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代与生活孕育的“浅予三绝”
“回家,回家,一起回家。
2017-12-05
-
“艺术立交桥”是怎样建成的——张仃先生百年诞辰感怀
1956年张仃(右)与毕加索合影。
2017-12-01
-
杨洪基:带着笔墨下部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杨洪基凭着《三国演义》主题曲《滚滚长江东逝水》一炮走红。
2017-11-30
-
浅谈赵孟頫的书画艺术
艺苑冠冕 书画绝伦 浅谈赵孟頫的书画艺术 赵孟頫,《秋郊饮马图》卷,绢本,设色,纵23.6厘米,横59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对于中国艺术史,尤其是书画史而言,赵孟頫是一位令人望而仰止的艺术大师,也是改变时代风气、领袖群伦的重要历史人物。
2017-11-30
-
侯波:留住历史鲜活的刹那
徐肖冰与侯波在跟毛主席合影的照片下留念。
2017-11-29
-
诗书画塑 形神妙合——我塑饶宗颐像
饶宗颐先生像 吴为山 塑 饶宗颐先生,一代文化大师。
2017-11-27
-
《吴昌硕全集》填补艺术史研究空白
《吴昌硕全集》是迄今收录作品最多、面貌最完整的吴昌硕作品汇编出版工程。
2017-11-27
-
中国艺术在世界上精彩绽放——评《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
《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 陈传席 著 中华书局 毕加索用中国毛笔作画 图片选自《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 张大千送给毕加索的画作 图片选自《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 毕加索(右)与张大千(中)合影 图片选自《中国艺术如何影响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017-11-27
-
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揭幕
本市美术界最高规格大展———第九届上海美术大展开幕式昨天在中华艺术宫举行,大展设置的白玉兰美术奖同时颁出,19件获奖作品中,首次出现月份牌年画。
2017-11-24
-
关山无限
绿色长城 关山月 一生与时代同行,用笔墨展现时代和生活,20世纪中国美术史上,关山月是一个浓墨重彩的名字。
2017-11-23
-
油画是捕获心灵的工具——写实画派画家如何“收集生活”
坝上春意(布面油画) 王沂东 “写实画派创办的初衷其实很简单,就是没有地方搞展览,也没人帮我们搞展览。
2017-11-17
-
林那北:在漆香中慢慢安静
人像系列二(漆画) 林那北 除了写作,漆画制作是林那北最倾心也最满足的一项工作。
2017-11-17
-
中国画家俄罗斯获金奖
中国青年画家牟克因系列油画作品《纪念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14日在莫斯科被授予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金奖,成为获得这一奖项的首位华人画家。
2017-11-16
-
亚洲藏家5.4亿竞得梵高大作
《田野里犁地的农夫》 梵高创作于1889年的《田野里犁地的农夫》,当地时间11月13日在佳士得纽约落槌,拍得8131万美元(约合人民币5.4亿),据称拍家为亚洲买主。
2017-11-16
-
柴智屏翻拍《流星花园》:不想毁掉大家的美好记忆
原标题:柴智屏:不想毁掉大家心目中美好的记忆 日本漫画《花样男子》被亚洲各国的电视剧市场轮番“宠幸”过多次,不过,当中最厉害的制作方当属柴智屏,因为她将要第二次翻拍了。
2017-11-15
-
指墨
明珠图 红 叶 山 水 棕 荷(之一) 荷(之二) 老少年 玉 米 家中旧物,向来不知爱惜,及至想起,却只剩下一只青花瓷钵,钵底画两个小人在那里抬腿扭腰踢球,古代只叫它“蹴鞠戏”,百工百匠之中,我只喜陶工,一直想在我北边露台安放一个电炉,一次烧四五个杯子或别的什么,一边做一边可以望望这小城西边的远山,山上照例东一片绿西一片紫,有云飘过时,山色会斑驳一下。
2017-11-15
-
“民族脊梁”全国书法大展献礼党的十九大
在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之际,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民族脊梁——迎庆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全国书法大展”日前在国博举行。
2017-11-15
-
好梦图
纳篁吐新扪春潮,风击飞流震碧霄。
2017-11-15
-
拟象油画的“别现代”特征
阿诺尔德·豪泽尔说:“我们在艺术史和文学史中不断碰到这种随着表现对象变换艺术风格的现象”,因而,“采用什么风格完全取决于表现题材的性质”。
2017-11-15
-
二十世纪美术史应该以深入的个案研究以彰显高峰的水平高度
20世纪中国美术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历史问题,因为20世纪中国的内忧外患,中与外、新与旧的矛盾冲突,使得艺术的发展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中展开,而与之相关的每一位美术家都可以独立成篇,哪怕是未名者。
2017-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