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文学》2018年2期 卷首语 目录
※ 卷首
本期即将付梓之际,正是一月中旬,我们在筹备着一个规模不大的恳谈会,主题是从《哥德巴赫猜想》发表四十周年谈新时代科技题材创作。
四十年前,改革开放的春雷由远及近,《人民文学》一九七八年第一期,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面世,这是新时期中国“科学的春天”这首大歌的领唱,引发了波及全社会的轰动效应。今天我们还能从《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等影视作品中看到人们纷纷涌向书店和能够找到刊物的地方,排着长队热切兴奋地购买那一期《人民文学》杂志的盛况。那时候,陈景润、哥德巴赫猜想,甚至就是报效祖国、攀登科学高峰的代名词。说长大要当科学家的孩子是最有出息的孩子,甚至边看书边走路撞到电线杆说对不起的人,才是了不起的智者。
——这是一个时代的新风尚。文学艺术出色地参与了这一重知识、爱科学、得民心、有力量的社会风尚的形成。
如今的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进了新时代,中国科学的影响和领先世界的指数不再那样稀缺可怜。正是在新时代里,文学和科学领域都已经有地地道道的中国人得到过诺贝尔奖。某些基础学科和许多新兴学科的科研成果,逐渐醒目于世界,占据领先地位、增大前沿份额甚至牵头引航的状况,已经不再令国人大惊小怪。
文学记述时代、记述科学创新科技强国的职责不仅依然神圣,而且必须加大马力付诸行动。本刊会在今年的“新时代纪事”栏目,陆续刊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科学家、科学攻关团队、高新科技突破性成就题材作品。
重读《哥德巴赫猜想》,我们深切感受到,新时代的作家们需要学习徐迟先生当年深入现场的扎根精神,报刊从业者则更要学习当年的前辈编辑们谋划好选题、找到好作者、编出好版面的志业情怀。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涌现一批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新时代精品力作。
唯其如此,我们的文学才能够切合实际地参与到新时代新风尚的社会精神建构之中。
——编 者
2018年2期目录
中篇小说
月亮舞台·刘玉栋
白色巨人·祁又一
清明上河图·周如钢
短篇小说
相遇·薛舒
向三羊有过一只羊·铁扬
诗与远方·周耗
小说家言
《山本》后记·贾平凹
在自己的土地上讲自己的故事·陈彦
九〇后
去年冬天在坎坎坎弄巴[短篇小说]·小托夫
散文
双族之城·熊育群
墨书·胡竹峰
海上手绘集·汗漫
牵着心海的湖岸线·任茂谷
武夷山行·陈毅达 李骏虎 陈川
任林举 张建光 关仁山
肖克凡 郑旺盛
新浪潮
午夜电影[短篇小说]·李晁
花前一人食[中篇小说]·王姝蕲
我有菜青虫般的一生[诗歌]·张远伦
诗歌
未完成的卡夫卡·高鹏程
敦煌纪·叶舟
绝顶论·谷禾
篇名题字欣赏
特约篇名题字:李胜洪
图欣赏
特约插图:顾文博 母隽楠
转载自《人民文学》官方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