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卷本《刘海粟全集》编撰启动
刘海粟美术馆的馆藏将成为全集的作品梳理基础 /视觉中国
“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刘海粟全集》编撰启动仪式”昨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据刘海粟美术馆馆长、《刘海粟全集》 主编朱刚透露,“早在1988年,刘海粟先生就提出想做全集的想法。相隔近三十年,这个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
海派艺术历史转型的珍贵样板
刘海粟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重要代表人物,1912年,他所创办的上海图画美术院(后为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开创了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河。同时,他在中西融合方面卓有贡献,在美术教育、美术创作、美术研究、美术传播等方面,形成了具有海派艺术文脉、国际文化交流的独特体系和规模,对于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影响深远。
作为中国近现代美术资源的重要典范,作为海派艺术历史转型的珍贵样板,刘海粟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朱刚全面介绍了《刘海粟全集》的项目背景及推进情况。2015年《刘海粟全集》成功立项为“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项目”,使得《刘海粟全集》 汇聚前期相关学术研究之经验,整合中国近现代美术研究资源,面向未来文化发展的上海定位和国家需求,《刘海粟全集》成为代表上海所承担的美术学科的国家级重点出版工程。
开放社会性收集力求完整梳理
据介绍,《刘海粟全集》计划以12卷本规模精装出版,每卷为8开精装,在2017至2020年期间,陆续完成《刘海粟全集》(12卷本)编撰工作并出版。
全集相关内容包括:刘海粟油画、刘海粟国画、刘海粟水彩画及素描、刘海粟书法、刘海粟相关文献及史料、刘海粟所藏艺术作品、刘海粟著述及评论和刘海粟相关作品、文献遗珍补续等。
朱刚表示,全集的作品梳理不仅以刘海粟美术馆以及其他美术馆的馆藏为基础,也将开放社会性收集,力求完整的收集梳理与研究。刘海粟家属代表刘蟾表示,将全力支持全集的编撰工作。
上海美术学院院长、《刘海粟全集》编委会主任冯远指出,将《刘海粟全集》 编撰工作作为新近成立的刘海粟研究中心“文教结合”项目的首个重要工作,它不光具有将刘海粟艺术个案历史遗存艺术经典向艺术资源转化、艺术资源向艺术资本转化的学术范式,对于推动提升国家文化竞争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战略意义。同时也将以此为契机,推动刘海粟研究中心关注近现代美术史特别是海派艺术家梳理与研究的长期任务。
《刘海粟全集》编撰工作的启动,对于全面深化进行以刘海粟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美术教育、创作、传播的系统研究,全面深化进行近现代美术史、近现代美术资源的基础研究,全面深化开展国际核心城市艺术资源研究领域基础性重大问题前瞻性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刘海粟全集》将为海派文化的全面提升和创新发展,叙述独特的“中国故事”,奉献一份国家级的文化精神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