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2025年第9期|敬笃:读博,两地书(组诗)
昆明的星空
昆明的星空,似乎
比中原更广阔
或许是海拔的缘故
让我,丧失了
判断力。狮子座的
尾巴,幻变
流星,穿过大气层的时候
一棵树消失了
我在这个夜晚
寻找月亮,找它
替我传递,一封
没有字的家书。
偷跑的兔子
在默默地啃着
故乡的麦子。
昆明,一二一大街
昆明,一二一大街
是一条单向街道
而我,是一个
单向度的人
从天桥路过,卖
旧书的阿姨,
地摊上摆着黑格尔的《美学》
两天……
不知多少天
在下雨天
我再也忍不住
拼凑十枚硬币
买下,藏到书架最里层
等时间继续沉淀
发黄的书页
一定会变得更灿烂
有人替我敲碎了时间的骨头
有人替我敲碎了
时间的骨头,
河流,遗弃
冬天的往事
那场雪,终究
在零摄氏度的
昆明,落下来
我想起了呼和浩特。
翻阅史书
找一条失踪许久的
记录——
那年,鄯阐(昆明旧称)也下了
一场不知名的雪。
我为什么读博
我为什么读博?
我努力说服自己
从骨子里
承认这是一件高贵的事情
但,我在俗世中
徘徊了许久
——生活,
针一样,扎进
我坚硬的肉体
那唯一的缝隙
安放着,诗人
剩下的雪。
出 发
出发
呼和浩特
乌兰察布
昆明
郑州
乌兰察布
……
我穿行于城市之间
找一个安睡的地方
所有的虚词
在陆地的失语中
奔走!
铁轨断裂
枕木下的忧愁
无人知晓
我在滇缅铁路上
我在滇缅铁路上
触摸轨道,无数的
石头子,堆积历史。
落日
曾多次光临,小酒馆
即将到来的夜与
爬山虎,沿着孤独
偷偷生长。驻唱歌手
假装举杯,喝酒
苦涩的酒。是什么让
他们可以淡定从容
莫非,夜的城市
会延伸出
一个平行的空间
穿行,且无始无终
我想,有人会亲自走一遍
这条废弃的铁路
拍下风景。
野草,顺势
“在沉寂的山峦”间
收集风暴。
银杏、木瓜、棕榈
银杏、木瓜、棕榈
垂丝海棠、毛竹、枇杷
云大校园内的植物
都有自己的名字
而我也有名字
它们静止,而我
运动,以绝对的姿态
——运动。
而它们的静止
不具有相对性
就像那天晚上
我们喝酒、吃肉、斗地主
在虚拟中
让时间静止
它并没有听我命令。
我向往冬天
我向往冬天
在北方的南端
在南方的北端
淮河,流淌着谁的血液?
我照着空镜子
校对人生的错别字
从婴儿开始算起
盗版《现代汉语大词典》中
写对了,我翻开的页码
一年,只有三百六十五天
多余的日子,需要
沿着轮回的穿梭机
等待,四个周期
不过,我要珍惜词语
从一场雪开始
夜晚,它将埋葬
多重无奈。
我暂时没有酒
我暂时没有酒
喝醉了,无人阅读
二十一世纪的蚂蚁
早就习惯了钻进
缝补好的袋子里
远方,有人呼唤
重叠的汉语,打破了
我纯粹的理想
难道,重复
是一种日常?
单调,是一种重复?
我还是醉了,在
没有酒的状态下
孤独,毫不掩饰自己
被点燃的思维
从昆明的棕榈树上
坠落。
我跨专业行走
我跨专业行走
从管理学,掉进
哲学的陷阱
却不收脚。可是
康德的哥尼斯堡
没有困住他,却
困住了我。
海德格尔、尼采、福柯
看着我跳舞
从清晨,到晚上
在一种旧式循环中
独自旋转。
是的,我像肇事者一样
逃跑,从清晨,到晚上
天空结冰,虚无的
望远镜中,写着
诗的寓言。艾略特苏醒
里尔克或者吴兴华
又把我拽进,另一个
陷阱。我选择
妥协,在草原
即将草枯的时候。
圆通街上
圆通街上,多是
快餐店,似乎
只有快餐,才能
与快节奏的时代
匹配。可是
读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快不得。
慢——是要从文献中
找到码字的乐趣
可我至今
也未曾找到。
原来,我的慢
是因为吃了太多
圆通街的快餐
我们为什么要寻找
我们为什么要寻找
藏在雪中的瞬间
那些流落人间的词语
以短暂治疗焦虑
并非所有的病痛
都需要药物。
或许,在辽远之地
太阳早已升起
黝黑的皮肤,以最快的
速度——反光
世界是一个大词
在镜子中央
缩成一个句号
可是谁又能
轻易给一个句子
画上句号?
凌晨三点
凌晨三点
朋友圈的动态
停止了更新
这是一天中,最
安静的时刻
可是,这安静
让人不知所措
当我深陷喧嚣的时候
世界静止
当我静止的时候
世界喧嚣
这个逻辑一定
不可以正确。
黑夜,以黑的形式
填充了,白昼
无法书写的内容。
为何要用辩证法
来争论,非黑即白
或非白即黑
【作者简介:敬笃,文学博士,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集宁师范学院创意写作中心负责人。作品散见于《草原》《山东文学》《扬子江诗刊》《芒种》等刊物,出版诗集《凋谢的孤独》、专著《新草原写作:一种新的美学探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