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爱翻开书页时的神圣感 读书博主“拣尽南枝”乐当分享者

“拣尽南枝”
在成为一名读书博主之前,“拣尽南枝”(简称“南枝”)是一个朋友圈连一张自拍都不发的内向的00后女孩,用她亲朋好友的话来说,就是“想到任何人会做视频博主,但也不会是她”。如今,南枝的许多同事也不知道,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职场新人,背地里却是个“读书区大V”,已经在B站拥有56.7万粉丝。“要说大众文艺,我做的事真的很‘大众’,每个爱看书的人都可以做。”她笑着表示。
触手可及的创作
南枝的一条视频通常在10来分钟。视频里她总爱坐在白色布艺沙发的角落,戴着眼镜、化着淡妆,拿着自己新近阅读的书籍,复述内容、分享感受。剪辑很简单,几乎是一镜到底,偶尔穿插几页PPT,打上她认为书中非常精彩的段落。视频的标题也一般都是她最喜欢的句子,例如最新一期讲黑塞的短篇童话故事集《鸢尾花》,她就将标题起为“一切都在变,来了又走,消失了又回来”。“温暖”“治愈”“平静”都是南枝给粉丝留下的印象,她的讲述没有太多晦涩的文学理论和专业探讨,在评论区,许多人会顺着话题讨论自己的看法,或者分享日常生活,南枝也偶尔回复,就像老朋友闲聊,渐渐形成一个没有门槛、因文字而凝聚的社群。
南枝的视频账号保持着一周一更的节奏,这完全是由她的阅读速度决定——她一周能看完一本书;若是非常薄的书,她会一周看好几本,然后在一期视频里以合集的方式讲完。她透露:“其实做视频对我来说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南枝在读书的过程中就有做笔记的习惯,读完一本书要做视频,只需要把笔记串一串就成了一篇讲稿。录制一期视频花一两个小时,剪辑大约两三个小时,只需要下班后的一个晚上时间就全部完成。南枝透露,还在读大学的时候,她曾经花费大量时间查阅背景资料、写出更专业的稿件制作视频,但最终她还是决定控制时间成本,“我喜欢的是读书,不能本末倒置,做视频的时间不能超过读书的时间。以最舒适的方式进行,才是可持续的创作。”
温暖生命的热爱
对于文字的尊重和热爱,时时刻刻都从南枝的一举一动中流露出来。接受采访时,她带来几本刚看完的书。每一本都用塑料密封袋细致地包好,甚至还要放上干燥剂,就像对待珍贵的宝物一般一丝不苟。她介绍,因为南方天气潮湿,如果不密封干燥保存,书本很容易弯曲变形或者发霉损坏。南枝去年来到上海一家新媒体公司就职,租住的房间不大,因此她总是读完几本书就包装好,寄回福建家里。南枝介绍:“我自己家现在只有反复要读和还未读完的书,大概排满书桌上一排。家里房间则是堆得满满当当,书架全满,书桌也满了,还有一大堆箱子。”作为Z世代年轻人,南枝却不爱电子书,而是钟情于看似笨重,又难储存的纸质书。她说:“我偏爱翻开一页页纸张时那种神圣感、仪式感。”
能够找到并坚持这份热爱,对南枝来说是幸福和幸运的。她是从2022年开始在B站发布视频的,那时候她正在读大三,学的是财务管理专业,课业和实习的压力一度让她有些喘不过气来。但因为性格内向,她不知道应该向谁倾诉,也不知道如何排解这样的压力,书海就成了她的“诺亚方舟”。有时候凌晨三四点睡不着觉,她也会跑到宿舍的天台上,那里有不知道哪个同学丢下的一个三脚架,正好被她用来录视频。一个人对着镜头讲完,焦虑也缓解不少。
在南枝看来,只要是对于自我的表达,都可以算是一种创作。在自媒体飞速发展的当下,创作的大门已经对每个人敞开。南枝喜欢文学,更痴迷于分享自己对于文学的见解,如今的她利用视频的方式开展着自己的创作,她也希望未来能真正成为一本书的作者。
“不管是文学,还是音乐、舞蹈、戏剧,只要找到心中的一份热爱,生活总会因为这份热爱开出五颜六色的花。”南枝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