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范承玲散文集《体育的模样》:“体育里有好故事”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刘秀娟  2018年05月15日07:47

“啊,体育,天神的欢娱,生命的动力!你猝然降临在灰蒙蒙的林间空地,受难者激动不已,你像是容光焕发的使者,向暮年人微笑致意。你像高山之巅出现的晨曦,照亮了昏暗的大地。”1912年,法国人文学者、“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以诚挚的热爱、深邃的思想、澎湃的诗情写下《体育颂》,他誉体育是美丽、是勇气、是荣誉、是正义、是乐趣,是人类的和平与进步,百年来传颂世界。

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始终是中华民族摆脱“东亚病夫”、崛起世界的重要象征,但是,书写体育精神的文学作品却非常少。曾身为体操运动员、体育新闻记者、体育杂志主编的作家范承玲,是当下体育题材散文不多的写作者之一,她的散文集《体育的模样》出版后,引起文学界对体育题材的关注。5月13日,由中国散文学会主办的“范承玲散文集《体育的模样》新书发布会暨体育与文学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吴义勤、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涂晓东等出席会议,近30位作家、评论家与体育界人士参加研讨。NBA著名解说员徐济成主持了研讨会。

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致辞

吴义勤在致辞中谈到,体育和文学是非常奇妙的组合。很多作家都很关心、热爱体育,对拼搏充满向往,但是把体育和文学结合起来的作品并不多。范承玲跨越体育与文学两界,以文学的眼光、人文的情怀书写体育风云,将体育的激情与文学的曼妙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奇特的审美享受。

吴义勤说,读这部散文集,特别感慨于作者的情怀。作为一名运动员、新闻工作者、作家,她对体育界的人与事有着细腻的感受、深透的理解。特别是,她的作品表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运动员能够激励、感动我们,正是他们身上凝聚的家国情怀,是对国家荣誉的热爱与承担,赛场上的一分一秒,是背后的千言万语,他们的辛苦甚至痛苦中饱含着很强的文学性,体育应该是文学很重要、很宝贵的资源,而范承玲写出了体育的丰富和美妙,写出了体育壮怀激烈与温暖柔软的结合,她以文学的目光看到体育的魅力、体育人的魅力,以丰富饱满的情感表达对体育的理解,向体育人致敬,向读者阐释了体育精神。吴义勤认为,对我们大多数人而言,体育经常被简化成胜负成败,被简化成数字,而忽视了它所蕴含的乐观、协作、奋斗精神。体育是跟整个社会文明的进步、人类文明的进步结合在一起的,希望这部作品能帮助我们理解体育的本质,从过去对体育功利主义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也让我们体会到体育与文学相互拥抱、相互激发的魅力。

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涂晓东(右)讲话

著名篮球评论员徐济成主持研讨

《体育的模样》是范承玲的第三本散文集,收录了她写于不同时期的体育题材散文75篇。这些短小精悍、诗意盎然、对体育充满人文思考的散文作品受到与会者的好评,被认为写出了一个我们人人都熟悉、却很少去思考和表现的领域,作者超越体育赛事的胜负输赢,从容、简洁、充满诗意,以对人的关怀、对命运的关怀来挖掘和弘扬体育精神,拓展了文学表现的空间,启发我们重新思考文学与体育的关系。

“体育和我们每个人都有关系,它和我们的童年、和我们的成长,和我们国家的进步都密切相关。体育精神在我们成长过程中不断地激励我们,最大限度地激发一个人的活力和意志。”评论家梁鸿鹰认为,这部作品让我们思考人与体育的关系,重视体育给我们的精神教养。他认为文学界对体育的书写非常缺乏,题材的挖掘与精神的表达非常有限,缺少有影响力的作品,文学应该拓宽表现的领域,挖掘体育事业的精神力量和丰富内涵。

作家石英更看重范承玲的散文中所体现出来的积极进取的精神气质,发自肺腑、毫不造作,非常可贵。他认为文学需要这样不甘于原地踏步、勇于突破的精神,当前的社会更需要这种思想境界。

作家范承玲

《体育的模样》

“体育是什么?是回到身体,回到身体的美。”作家王国伟认为,体育与精神紧紧结合在一起,坚持长跑的村上春树具有样本意义,体现出精神与身体互动的力量。他认为,体育是发现我们自己的身体、自己生命的能量,树立对身体的信心,敢于挑战自己,是我们回到自身的最好方式。而范承玲的体育散文通过微观叙事,以强烈的感受力表达出“人以体育的方式与世界产生互动关系”的深刻内涵。

参加研讨的体育界人士却表达出对文学书写的渴望。首都体育学院校长钟秉枢认为,文学能够延伸体育的力量,体育要感染人、吸引人、激励人,而文学也是,但是体育直观、缺少想象的空间,文学恰恰是打开想象的空间,把体育的力量通过想象延伸开去,丰富我们对体育的认知。

他们表示,体育事业和运动员的日常生活都充满了值得书写的故事,希望作家能够深入采访和了解这个领域,共同参与体育精神的传播、体育价值的挖掘,他们乐于为作家提供更多素材,他们盼望还能产生《新来的小石柱》这样的作品,还有更多的作家像鲁光、傅溪鹏、杨匡满、赵瑜一样,书写体育人。他们也希望通过与文学界的更多交流获得文学上的启发,唤起更多运动员书写的渴望,像范承玲一样用自己的笔写下他们所熟知的领域。

周明、傅溪鹏、杨匡满、叶梅、红孩、刘伟见、王童等作家,羽毛球世界冠军唐九红、高峻,体操世界冠军莫慧兰、范晔,竞走世界冠军王丽萍,游泳世界冠军钱红,射击世界冠军杨凌,击剑世界冠军倪红,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杨丽等参加研讨会。 (摄影:宋汉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