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选刊》2025年第11期卷首语、目录

卷 首 语
本期《新面孔》栏目转载了文非的《响骨》,乔乔的《兹事体大》,李雨声的《幸运的男人》和兔草的《三个出游的夜晚》,这几篇作品具有强烈的当下性和现实性,在与生活碰撞的同时生发出久久回响的力量。
《响骨》篇名得自唐代诗人李贺《马诗二十三首》之四。孤家寡人、自顾不暇的县文管所负责人老孟,为了文管所生存敢于“捡金骨”。作者以此为题,寓意大概有二:一是瘦骨嶙峋、其貌不扬的老孟,虽只是基层小吏,却非一匹凡马,铁骨铮铮,敢于担当;二是以老孟悲天悯人的情怀考量,每一份骨殖的前身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都值得恭敬以对。最难将息,多是人间烟火日常。《兹事体大》中,马万有重病临终的母亲与即将生产的女儿住入同一所医院,三十年因隔膜未曾亲近的马家兄弟在此交集。新生与死亡是人生大事,挣扎生存努力活着也是人生大事。《幸运的男人》里三兄弟中的老二,老实、懦弱、身体有残疾,受父母忽略、妻儿嫌弃,最没有存在感,却一度自我感觉是个幸运的人。纵有百般无奈,却是笑着流泪。《三个出游的夜晚》中,女青年边月替母亲她们三个老闺蜜计划一次旅行,为此而聚会的三个夜晚,意外波折不断,竟至生死相隔。
杨少衡的《伯劳是只鸟》依旧聚焦基层官场。雷厉风行、急于建功立业的县委书记与号称“老鸟”、善于闪避的副县长,因为文旅项目产生了矛盾。此事貌似正邪对垒、是非分明,其实不然,背后的幽微和正义令人心生喟叹。尤金·奥尼尔的剧作《天边外》是本期尹学芸同名小说中的关键信息承载物,美好生活存在于别处,年轻时渴望远方的王云丫意外发现丈夫青年时期的一段刻骨铭心之恋。这是天意般的宿命,抑或是对昔日理想融冰般的消解?小说的意义指向含蓄不明,但模糊之处正是耐人寻味之处。
本期转载了几篇乡村题材小说新作,关仁山的《风声鹤唳》写科技带来乡村巨变背后传统根脉的复杂处境,乔叶《雪打灯》写冬日之寒与人情之暖,张继《欢迎回到小桥村》写求新求变之时传统伦理的顽固存在,张建鲁的《老牛的咏叹调》写一头老牛的命运,仿佛一首婉转深情的农事诗。文学如何赋美乡村?作家们在火热的文学现场和创作实践中作出了敏锐回应。
小说总是在生活的落差和裂隙中产生,又在不息的生命能量中顽强生长。本期陈鹏的《至爱之夜》中杜上的中年危机与不堪回首的往昔,哲贵《造车记》中钱大同的创造冲动与失败破产,刘永涛《泰山之巅》中主人公的现实羁绊和精神向往,王祥夫《七月二十七日》中的母爱偏执与亲情异化,杨遥《人都到哪里去了》中的旧情难忘与往事如烟,皆是如此。
——顾建平
目录
新面孔
响骨 文 非
选自《湖南文学》2025年第10期
兹事体大 乔 乔
选自《胶东文学》2025年第10期
幸运的男人 李雨声
选自《广州文艺》2025年第10期
三个出游的夜晚 兔 草
选自《芳草》(双月刊)2025年第5期
评论
生活,命运,以及透出的微光 李 浩
中篇小说
天边外 尹学芸
选自《十月》(双月刊)2025年第5期
创作谈 人性的隐秘
至爱之夜 陈 鹏
选自《花城》(双月刊)2025年第5期
造车记 哲 贵
选自《收获》(双月刊)2025年第5期
泰山之巅 刘永涛
选自《安徽文学》2025年第10期
短篇小说
伯劳是只鸟 杨少衡
选自《特区文学》2025年第10期
创作谈 俗语出处
风声鹤唳 关仁山
选自《广西文学》2025年第10期
雪打灯 乔 叶
选自《北京文学》2025年第10期
七月二十七日 王祥夫
选自《红豆》2025年第9期
欢迎回到小桥村 张 继
选自《草原》2025年第9期
老牛的咏叹调 张建鲁
选自《当代小说》2025年第6期
人都到哪里去了 杨 遥
选自《野草》(双月刊)2025年第5期
微小说
祖训 杨静龙
爷爷的抗战和羊 刘建超
摇头少年 刘永飞
风景 王 哲
战犬 林朝晖
羊人 秦 客
老啤酒厂重启记 孙奎建
篇名书法:张克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