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妖姬”的千古传奇 ——柳岸长篇历史小说《夏姬传》研讨会在京举行
12月28日,柳岸“春秋名姝”系列之《夏姬传》研讨会在京举行。
12月28日,由作家出版社、鲁迅文学院、河南省文学院、周口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的柳岸“春秋名姝”系列之《夏姬传》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白庚胜,中国作家协会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主任、河南文学院院长何弘,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河南省周口市人民政府副市长王少青,河南省周口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凌全贞,以及胡平、张陵、刘庆邦、朱秀海、贺绍俊、张柠、兴安、李云雷、岳雯等作家、评论家与会研讨。研讨会由作家出版社原总编辑黄宾堂主持。
《夏姬传》封面
《夏姬传》是作家柳岸创作的最新长篇历史小说,共45万字,近日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小说的主角是活跃在各种野史话本中的绝代“妖姬”——夏姬。清华简《系年》记载其名为少 ,因其姓为姬,后嫁于陈国公孙夏御叔,故称夏姬。夏姬生于晋、长于郑、嫁至陈、流于楚、老于晋,“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史载她三次成为王后、先后七次嫁给别人为夫人,共有九个男人因为她而死。柳岸查阅大量典籍史料,历时十年创作出这部长篇历史小说。在这部作品中,柳岸并不是要为夏姬平反,只是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这个信念支持她从女性的角度、以女性的命运来还原历史,为春秋时期的文化,找到了新的解读角度。
白庚胜在致辞中表示,作者柳岸以“春秋四姝”为切入口,带领读者进入春秋时代,以女性的视角,用历史的眼光来阐释春秋时期的社会、家庭以及人性等,挖掘出了传统的美学思想,这是一部很“美”的小说。
吴义勤认为,这部作品故事性很强,从女性的角度展现了历史的丰富性,让读者既有历史现场的满足,又有知识上的满足。夏姬这个人物塑造十分成功,尽管史料记载有限,但柳岸丰富了一个女人从不谙世事到饱经风霜的性格成长史。作品做到了对人性的尊重,首先关注的是作为人本身的合理性、自然性与社会性,让夏姬这个形象充满张力,既不是脸谱化的符号,也没有符号化的定位。
邱华栋指出,《夏姬传》书写春秋时代的女性,在题材上是十分亮眼的。网络文学关于夏姬的作品很多,柳岸的《夏姬传》打破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界限,是传统文学在题材上的拓展与想象,同时作品在叙事上又结合了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特点。
王少青表示,《夏姬传》的作者是周口人,书中描写的也是周口人,周口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所以从周口走出来的人都有着十分深厚的人文情怀,周口作家群更是在当今文坛上小有名气。希望通过“春秋名姝”系列丛书,让更多人的了解周口,走近周口,感受周口独特的人文魅力。
与会专家认为,柳岸从人性的角度出发来构造人物的内心世界,她找到了一个合理的逻辑,改变了“红颜祸水”的宿命性写作方式。细腻刻画了那个时代女性对感情与婚姻的期许,以春秋时代的社会变迁折射出女性命运的变迁,用夏姬复杂的经历串联起了一段历史,并做到了对历史的还原,对自然的还原,营造了“现场感”,塑造了一个自由烂漫的女性形象,追溯历史记忆早期源头的女性的生命状态和状况。
大家认为,小说在处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审美和批判、人物与历史等之间的关系上是十分巧妙的。作者用严谨的历史观、通俗的表现形式塑造一个极具争议的女性形象,作者对人物的审美在前,对社会的批判在后,以人物的元素来承载历史,使得这个形象丰满、鲜活,增加了小说的魅力。作者对文学语言也很有追求,充满美感与节奏感,也十分注重挖掘文字的文化内涵。
作者柳岸
作者柳岸阐述了自己的创作动机。《夏姬传》是“春秋名姝”系列的第二部,第一部《公子桃花》于2016年出版,剩余两部《文姜传》《西施传》计划分别于2019年、2020年出版,完成“四个传奇女,一部春秋史”的构想。她希望带给读者不一样的阅读体验,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春秋时期,了解自己的故乡淮阳,吸引更多的人关注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美丽。
研讨会现场
作者简介:柳岸,本名王相勤,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鲁迅文学院第十一期高研班学员、河南作家协会理事、河南省文学院签约作家、周口市作家协会主席。出版作品有:小说集《红月亮》《八张脸》《燃烧的木头人》《日蚀》;长篇小说《浮生》《我干娘柳司令》《公子桃花》。《燃烧的木头人》获河南省文艺成果奖;《我干娘柳司令》获河南省五个一工程奖、河南省优秀图书奖、河南省文鼎中原长篇小说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浮生》获2013年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第二届杜甫文学奖、河南省第十一届五个一工程奖。长篇历史小说《公子桃花》获“中原人文精品工程——文艺精品”重点项目。
(摄影:尹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