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芙蓉》2025年第5期|李约热:一桩婚事
来源:《芙蓉》2025年第5期 | 李约热  2025年11月13日08:19

在乡间,因知道我是个作家,时不时会有人跟我讲他们亲眼见到的或者是从别人口中听来的有趣的事。

这个故事,是八度屯的黄义初讲给我听的。

黄义初是屯里有名的“饮者”,跟我讲故事的时候,他手中拿着一个酒瓶,说一段,喝一口,酒劲十足。根据他坑坑洼洼的讲述,我整理成这篇文字。

20世纪90年代,五合村的忠福在惠州打工,认识了工友李小妹,两人好上了,谈婚论嫁。结婚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要讨李小妹做老婆,更加不容易:当年,由于不服从盘城福利院阿姨的管理,李小妹跑出去流浪,变成黑人黑户,要跟她结婚,得先办身份手续。

那个时候,刚刚流行七夕领结婚证,所谓的“中国情人节”开始时兴,李小妹和忠福打算在“中国情人节”到来之前办好身份手续,七夕那天到野马镇登记结婚。

他们去盘城。他们这样打算:先去盘城福利院开身份证明,然后去办身份证,身份证没有及时办到的话也不要紧,他们跟镇上的公安老刘联系,老刘是个大好人,说只要开了身份证明,可以先到野马镇办结婚手续,他已经跟镇上的民政助理打好招呼了,想要结婚,去就是了。

来到盘城,他们直奔福利院。看门的老头儿看到两个年轻人来到福利院门口,说:“你们是来领养孩子的吧?你们这么年轻,看起来很有力气,怎么就不能生了呢?”一般一男一女来到这里,都是来领养小孩的。

李小妹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她说:“我要见院长。”

“院长不在。”

“那就见副院长。”

“副院长也不在。”

“那今天谁值班,我有急事要找领导。”

“有什么急事先跟我说,然后我再报告给领导。”门卫拍了拍值班室的电话。

李小妹说:“我出生的时候被爸爸妈妈扔在旧市场的垃圾堆旁边,我的养母捡我回去养,她一个人住,我四岁的时候她死了,就没有人管我了,我被送到这里,我不想在这里生活,六七岁就跑了,现在结婚,需要开身份证明办身份证,然后跟我老公去领结婚证。”

本来门卫很傲慢,听到李小妹这么一说,他的心就软了。“妹呀妹,你太不容易了,你看起来不像捡垃圾、讨饭的呀。”他说。

“我有手有脚,根本不用去讨饭、捡垃圾。”李小妹说,“这么多年,我给福利院节约了多少粮食和衣服,你们给我开一张证明是应该的吧。”

“应该的应该的,我这就给领导打电话。”门卫给领导打电话之后,不一会儿,李小妹和忠福就出现在福利院办公室杨主任的面前。听完李小妹的诉求,杨主任摇头:“你这个事不好办!”

“怎么不好办,就是盖一个公章的事。”李小妹说。

“公章是不能随便盖的,老妹,不是我不想给你开证明,而是我不能确定你当初是从这里跑出去的。”

“我当初就是从这里跑出去的呀,你找以前的人员登记册,就会看到我的名字,李小妹,李小妹就是我。”

“我告诉你吧,十年前一场大火,把所有的档案都烧掉了,没有啦。没有依据,我就不好给你开证明。再说了,就是档案还在,我也不好给你开证明,就是档案里有李小妹这个名字,我也不敢确定李小妹就是你,你就是李小妹。”杨主任说。

李小妹说:“我真的是从这里出去的呀,我还记得当年照顾我的陈阿姨和王阿姨。她们现在还在吗?她们可以证明。”

“陈阿姨叫什么?王阿姨叫什么?我帮你查一下,如果她们证明你以前在这里居住,我就帮你开证明。”

这就把李小妹给难住了,她连收养她的人的名字都记不住,照顾她的陈阿姨、王阿姨叫什么名字就更加不知道了,她摇头说:“我不知道她们的名字,她们一个很胖,一个很瘦。”

“你跟我来。”杨主任带李小妹和忠福走出办公室,来到一堵墙前面,墙上排满工作人员的照片,照片下写着他们的名字。李小妹一个一个辨认,其中也有姓陈的和姓王的女性,但是都很年轻,李小妹根本就不认识她们。

“上面的工作人员有你认识的吗?”杨主任说。

“一个都不认识。”李小妹说。

“时间过去太久了,你认识的两位阿姨可能在我来这里工作之前就退休了。”杨主任说。

“那我怎么办?没有证明,我怎么办身份证,没有身份证,我怎么结婚?”

“这个问题,你最好到公安局去问一问。对不起,我帮不了你。”

李小妹和忠福离开福利院办公室,来到门口,门卫问:“证明开好了吗?”

李小妹说:“这么大的一个单位,一张证明都开不了,留着还有什么用处?”

门卫说:“福利院不给你开证明,婚总是得结的呀,得好好想办法。”

忠福问门卫:“你有什么办法?”

门卫想了想,跟李小妹和忠福一阵唠叨,还在废纸上给他们写了一个地址,说:“只有这样做啦,祝你们成功。”

离开福利院,李小妹和忠福穿过大街,七拐八拐,来到居民区。小巷里有五花八门的做生意的门店,满眼形形色色的广告牌。李小妹和忠福先是在代写书信的摊位前停下,“老板,帮我写张证明。”李小妹说。

摊主是位中年人,一身唐装,大背头,脸又尖又窄,他说:“什么证明?”

李小妹说:“身份证明,证明我十几年前被福利院收养。”

窄脸老板上下打量李小妹。“你开这样的证明有什么用?是要申请救济吗?这样的证明我之前没写过。”老板说。

李小妹不高兴:“你问那么多干什么,我给你钱,你帮我写就是了。”

老板说:“也不是我爱打听,如果是领救济,我就写得惨一点。福利院出来的呀,政府得多给点救济吧。”

“不是领救济,是结婚。结婚知道吗?我要结婚。”

“哦,是结婚呀。结婚好,结婚好,那我要写得喜气洋洋。”老板说。老板问李小妹的姓名、年纪,问她哪一年进福利院、哪一年离开福利院,然后沉思几十秒,郑重地在信纸上写上“证明”两个字,之后写一句念一句,中规中矩,并没听出什么喜气洋洋的味道来。写好后,收下李小妹递过来的五元钱,老板说:“老邱又有生意了。”老板对着小巷的另一头喊:“老邱,有客人啦!”然后又对着李小妹和忠福说:“去那边盖章。”

李小妹和忠福去不远处的“老邱”的小店。

老邱不老,四十岁上下,头上打着摩丝,头发像钢刷一样蓬松,散发出化学的甜味。他的身边,一张刻章的桌子紧贴窗边,油腻腻的,像卖猪肉的案台。这个店是老店,国民党时期的两层木楼,这个老邱应该是子承父业。

老邱骂写证明的老板:“他妈的老六,这么明目张胆喊有生意,早晚得出事。他妈的老六,你写字不犯法,我盖章是要冒风险的。”他探头出去看有没有其他人跟过来,看到周围没有什么异样,才接过李小妹手中的那张证明,从头看到尾,说:“要盖福利院的章,你们等一下。”然后他爬上楼去。十分钟后,邱老板把头伸出来,朝李小妹和忠福喊:“你们上来。”

在楼上,他对忠福和李小妹说:“真是倒霉,我拿钥匙开锁,怎么拧都拧不开,用力拧,钥匙就断了,你们得帮我砸锁头。”那只木箱异常油腻,上面的铁锁有四个手指那么大,邱老板把锁头的屁股撩给忠福和李小妹看:钥匙断在铁锁里。邱老板指着墙角的一把铁锤说:“铁锤在那里,我的手没有力,你们帮我敲。”

“你这么年轻,手怎么没有力?”李小妹说。

“如果手有力,我还在这里刻章吗?我的手拿不了重一点的东西,从小就这样。”他说。原来邱老板是个残疾人,只有刻章的力气,没有砸锁的力气。

忠福去捡那把铁锤,走过来砸锁。砰砰砰的声音响起。铁锁有四个指头那么大,外强中干,忠福没砸几下锁就破了。邱老板掀开箱盖,半箱的“公章”出现在忠福和李小妹面前。李小妹和忠福长这么大第一次见到这么多的“公章”。

邱老板在箱子里扒拉,捡起一个“公章”,看一眼又扔进箱子里,扔了二十几个之后他没了耐心,干脆掀翻箱子,“公章”滚在楼板上各自转圈。“大家一起找。”他说。

三个人蹲在地上,一个一个辨认,不是福利院的章,就放回木箱里。楼板上的章越来越少,箱子里的章越来越多,最后,所有的章都放回到箱子里,也没有看到福利院的章。“奇怪,我记得我已经刻过这个章了,为什么找不到?是不是看漏了?”邱老板想了一下,说:“这回我一个人找,不用你们找。”哗的一声,箱子里的章又一次滚在楼板上,邱老板一个一个看,看了十几分钟,还是没有看见福利院的章。“奇了怪了,见鬼了,福利院的章不是经常用吗,怎么找不到了?”他说。

“那怎么办?我们从广西野马镇那边过来,来一回很不容易,你要帮我们想办法。”忠福说。

“他妈的我再刻一个,我不会让你们空手而归。”突然他又想起什么,“为什么一定要盖福利院的章,箱子里这么多的章,盖哪一个不行,非得盖福利院的章?反正都不是真的,盖哪一个都一样。”邱老板一边说一边踢了踢木箱。在他眼里,所有的章都一样,盖哪一个都是盖。

“老板,盖哪一个都是盖,盖银行的章行吗?我当然想收养我的人是银行的人,你以为盖银行的章,我就是银行的人了?没有用的,哪有银行的人小小年纪出去流浪的。还有,开的是福利院的证明,盖的是银行的章,这怎么行?这也太假了吧。”李小妹说。

“你不明白我的意思,我的意思是这张证明不要了,你开证明是……”

“为了结婚,结婚之前先办身份证,再办结婚证。”忠福插话。

邱老板说:“你们早点说啊,费那么大的力气干什么,开证明是为了办身份证对吧,办身份证是为了结婚对吧,我给你们一条龙服务,证明都不要,直接给你办身份证,如果想要结婚证,我也一起给你们办了,不光结婚证,小孩的准生证、出生证现在都可以给你们办,时间那一栏我先空着,你们想什么时候填上去就什么时候填上去。”

李小妹和忠福对视,两个人脸上露出笑容,像占了别人很大便宜似的。李小妹说:“那就不好意思啦,我们直接办身份证。”李小妹又说:“也不是我故意作假,福利院开不了证明,我就办不了身份证,没有身份证,我就结不了婚。”

“是的,都是为了一条活路,只要不去害人,让自己方便一点,盖个章也不是多么严重的事情。”邱老板说。

忠福这个时候突然想问邱老板一个问题,他说:“你怎么知道开证明、办证不是严重的事情?你家里面有全市的公章,也不怕我们举报你,你对我们就那么放心?”

“我也是看人来的,不是每一个来我这里的人我都对他像对你们两个人一样好。你们两个,一看就是急急火火想进洞房的小夫妻,能坏到哪里去,你们举报我,你们也一样完蛋。再说了,没有这个本事,敢在这条街上混吗?”邱老板话里有话,意思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

李小妹说:“那你就帮我办吧。我只要身份证,结婚证回到野马镇去办,身份证是假的,结婚证可得是真的。我是无所谓,主要是为他考虑,好不容易讨了个老婆,结婚证得是真的吧。”忠福为了配合她,嘿嘿笑了两声。

“那就这样吧,你们去小巷那边照相,照片可能没那么快,要两三天。两三天后把照片拿给我,当天就可以拿到身份证。拿到身份证以后,我再给你开一张结婚证明,没有结婚证明,是登记不了的。”

几天之后,李小妹拿到邱老板给她办的身份证。邱老板叫忠福拿出自己的身份证,两张证放到一起对照,竟然看不出真假。李小妹看到家庭住址那一栏没有写“盘城福利院”,而是写的“盘城民和路水银街300号”她说:“家庭住址为什么不写盘城福利院,而是写盘城民和路水银街300号?”

邱老板说:“你以为你说你是福利院的人人家就高看你几眼吗?以后人家问你,你就不要说是从福利院跑出来的了,以后人家问你,你就说你家在民和路水银街300号。”

李小妹和忠福两个人摸不着头脑,忠福说:“有什么说法吗?民和路水银街300号是怎样的一个地方,是打死人可以不偿命的地方吗?”

邱老板笑了起来:“这里就是民和路水银街300号,李小妹,当初你就是从这里跑出去的。我给你做证。你赶紧忘掉福利院吧。”

李小妹和忠福吃惊地看着邱老板,这个双手没有力气的男人,原来有这么大的本事。

也是巧了,回野马镇的路上,车上的破喇叭传出这支歌: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

你我好比鸳鸯鸟

比翼双飞在人间

那一天正好是七夕,忠福和李小妹赶回野马镇。后来结局怎样?不知道,因为讲故事的黄义初在这个时候喝醉了,嘴巴嘟哝着,说什么我也听不清。

【作者简介】

李约热,广西作协副主席,《广西文学》主编,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我是恶人》《侬城逸事》,小说集《涂满油漆的村庄》《人间消息》《李作家和他的乡村朋友》等。作品先后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小说选刊》奖、《民族文学》年度奖、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