作源泉有意义的拓展与开掘。他的“大秦岭”长篇散文系列《走进大秦岭——中华民族父亲山探寻》《寻找大秦帝国》《渭河传》《走读汉江》和纪录片《大秦岭》不仅先后获得第八届《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敦煌文艺一等奖,作者还以与优秀中国文化精神相融相会、相互映照的方式,开创性地赋予茫茫大秦岭是一座淋漓着中华民族精神气血的文化高峰的崭新形象。其他诗歌、小说、散文作者如周舟、雪潇、李继宗、李王强、王元中、丁念保、欣梓、莫渡、杨逍、杨胡平、王晓燕、李晓东、周旭明、郑万明等要么是学校教师,要么是单位职员、家庭主妇,莫渡、杨胡平、周旭明至今还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土地上劳作的农民。身处社会变革一线,他们的创作感受不仅来自生活本身,也是新时代变革风云、人民大众精神情感和时代风貌最真实、最贴近的见证者、记录者。所以他们的创作与作品不仅根植现实生活,而且从来都洋溢着与时代同呼吸、与人民共命运的精神气息。

坚守文化自信,秉承人民立场,着眼历史使命,立足新的时代,是新时代习近平文艺思想的核心。作为基层作协组织,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核心的前提下,采取重点扶持、全面突破的方式,积极扶持、培养具有时代使命感、历史责任感且有较好创作潜质的文学新秀,不仅使为天水新时期文学开辟出持续发展的朗朗晴空的诗歌创作保持了旺盛的活力,近年来,市作协还通过举行个人做研讨会、新书发布会,组织作家深入五县两区及邻近市县采风等活动,鼓励作者开拓创作视野、提升创作意识、倾听时代脉搏,先后有李继宗、李王强、杨胡平入选甘肃诗歌八骏和儿童文学八骏。2018年,青年诗人李王强出席了全国青创会、农民作家周旭明参加了中国作协中青年培训班、80后作家王选受邀参加了由铁凝主席带队的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采风活动。以杨逍、王晓燕、李晓东、李彦周为主体的70后、80后小说创作后来居上,创作势头逐浪上升;以王若冰、王选、闫海军为代表的散文及非虚构创作势头凌厉;农民儿童文学作家杨胡平一边种地、一边为孩子创作,引起国内儿童文学界关注。经历改革开放四十年磨砺的天水文学呈现出代际作家结构整齐,各种题材齐头并进,文学活动丰富多彩的喜人局面。为了切实实现扎根沃土、重点扶持、全面突破的天水文学全面繁荣思路,市作协不仅积极组织推荐国家、省、市各类文学奖评奖活动,还深度参与已经成为国内外广泛关注的诗歌品牌的“中国天水•李杜诗歌节”等各项文学活动,为天水作者与外界交流交往搭建平台。2011年,市作协编辑出版了历史上首部《天水文学作品选》上下两卷;2015年,市作协与天水日报社、陕西山阳县旅游局合作,组织20多位作家、诗人举行“天水文学名家走进山阳”采风活动;同年,还组织天水作家赴平凉泾川体验泾水文化;2016年,市作协与《天水晚报》合作,邀请全国12位著名诗人、评论家轮流选编,每月在《天水晚报》推出一期《2016中国好诗榜》,引起国内诗歌节广泛关注;2018年,市作协还与天水晚报合作,在《天水晚报》开设《陇东南实力作家联展》栏目,先后展出平凉、庆阳、天水、陇南60余位作家作品,采取横向交流方式向外推介本地作者;今年,市作协与《天水晚报》联合宝鸡、汉中、绵阳新闻媒体和文学机构主办的《甘陕川三省四市实力作家联展》正在筹划中。将于5月开幕的第四届“中国天水•李杜诗歌节”期间,市作协和“李杜诗歌节”组委会还将联合《小说选刊》杂志社,邀请国内大刊编辑采取一对一方式,举办“天水实力作家改稿会”。为促进天水文学从全面发展走向全面繁荣,今年元月,市作协联合“中国天水•李杜诗歌节”组委会等单位举办“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天水实力青年作家创作交流会”,采取评论家和老作家一对一点评方式,为有实力的青年作家把脉,鼓励他们把握正确的创作方向,创作出更多精品力作。

习近平看望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就属于培根铸魂的工作,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新的时代需要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作家,更需要培根铸魂、涵养并张扬民族精神气血的伟大作品。作为基层作协,我们将不忘初心、不辱使命,坚持与时代同步、与人民同心,带领广大基层文学工作者为繁荣新时期文艺创作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