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小说选刊》举办“连接传统文化根脉,赋能寿州文旅新篇”——全国著名作家看寿州活动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5年11月16日13:33

如何以文学之力助推地方文旅融合?如何在新时代唤醒传统文化的生机与活力?这是当前文学工作者深入思考的时代命题。11月12日,由《小说选刊》杂志社与安徽寿县县委宣传部、寿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主办的“连接传统文化根脉,赋能寿州文旅新篇——全国著名作家看寿州”活动在寿县举办。来自全国的知名作家、媒体人在文化底蕴深厚的千年古城,展开一场深度的文化寻根与创作采风,旨在通过文学视角深入挖掘寿州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为当地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新的灵感与动力。

活动期间举办了专题座谈会,围绕“连接传统文化根脉,赋能寿州文旅新篇”展开深入交流。中国作协副主席徐贵祥,《小说选刊》主编付秀莹,寿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饶洁等出席座谈会并致辞。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山西省文联主席葛水平,安徽省文联副主席许春樵,现代诗歌研究院执行院长舒洁,《绿洲》主编刘永涛,《天涯》主编林森,中国作家网总编辑王杨,寿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宝琦,寿县文学院院长黄丹丹,《小说选刊》事业发展部主任文苏皖,《小说选刊》编辑胡丹,以及寿县的创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参加座谈会。座谈会由《小说选刊》副主编李墨波主持。

座谈会现场

徐贵祥谈到,《小说选刊》多年来始终以敏锐的眼光发掘优秀作品与作家,尤其注重培养青年作家和基层创作者,为文学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古城寿县文化底蕴深厚,可看、可品、可悟之处众多——既有山水交融的自然景观,又有古城沧桑的人文积淀;既能听见历史的回响,也能感知现实的脉动。他表示,地方文化是文学创作的重要源泉,正是这样深厚的文化土壤,滋养了一批又一批作家的写作,也为文学事业的繁荣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付秀莹在致辞中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会议立足新征程绘就宏伟蓝图,明确提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小说选刊》走进文化名城寿县,开展文学采风活动,正是对四中全会精神的积极响应与深入践行。她表示,此次活动致力于推动优质文学资源直达基层,引导作家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汲取寿州独特的历史文化养分,激活大众文艺创作潜能,以文学之笔连接传统文脉,为讲好寿州故事、赋能文旅事业发展贡献文学的力量。

饶洁介绍了寿县文学事业蓬勃发展的现状。近年来,寿县县委、县政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建设文化强县目标,扎实推进“书、演、塑、唱”四项文化赋能工程,实施文艺人才“引育用”三项计划,加大对文艺创作的支持与奖励力度,全县文化事业呈现欣欣向荣之势。寿县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开放,寿县文学艺术院(寿州循理书院)挂牌成立,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寿县文化馆成功跻身国家一级馆行列。截至目前,已有8名本土作家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在国家级刊物发表作品500余篇,并成功设立鲁迅文学院首个县级教学实践点,展现出基层文学的勃勃生机。

座谈会上,与会专家围绕“激活传统文化根脉,文学赋能文旅产业”展开热烈研讨。大家一致认为,寿县是一座“活着的”历史文化名城,一砖一石、一墙一巷皆蕴藏着古老的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沛的素材与广阔的想象空间。作家们表示,将用心体悟、以笔抒怀,努力创作出展现寿州神韵、传递文化精神的精品力作,为讲好寿州故事、推动文旅融合注入文学的温度与深度。

采风团在寿县文化艺术中心

采访采风过程中,作家们深入寿县古城墙、历史街巷与文物保护单位实地走访。在青石板铺就的古街感受千年城墙的雄浑与沧桑;步入楚文化博物馆,透过一件件珍贵文物,与历史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探访安丰塘,体悟古代水利工程的卓越智慧与“天人合一”的和谐理念,感受寿县文化独特魅力与鲜活气息。

采风团在寿县古城墙调研

活动期间,《小说选刊》杂志社还推出“一个县城的文学风景”专题直播,邀请寿县读者赵东升与《天涯》主编林森走进直播间,共话寿县历史文化与文学发展。直播以“面对面”的形式,倾听读者心声,拉近文学与大众的距离,引起读者广泛关注和热烈互动。作为全媒体时代文学传播的新形态,直播以其即时性、互动性拓展了文学表达的边界,也为文学走近读者开辟了新路径。《小说选刊》直播间自开播以来广受好评,未来将持续探索更多文学与读者对话的可能。

此次活动不仅搭建起文学与地域文化深入交流的桥梁,也为寿县进一步挖掘文化内涵、提升文旅品质、扩大城市影响力开启了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