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放翁堂前解读陆游,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拉开序幕
来源:红星新闻 | 毛渝川 任宏伟  2025年11月05日08:30

11月4日,在成都崇州罨画池畔,一场以“放翁诗魂・九百年文脉的当代回响”为主题的文学沙龙举行,由此拉开了2025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的序幕。

今年正值陆游诞辰900周年,作为成都国际文学周亮点活动之一,这场沙龙以陆游祠为核心场景,串联起“银杏林—香如故堂—放翁堂”三重空间,通过沉浸式体验,让九百年前的诗人与当代展开深度对话。

活动现场

活动中,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明泉、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郦波、中国宋代文学学会会长王兆鹏三位学者,分别从地域文化、精神标识与创作历程等角度,立体解读陆游。

王兆鹏表示,“位卑未敢忘忧国”将家国情怀落于每个人肩头,在今天,它可以是恪尽职守,也可以是平凡人生中的英雄主义。李明泉则强调蜀地文化对陆游的滋养,认为武侯祠的担当与罨画池的诗意,共同塑造了他“接地气的爱国情怀”。郦波则从军旅经历切入,揭示陆游诗风从婉约走向豪迈的关键。

在“文韵新生”环节,学者们进一步探讨文学与城市的共生。李明泉建议以诗词公交、校园诗教、沉浸戏剧等方式,让陆游诗意走入日常生活。郦波比较了王勃与陆游笔下的蜀州,指出前者旷达、后者深情,共同构建了蜀州文学的丰满意象。王兆鹏则提出打造“陆游诗词打卡路线”,用数字技术让文学成为可触摸的城市记忆。

沙龙还特邀了外籍学者参与。斯洛文尼亚汉学家司马文斐认为,陆游的家国情怀是人类共通的情感语言;埃及诗人穆成功则强调,翻译陆诗需保留“情感纯度”,才能跨越文化引发共鸣。

据了解,第三届成都国际文学周以“传承天府文韵 绽放蓉城之美”为主题,设置“播种、赓续、开创”三大篇章,涵盖文学颁奖、主题沙龙、名家签售、校园诗会等12项活动,将持续至1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