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风:秋走桃花山
显然不是时候,但你还是来了。
途中想入非非,假如乘赵武灵王“大驾”,最好像张果老骑驴,该是多么酷啊。你倒骑着驴,“越桑干河,翻石铭陉,经温泉宫”,从“灵丘古道”而来,览塞上山川之胜,于千年日下一颠一晃。行影似醉,蹄声如叩钵盂,呱哒入化,与天地合为一体。
你从“非非”中回来,一路奔驰取代幻想的悠哉,乘的是红色大巴,行的是高速路,还有九曲十八弯的山道。田野从车窗掠过,连绵的玉米已稔,零星的高粱半红了脸,难得一见的谷子弯了腰,偶尔展现的稻田一片金黄。盘绕的山道上,树色黄绿交错,一片浓荫一片凉,从窗外不断透进来。
在中秋无边的光景中,你走进“燕云扼要”的灵丘,走进山环水曲的红石塄乡,走进诱人的桃花山。
01
灵丘是因一个人“安葬于此得名”,那就是雄才大略的赵武灵王,被梁启超誉为“黄帝之后第一伟人”。桃花山之称,则是大自然的加持,是灼灼桃花所赠。从那个遥远的春天起,每年山桃花烂漫了,满山遍野地簇拥着桃花山,就像花枝招展的佳人,簇拥着赵武灵王一样。
但你来得不是时候,未能一睹桃花山帝王般的艳福:“三千佳丽于一身”,迎接你的是桃花谷的溪水。起初只闻其声,谷口的崖下一潭深绿,水声像从那深绿中发出,又在峭壁上得到回响。那回响仿佛带着风,扑到你脸上丝丝的,透着秋的阴凉,透着山的阴凉,透着水的阴凉,挂在耳垂上线头一样。
午后的太阳翻山越岭,已至桃花山的那头,在桃花谷谷口,扯起大片的阴影。阳光照在对面的山顶上,满树亮闪闪的,树叶像光滑的寂静制成。绿的老绿,准备泛黄,黄的金黄,准备归根。或将火一样红了,在燃烧中作别。
踏进桃花谷,溪水迫不及待地现身,在乱石间雪一样奔涌,就像齐白石《十里蛙声出山泉》中的急流。石上苔衣斑驳,大都黑苍苍,有的绿茵茵,摸上去腻滑了,刚生出似的。溪水平缓处清澈见底,你蹲下撩一把,水从指间流走,留下满手渗进掌纹的清凉。
也留下你一问,若重新返回盛夏,会不会蝌蚪游戏,蛙声十里?
02
如入桃花源,和武陵人一样,“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山谷中风悄悄的,不见沾花惹草,不知它去了何方。你逆水而上,溪水波追浪逐,眼看着要扑上来,尤其遇石跃起的时候,像要扑到你怀中,又哗然而过。飞溅的湿雾似的,毛茸茸地敷于面,沾到衣服上。
小路与山溪相伴,一会儿伴于左,一会儿伴于右,不离溪之左右。路面也不断变化着,有的路段铺着不规则的片石,细草镶嵌石缝,远看像巨蟒身上的花斑。有的路段铺着一盘盘磨石,像石化了的荷叶,磨石上一道道齿痕,像一条条叶脉。让你浮想联翩,桃花山的前世或许是一个大湖,荷花碧叶连天,某天突然天翻地覆,湖中碧叶变成了化石。大湖也变成一道山溪,化石的碧叶仍不离不弃,守护在溪旁。
或呼隆隆回到往昔,在简陋的旱磨坊内,在窗口透进的如柱的阳光中,或壁上挂着的马灯的灯光里,驴戴着黑暗的眼罩,围绕磨房中间的石磨,转了一圈又一圈,把日子绳一样缠绕起来。磨上面堆着的粮食,玉米呀高粱呀小麦呀,从磨眼流入磨中,变成面粉从磨缝里流出来,流到石磨安置的大石盘上。
或水在磨房下面奔腾,石磨在上面旋转,与旱磨坊内一样,白蒙蒙的。屋顶的尘是白的,看磨人是白的,他的一言一笑也是白的,像在面里滚过。桃花谷的溪水是否如你想象,曾流经古老的水磨坊,曾有过类似的歌唱:
石磨磨着岁月
细细地淌
像故事慢慢
讲到天亮
木轮转着年轮
一圈一圈
……
03
小路与溪水相伴,也在林中游走,越往上走林越密。初入桃花谷多是白杨树,与沿途山谷中的白杨树一样,一棵比一棵挺拔,竟相长向天空,像要高过两边的山崖,去眺望山外的世界,眺望溪水流出桃花山的远方。
它们有的已赤条条,有的还未脱光叶子,稀稀落落的叶子,或不甘朽地老绿着,或快要黄枯了。落到地下的,踩上去嚓嚓响,在脚下碎了它的残生,碎了它的梦。带着碎了的梦,在寒暑易节中化为泥土,覆盖在往年落叶的泥土上,一层又一层。
等到明春归来,叶魂又在枝头复生,为桃花山添一树新绿,为桃花谷添一片新声。也会成为一道美味,出现在餐桌上,像它在树上那么清爽,让来者大饱口福,在给桃花山的赞叹中,再增加一声赞叹,其中或许就有你的。
没有了叶的纷扰,杨树上的“眼睛”,一只只明显起来,既美丽又神圣,有的像弥勒佛的肚脐,有的像青铜铸就,“一千年一万年”了。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你,注视着你这个不熟之客。注视着慈祥了,向你表示问候,“远道而来的辛苦了。”一棵棵白杨树“浓眉大眼”,虽比不上夏天哗啦啦的潇洒,但也不影响它的帅气,桃花谷的山桃树若找老公的话,首选的一定是白杨树。
你不禁眼羡起来,就像作家三毛向往的,“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那安详的尘土便是桃花山,做桃花山一棵白杨树,“在风里飞扬”给山桃树,年年岁岁长相守,该是何等的风流!
04
离开傍溪的小路,丢下喧腾的溪水,踏上攀山的步道,各种各样的树多起来,山杏榆树槐树松树五爪槭,更多的是你不认识的树,大都还未脱下盛装,比白杨树要绿。
最苍翠的是松树,浑然不觉秋之至,大片的风经过时,被松针沙沙地篦成线,像神女的秀发一样飘扬。或织成天籁的“五线谱”,风中的落叶便是演奏的音符。除了松树,其余的皆现秋色,或深或浅,再过不久层林尽染,树树浑身解数,把桃花山五彩缤纷了。
也不管你认识与否,都向你表示友好,在盘绕的步道两侧,或伸出枝柯与你握手,或架起来让你钻过去。友好着亲近了,与你便不拘小节,抚摸一下你的头,弹一下你的背,扯一下你的衣襟。最出其不意的是,在某个拐弯处,枝柯猛不丁揽你入怀,给你一个熊抱,给你一个强吻,吻在额头或脸上,吻得你心花怒放。
唯有山桃树小心翼翼,甚至说怯生生的,没了春天“灼灼其华”的泼辣,满山遍野的山桃树被别的树隐蔽了,在没有其他树的地方,躲在山的阴影里,细致辨别才看得出来。你看出来的时候,它也在观望着你,像受过伤害的村姑,不肯从别的树后面走出来,不肯从山的阴影里走出来。目光深幽幽的,把你当作莽夫,或登徒子一个。
天可作证,与春天简直判若“两人”,春天一树一树桃花烂漫了,远望如天降彩云,白的红的粉红的,浮现在桃花山上,像桃花山在牧云。只有你走近了,才一朵朵地分明起来,蜂与蝶忙碌着。风起时落英缤纷,把山溪变成桃花水,若溪畔升起一缕炊烟,去推开那虚掩的柴扉,迎接你的一定是个桃花仙子。
霎然间人面桃花相映红,仿佛误入唐伯虎的桃花坞:
桃花坞里桃花庵,
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落花开年复年。
……
05
林下的花草几乎都凋零了,如同那些树一样,很多是你不认识的,至少有山丹石竹玉簪十样锦,至少有萱草扁竹草娥冠草。认识它们需要慧眼,你却长着一双俗目。
凋零的花草,与树的落叶待在一起,冬天盖上雪被后一同去梦游,一同等待桃花盛开时新生。最可敬的是两种小黄花,简直无视秋天的存在。同行的朋友说,一种是小雏菊,一种当地人叫“小忙花”,秋天人忙时它才开。两种花区别不大,一对小姐妹似的。“小忙花”特别顽强,即使在恶劣的乱石中,在张牙舞爪的荆棘中,也开得蓬蓬勃勃。
小菊花还有白的淡蓝的,但最多最亮的是黄色的,像春天的迎春花连翘花那么嫩黄。它们天生结伴,无“一枝独秀”,都是一丛一簇的,不离不弃。相互欣赏着,“在哪里存在,就在哪里绽放”,一起把美献给大地,献给桃花山,献给前来的人。
从山下到山上,海拔相当高了它们还绽放着,热情地迎接着你,让爬得双脚沉重,有些望而却步的你,得到一种莫大的鼓励。一丝花香淡淡的,仿佛与你细语,告诉你爱而不“怜”,因为它们不需要怜悯。它们似在为圣人之言作证,“柔弱胜刚强”。
于是,你像那个叫尼采的也曾在爬山途中打退堂鼓的人,自问“我该如何顺利地到达山顶”,接着得到某种鼓励后想的一样,“放弃思考,专注攀登”。
06
“专注攀登”的你,乍然听到几声鸟叫,一只喜鹊飞过空旷的山谷,留下一道闪耀的划痕。这时你才发现,自打进入桃花山,之前还不曾听到一声鸟鸣,仿佛都跟着夏天走了。
在桃花山,还该有雉鸡的叫声,还该有斑鸡的叫声,还该有岩鸽的叫声,该有的鸟叫声太多了,但是此刻一声也没有。路过早闻大名的蝙蝠洞(据说“数以千万计的蝙蝠一层又一层的相互勾挂倒吊在洞壁洞顶,昼出夜伏”),你钻进洞中竖起耳朵想听到它们的叫声,但是一声也没有。
蝙蝠洞位于桃花山的半山腰,洞门黑洞洞敞开着,你起初有点胆怯,未入洞就感到阴飕飕的,像洞中不住地往出哈气,那气像洞内蝙蝠聚集起来的呼息。可看到门洞上面,看到一侧的岩壁上,居然长着黄色的小雏菊时,你又受到鼓励,胆子一下壮了。
进去闭闭眼适应后,你借着洞内的灯光左顾右盼,高阔的洞壁洞顶上,一只夜的精灵都不见,更听不到它们的叫声。只觉得洞天福地,像钻进了桃花山腹中,假如你从此不走,“含英咀华”,与桃花仙子相约,会不会也成为一只蝙蝠?顺着一边的台阶爬去,一束光从洞口照射进来,就像耶稣光一样。
你迎着那光爬出去,重新回到步道上想,不是洞中无蝙蝠,也不是蝙蝠不见你,显然是你来得不是时候,它们没有秋天和冬天。白日梦似的,恍惚间一只蝙蝠降临,怕你错怪了它们,给你留下几段诗句,其中也有你童年的身影,只是地点不同而已。
诗来自一个叫西川的人,他曾经非常厌恶蝙蝠,却在一个黄昏改变了:
它们的铁石心肠从未使我动心
直到有一个夏季黄昏
我路过旧居时看到一群玩耍的孩子
看到更多的蝙蝠在他们头顶翻飞
夕阳在胡同里布下了阴影
也为那些蝙蝠镀上了金衣
它们翻飞在那油漆剥落的街门外
对于命运却沉默不语
在古老的事物中,一只蝙蝠
正是一种怀念。它们闲暇的姿态
挽留了我,使我久久停留
在那片城区,在我长大的胡同里
07
到达山顶“好汉亭”的一刻,你直觉得“山高我为峰”,做了桃花山的“好汉”,汗水湿透衣服后背的疲惫,与难免的遗憾产生的纠结皆去。胸中浩浩荡荡,“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周围山川尽收眼底:
爬上来的一侧,阳光照耀着远处的山垴,暮色在水一样上涨,紧逼着山垴上的阳光,山垴被逼得“如火如涂”。另一侧阳光普照,暮色还躲在山川背阴里,整个山川雨后一样明媚,望得见山脚下你落脚的云朵驿栈,望得见昨晚你去看星星的龙渠沟。
昨晚,你与朋友们顺着龙渠沟越走越深,夜越走越沉,在黑魆魆的山上空,天渐渐幽亮了,星星三颗五颗出来,接着一群一伙的,夜航的飞机闪烁着,流星一样经过星空。你边仰望边想,那满天的星星究竟像什么?此刻站在“好汉亭”下,你明白了它们像什么,一颗星星就是一朵山桃花,把浩瀚的天河变成了桃花河。
万山波涛起伏,“无限好”的夕阳催你下山,你却自得起来:
莫要急,莫要急,
太阳走了有月光,
月亮去后有朝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