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现实经验如此复杂,写作者如何回应? ——第三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研讨侧记

来源:中国作家网 | 虞婧  2018年12月03日08:21

第三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在海南琼海举行

40年发展剧变,今天的时代,今日的社会,人类经验如此复杂,如何以写作回应新的时代命题?如何在这个时代重建写作者的信心?如何让文学作品面对这样深厚的时代经验时不再单薄?这些问题,是身在文学现场的每一位作家、每一位评论家都必须直面的。

11月27日至29日,以“回顾与展望: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中国文学”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文学博鳌论坛在海南琼海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共海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肖莺子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出席论坛并讲话。来自全国各地的70余位作家、评论家参加论坛,围绕相关议题展开深入讨论,而“写作与时代经验”的话题,自然成为研讨的重点话题之一。

正如铁凝在致辞中指出,改革开放的大潮,使写作者们在敞开的机会中获得了书写和表达的天地,每一个作家都在探索和汲取对个人、对文学、对生活与世界的新的认识、新的表达方式,中国文学的创造力尽情迸发,丰富多样的殊声异响汇聚成波涛汹涌的大河。而面临一个新的时代节点,这条大河将以何种态势流向何方?答案,在每一个文学工作者的思索与实践之中。

普通民众对时代变化洞若观火,写作者更不能置若罔闻

“我们是40年改革开放的参与者,也是受惠者。被40年塑造,是很幸运的。但另一方面,各种巨大的变革力量都叠加到了我们身上。所有的文学、泛文学如汪洋大海般漫上来,文学类型、逻辑体系和文化结构,都是写作者面临的大变,当一个作家不容易。”李敬泽谈到,时代的经验是复杂的,日常生活是喧闹的,每一个普通民众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写作者更需要向这个时代敞开,保持敏锐、强烈的问题意识,以更为宽阔的胸怀和视野来处理复杂的经验,并在作品中给予它形式和结构。只有跳出舒适区,跳出固化的思维和写作系统,中国文学才能在新的变革中拥有一个新的更大、更为广阔的思想和艺术空间。

“写作者如何建立现实感?”这是张莉一直在思索的问题。她认为,40年以来,中国文学实际上是走在很多艺术形式的前面的,给时代提出了很多问题。而时至今日,文学创作者的思考力其实是落后于其他艺术的,比如电影艺术。她感到文学的现实感是不够的。她认为,真正的艺术,就是有问题才会有艺术。对于写作者而言,最重要的就理解力,对整个时代和社会总体性的理解。建立当下写作的现实感,发现问题,表达理解,以“个我”展现时代“共我”的心声,尤为迫切。

在谢有顺看来,一切有意义的历史关怀,都是“现在”的投射。所以,真正有价值的写作,无论何种题材,都必须有当代意识,必须思考“现在”。切近现实问题,永远是新思想和新艺术的源泉。“持守这个立场,是作家基本的担当;而身处‘现在’,如何处理迫近、芜杂的当下经验,最考验一个作家的写作能力。”尽管人的主体性可能得用一生来建构,但文学作为时间的艺术,正是因为意识到了“现在”的绵延之于个人的重要意义,人类才得以更好地理解在历史的某个特定时刻自己是什么。

分组讨论现场

“如果不能把热气腾腾的复杂经验说到心里去,我就厌倦了”

“文学是不是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跟这个世界错位、脱节、同床异梦或南辕北辙了?”徐则臣常常会有这样的困惑。他坦言,自己生于1978年,个人成长与改革开放和新时期文学算是同步。写作21年,做编辑14年,耳鬓厮磨,他原以为文学中的重要问题自己都该明白得差不多了,对文学也当有更深刻的激情与热爱。但恰恰相反,“文学的这碗饭端得越久,疑问和困惑越大,对当下文学的审美疲劳也越深重。作为写作者,我知道这绝非个案;作为一个专业编辑,我同样也深知在普通读者那里,厌倦也在与日俱增。”他说到。

为什么会产生厌倦?徐则臣认为,主要还是三个原因:“陈旧”、“没意思”、“缺乏有效的共鸣”。文学走到今天,已经可以靠着一种惯性在日常生活中运行,貌似也能一直这样运行下去,但向心力越来越小,南辕北辙的趋势在一点点扩大。文学应该以何种面目呈现出来,才能把现实之痒挠得彻底?他常常告诫自己,永远都不能“装睡”,不能满足“惯性”,而要对这个巨变中的世界敞开自己的所有感觉,寻找可能是“变”和“新”的蛛丝马迹,然后尽力呈现,把热气腾腾的复杂经验贴切地说到读者心里去。

谈到反映现实,报告文学是重要领地。关于报告文学创作中的问题,李春雷也有着他的反思:“近些年出版的书籍报刊,报告文学占很大比例,貌似繁荣,但却常常被人诟病。明明是最贴近现实的文学类型,却被读者反映很有距离,这是为什么?”他认为,“缺少反思意识,没有批判精神”是最大的问题。如果报告文学作品虚多实少,唯有高大全,不见真性情,就无法真正触及到时代。此外,只重视重大题材,不重底层人物,也就无法从小人物身上折射时代精神和人类命运,小中见大,彰显文学的特殊价值。他期望,报告文学能心怀人类良知、善作文明批判,也追求独特的艺术性,和虚构文学一起,就像鸟之羽翼,车之双轮,警惕虚假繁荣,真正在探索中升温与完善。

分组讨论现场

接通时代血管,抵达文学的“常道”与“变道”

无论是对个人经验,还是社会总体性经验,写作者日益感受到在以文学性对其进行表达的困难。处理如此海量、如此快速、如此复杂的现实经验时,写作者该怎么办?

“屡变者体貌,不变者精神。”陆梅引用了画家黄宾虹的话来表达她对写作的看法。她认为,无论媒介、科技怎么变,资讯信息如何爆炸性增长,一些基本的标准,一些坚持和守护,不太可能轻易改变。不变的“精神”,便是文学的“常道”。

与此同时,社会变革与写作息息相关,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社会的巨变,自媒体平台和“草根作者”的出现,都在影响着写作。与会期间,作家、评论家深有感触与共鸣,奇观的社会事件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力,令人瞠目结舌。而世界之变其实终究是大同小异,真正有写作之心者,总是无法放弃在书写中打通人心,执着于对个体生命,对故事、人性、生活的探寻,在“变道”中触摸文学与写作的脉络。

比如,面对席卷而来的文字风暴,新的书写是否意味着要跟从网络时代的表达,还是以更顽强的实践确立更高的语言、艺术标准,去开拓出一片片语言和文字的绿洲?比如,人工智能和虚拟技术已然为大众带来新的赛博格体验的今天,以哲学的深思与社会学家的敏感审视这些问题是否仍有必要?以何种态度去看待新兴的文学力量笔下的城市书写与街道江湖?又该如何从中国优秀传统中汲取资源,在当下创造具有中国性的中国文学,既与时代保持同生共长的回应,又强烈地去表现古老的情感与逻辑……

种种命题,都是文学的“变道”,都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对于写作者而言,以不变应万变,便是要接通时代的巨大血管,不放弃思考巨大时代命题和个体生命经验的能力。

历史洪流波澜壮阔,时代新苗方兴未艾,社会样态熔为一炉,热点、焦点、难点层出不穷。如何用文学的形式,既真实、客观地反映现实生活,又关怀、悲悯地去感知大时代背景下不同经验背后细微、饱满的情感结构?是每一位写作者的“文学良心”,亦是尤为坚定的文学步伐。唯有如此,才能把复杂的现实经验化为鲜活的文学感觉,点燃精神火焰,照亮新时代的文学书写之路。

(摄影:虞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