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都市文学:探寻“人与城”的丰富关系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周茉  2016年12月13日08:38

都市文学创作座谈会现场

随着商品经济大潮几十年的涌动和城市化进程的急剧推进,“都市”的生活场景、审美意象越来越具备广阔、丰富的文学想象空间,越来越多的作家尤其是年轻作家,倾心于表现都市生活,反映都市人心态,挖掘人与都市的复杂关系,当代都市文学日益呈现出蔚为大观的文坛风景。

为打造新世纪文学期刊品牌,展现都市文学魅力,激励新人新作,12月8日,由广州市文艺报刊社主办的“《广州文艺》第三届‘都市小说双年展’获奖作品颁奖仪式”在广州举行。获得一等奖的周李立短篇小说《透视》,聚焦于现代人的隔绝与孤独,以一个过客视角审视当下都市生活的喧嚣与寂寥。二等奖获得者邓宏顺《良妻》讲述了一位中年女性重新找寻工作的经历,呈现了社会与人性的突变;刘荣书《空中小姐》书写了一场都市爱情悲剧,别具匠心的叙事意识,读来触动人心。三等奖获得者杨剑敏《跟踪》、黄金明《倒影》、赵剑云《你有时间吗》和新人奖获得者简明《我是明星》,分别从都市中不同人物的视角出发,将都市小说的现实主义使命感和文学性高度融合。

城市化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也改变着人们对文学的想象。近年来,都市文学突破“怀乡的挽歌”、“现代化的批判”和“浮光掠影的摩登生活”等窠臼,而是以故事的丰富性、空间的多维性、人物的复杂性等特点建立起“人与城”的直接对话,文学对都市给予的观照已从“表层浅析”变为“深层探寻”。面对都市文学的蓬勃发展,都市文学的创作支点在哪里;怎样明晰当下都市文学发展脉络,建立更好的未来都市文学;都市文学与乡土写作的关系等问题,也需要写作者和研究者做出进一步的探讨。为此,《广州文艺》邀请本次获奖的7位作者与田瑛、江冰、徐肖楠、朱燕玲、钟晓毅、白岚、杨汤琛、张鸿、荀铁军、李贺、龙扬志、唐诗人等众多评论家进行座谈,共同探讨都市文学的现状与未来。

都市文学,如何为自身正名?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乡土写作”一直唱主角,都市文学作为乡土文学的映照甚至对立,长久以来都站在“边缘化”的位置上。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城市化高歌猛进,乡村社会形态逐渐式微,当代文学叙事重心开始呈现从乡村走向都市的趋势。谈及都市文学自身与其写作者的关系,田瑛认为,都市文学的概念很模糊,暂且可以理解为书写都市人的故事与命运。很多作者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儿时成长的地方,称为“精神原乡”,另一个是长大后生活的地方。两个具有不同地理、历史、文化、风俗的地域共同构成了作家的写作根基。当精神原乡的思想渗透进作者的情感深处,潜意识中作者自身是抗拒碰触都市、进入都市的,因而鲜少能够创作出真正意义的、经典的都市文学作品。

全球化背景下,都市文学实质是现代化进程的写照,相较乡土文学,都市文学在小说的操作和实践上具有更开阔的空间,从光鲜的知识分子到漂泊的打工者,在都市中生活的每个人都有值得诉说的故事。都市是一座富矿,作者能够以相对创新的文本意识进行适当的想象与虚构,甚至融入后现代性的写作手法。评论家白岚说,都市文学兼具现实性与幻想性,文本足够丰厚。作者处理都市经验的表达时,应该与中国当代史结合起来,在剖析现代人的精神世界、探索都市生活内核的同时,完成自我认识的重构。

作家邓宏顺在谈到自己的获奖作品《良妻》时感慨颇多。《良妻》以作者的妻子为原型素材,以身边的亲人作为窗口观察生活的最深处。他表示,“文学作品里有诸多复杂关系,而我认为只有两种:乡村观照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都市观照的是人与人的关系。”都市中最不缺乏的是形形色色的鲜活个体,都市文学的前途比乡土文学更加光明。文学离不开人,人到城市必有新的发展。当人与自然的关系发生断裂后,文本就要以人与人的关系作为重点对象进行探索。作家黄金明认为:“相较于乡土文学,创作都市文学应从对人心的考察、对人精神的描述着手,这正是值得作家探险和发力的地方,也是给予作家创作激情和动力的地方”。

一些作家在进行都市文学创作时,迫切地想进入都市,却又不肯正视都市,文本意识大多游离于都市差异与都市疑惑,难以写出都市独特的气质、风格和力量。对此,评论家徐肖楠指出:“这源于从乡土之根生发的城市感受,既爱又恨的矛盾心理是都市生活与都市文学的大敌。”决定作品好坏的不是文学能力,而是对人事的灵敏捕捉,对日常的深刻体悟。作家要投入到现代都市的结构之中,发现都市的特征性人群,描摹都市的特征性生活。当下大多数都市文学作品写的是都市题材,却挖掘不到都市主题,实现从题材到主题的融合与转化,创作者要努力突破以往乡土经验的限制,突破城乡对立的二元结构,跳出都市生活的局限性,以诗性的审美认识构建都市文学的精神内核,成为现代都市生活的真切体验者和传达者。

积极书写都市文学:告别“城的浮光掠影”,深入“人的精神内核”

当前中国都市文学创作主要以小说为主,一方面都市小说描绘并探索独立个体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结构中与自我、与他人、与城市的关系,另一方面在都市大背景下,都市小说的书写又出现了同质化倾向。评论家钟晓毅说:“我们需要对都市文学进行反思,为什么很多都市文学作品都以迷惑、挣扎、纠结为主旋律,鲜少书写对人的精神追求有帮助的、温暖的片段,难以体现都市文学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进作用。”

对都市生活的描写大都浮光掠影,很难深入生活本质。对此,作家杨剑敏认为,这一现象的出现与创作者本身有很大的关系。目前都市文学主力作家的童年、少年时代大多依旧在乡村、城镇度过,都市生活本质还没有深入到内心。处于“移民时代”的作者群体在精神上遗留着从乡村进入城市的隐痛,融入都市的巨大空间、书写都市的丰富内容,很大程度建立在对乡村告别的写作态度上,作者应该以完整的心态面对都市生活,用辩证的视角观察都市情态,不要吝惜于呈现都市发展中积极的一面。

在中国传统的城乡二元对立结构中,对乡村的讴歌往往对应着对都市的批判,这也在无形中束缚了都市文学创作。很多作家将都市视作“映衬”乡村而存在的空间地域,是相同的钢筋混凝土的世界。评委江冰却认为:“城市并非没有根基,像北京、上海、广州,同为发达的一线城市,却有着各异的都市形态与发展结构。”乡村在隐退,都市在生长,过去的都市与现在的都市在历史的时间维度上有着天壤之别,从前的城市也是都市里的乡村。都市作为飞速发展的社会结构形态,广纳着丰富文化,也自有属于它本身的独特性和继承性。每个作家通向世界的渠道都是独立的,都市写作是文学的未来,也是未来年轻人精神风貌的展现。

对于都市文学创作,评论家杨汤琛表示更期待“90后”甚至“00后”作家的展现。这需要作家去思索都市文学的主体精神为何,不是简单的怀旧传统,也不是赤诚的拥抱现在,而是以未来为支点发现都市生活的种种可能性,从最基本的情感出发,写好个体人物,力求“微小精微”、暂避“宏大广阔”的叙事模式。作家黄剑明对此深有体会:“十年来写都市小说的经历告诉我,现实是重要的一部分,但我更偏重写未来的可能性,创造想象性的现实。”都市在建设中,本身具有着变化莫测的流动性,正是这未来无限的发展可能给予着都市文学充分的自由空间,而如何摆脱千篇一律的浮世景象描绘,是作家们亟待面对的问题。正如作家周李立所说:“微小的个体与宏大的时代是脱节的,我想用特殊的办法将小和大结合起来,凸显出来。这是我进行都市文学写作的初衷。”

《广州文艺》“第三届都市小说双年展”颁奖新闻链接:

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6/1209/c403994-2893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