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四川文学》2025年第10期 | 詹文格:山野空袭
来源:《四川文学》2025年第10期 | 詹文格  2025年11月07日08:17

1

峡谷中有大河滔滔奔涌,峡谷之上有高峰耸立,高峰之上,有大鹏展翅。云水之下,地老天荒,我第一次望见这天意般的景象,顿感惊奇,弄不清是穿越还是现实,是现代还是古代。

短暂的空白稍纵即逝,奇幻之感消散之后,我的思绪重回眼前,仰望天空大地,让人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庄子的《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这种忘却自我、忘却功利、摒弃虚名的举止,只为摆脱一切束缚,自由地遨游于天地之间,如此淡定从容的至高境界,让人陶醉和向往。

突然听到“啊——啊——呀”的一阵尖叫,开始我一脸纳闷,不知这叫声是何来由。我刚走上摇晃的吊桥,搞不清啥情况,心想再大的喊叫声也不至于能掀动桥板,可是钢索和桥板的确在剧烈晃动,河水中有受惊的在急促浮游。

就在我惊魂未定地望向对岸时,猛然发现桥上有一个移动的身影,定睛一看,只见两丈开外,有一位披头散发的老妇人,扛着长长的竹竿,竹竿上系着鲜红的绸布,风一样朝我这边飘来。

这意外的一幕,让我目瞪口呆,晃荡不止,摇摆不定,面对如风飘荡的钢索桥,没掌握平衡的我,在桥上连脚步也站立不稳,而老妇人却能奔跑自如。面对如此离奇的事,我摸不着头脑,猜想今天要么是碰上了疯子,要么是遇见了高人。

当然不管遇上啥人,我都不敢招惹,在狭路相逢的吊桥上,我赶紧退让一边。不过有一点非常奇怪,按理说,如此狂躁的人本该一脸杀气,满眼暴戾,可是与我擦肩而过的老人,竟然一脸哀戚,边跑边喊,带着哭腔。我看到她皱纹密布的眼角挂着晶亮的泪水,光亮的额头沁满汗珠……

事先我对老妇人的境遇一无所知,直至一周之后再次进村,我才略有了解。原来挥舞竹竿的老妇人并非疯子,而是乡村的堂·吉诃德,不同的是,一个大战风车,一个大战鸟兽。

2

早听说这些年山村的野兽增多,不仅有成群结队的野猪损毁庄稼,还有狐狸、老鹰偷袭家禽。在紧贴自然的乡村,有些事物总是难以预料,比如上一秒还风平浪静,下一秒就恶浪翻滚。在这个僻静的小村,别说一只低头觅食的母鸡,就算一位耳聪目明的行人,也猜不准下一步的变故,预测不到从天而降的袭击。

前一次进村我是单独行动,来去匆匆,只是看看村里的样貌。这一次要求遍访村民,所以走得仔细。上午十点,阳光灿烂,我和另外两个工作队员跟随村干部逐户走访,在一处老屋场前,看到几只鸡冠通红、羽毛漆黑的母鸡,它们叽叽咯咯地欢唱着,往收割后的田野上走去。田头地角还有遗留的谷粒,有蹦跳的虫子,有鲜嫩的草尖。在美味的迷惑下,母鸡们只顾埋头觅食,没有任何防范,它们对一场从天而降的灾祸毫不知情。

飞翔的杀手正在搜索,它通过抵近侦察,很快就有了发现。那一双张开的巨翅像一架空袭的战机,裹挟着凌厉风声,锁定了目标。

空袭开始,杀手带着不可阻挡的血腥和阴翳,俯冲而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实施了一场完美的袭击。那快如闪电的动作,堪称完美。我们走在屋场中的一行人,还没弄清原委,空袭便已结束。事后回想,当时好像没有任何感觉,只看到满地的鸡鸭惊叫奔跑,拍翅而逃。反应迅捷的已躲进了瓜棚,来不及逃跑的就近钻入了草堆。巨翅再度张开,身体腾空而起,阳光下的影子如风而过。此时才算看清,原来升空而起的是一只久违的猛禽,一只抓鸡的老鹰。

在乡村,老鹰已远去多年,好久不见踪影,没有天敌的鸡群忘记了鹰隼和狐狸的故事。谁知某一天,老鹰像一股黑色的旋风,呼啸而来。危急关头,鸡鸭凭借逃命的本能,躲藏奔跑,可惜它们奔跑的速度在疾风闪电般的老鹰面前太过缓慢,根本没有逃脱的可能。

老鹰作为动物界的冷面杀手,它有一双透视万物的毒眼,在地球上存活的所有生物中,鹰的眼睛最为敏锐,它能在几千米的高空,最远能发现三十六公里外的猎物。由于鹰有着特殊的视觉构造,不仅能让它清晰地看见前方的目标,还可以发现侧方的物体。鹰的神奇视力远非一般动物所能比拟,就连老鼠和兔子遗留在草地上的尿液,它都能发现踪迹,从而找到它们的洞穴。

狡兔虽有三窟,但也逃不过老鹰的法眼,它俯瞰大地,搜寻目标,一旦瞄准,在劫难逃。箭镞一样的鹰,出其不意,一招封喉,遇上这种翱翔的猛禽,就连老虎都得忍让三分。怪不得很多画家都借用水墨丹青的变化,来塑造老鹰威风凛凛的形象。鹰有着锋利如刀的长喙、威猛如钢的爪子,极速俯冲是它的掠杀绝技。可怜的黑母鸡还未来得及逃跑,就被爪子锁住了命门。老鹰拍翅而起,快速升空,壮硕的母鸡因重量的牵制,老鹰的翅膀显得非常吃力,加上被鹰爪穿透的母鸡拼命挣扎,失去平衡的老鹰,歪歪扭扭,无法直线飞行。

我们在屋场中仰头张望,看着老鹰抓着母鸡,摇摇晃晃,时高时低,最后在我们的视线中渐渐消失。我们一行人束手无策,站在原地轻轻叹息。突然屋场下方如大风骤起,传来惊恐的喊叫,叫声像开闸的洪水,呼啸着冲向对面的山梁,很快又被厚重的山梁反弹回来。

尖厉的叫声让人耳膜震颤,心脏狂跳,我们四下查看叫声的来处,很快听到声音来自前方。不一会看到披头散发的喊叫者向前奔跑,我定睛一看,原来奔跑者正是前几天在吊桥上遇见的老妇人。她和之前一样,扛着竹竿,朝老鹰飞去的方向,喊叫怒骂,一路追赶……

叼鸡的老鹰像披挂斗篷的魔术师,它每次都以胜利者的荣耀,带着猎物向山峰和悬崖返航,那里是它的巢穴。匆匆而去的老鹰,技法纯熟,行为果断,散发着杀手的冷酷与决绝。

一个孱弱的老人,拿什么去对抗老鹰?尽管她手握竹竿,卫兵一样守候在母鸡身旁,可每次老鹰来袭都快如闪电,还没等老妇人反应过来,老鹰就结束了战斗。来去如风的老鹰,居高临下,如同山林霸主,睥睨天下。它的巨翅覆盖了嗓门,它的利爪代替了咆哮,作为天空的王者,老鹰有傲慢的资格审视万物,俯瞰众生。

跑完一圈的老妇人脸色苍白,张嘴喘息。尽管无功而返,但她心头的愤怒在奔跑中似乎得到了缓解。她发誓终有一天要将老鹰生擒活剥。可事实非她所愿,蹒跚的脚步与雄健的翅膀,这是极不对等的较量。面对速度之王,老妇人望尘莫及,无法追赶。在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中,她还是以呐喊与奔跑的态度来表明她的仇恨和愤怒。

极限的追赶透支了体力,沿途的喊叫榨干了嗓子。老妇人嘴角溢着白沫,眼角挂着泪水,跌跌撞撞地转过身来,奔向田野。她站在空袭现场,寻找生物链上的蛛丝马迹,望着满地的鸡毛和稀拉的血迹,老妇人跌坐在地,仰面朝天,号啕大哭……

3

七只油光水滑的母鸡,像七姐妹,老妇人视若珍宝。每天清晨都要目送它们出去,黄昏时迎接它们归来,这几乎成了每天的仪式。老妇人的柴米油盐、吃穿用度都靠这些母鸡,供不应求的土鸡蛋,成了整个镇(街道)的驰名商标。

谁知这可恶的老鹰像中了哪门子邪,竟然专挑老妇人的母鸡下手。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先后六次偷袭,七只母鸡已被叼走了六只,剩下最后一只也是在老妇人的追赶中侥幸逃脱,最后这只母鸡虽然保住了性命,但已成为重度残废。母鸡双翅撕断、右腿跛行、左眼啄瞎,每天趴在鸡窝里瑟瑟发抖。无法觅食的母鸡,只能依靠老妇人投喂食物存活。有人劝老妇人趁早把鸡宰了,还可煲一罐好汤,等瘦成皮包骨头就毫无价值。吃素多年的老妇人闻听此言,如箭穿心,掩鼻瞪眼,一脸不悦。她不能让可怜的母鸡再受伤害,更不允许母鸡惨遭毒手。

老妇人最气愤的是老鹰也欺软怕硬,专挑老弱病残来对付。离村不远的山下有一家农场,那里饲养着大量的鸡鸭,为何老鹰不去叼食?莫非这该死的老鹰也知道挑肥拣瘦,懂得散养的土鸡比圈养的杂交鸡更鲜甜?比激素催肥的肉鸡更健康?

带着满腹的疑问,老妇人专门去农场咨询。开始饲养员笑而不语,对老妇人的疑问没有正面回答。后来听说老妇人家养的几只母鸡被老鹰悉数叼走,赖以生存的来源面临枯竭,望着老妇人迎风流泪的双眼,饲养员动了恻隐之心。临走时他送了老妇人一样东西,告知这是防护法宝,可他又怕老妇人不会使用,于是现场演示了两遍。

对老妇人来说,农场之行大有收获。她回家后按照饲养员传授的方法进行操作。开始几天没有效果,嚣张的老鹰好像上了瘾,叼走了六只母鸡还意犹未尽,隔三岔五就会在屋场上空盘旋侦察。有时甚至还会俯冲而下,挑衅一下养鸡的老人,有意将寂静的村庄搅得鸡飞狗跳。

老妇人的几只母鸡被老鹰赶尽杀绝,本可以暂时放下,不再在意老鹰的挑衅。但她仍然解不开心结,无论是否需要,她都要充当鸡鸭的守护神。每天手持竹竿,坚持绕村喊叫奔跑,她已经习惯用呐喊的方式来宣泄悲愤的情绪,来表明报仇的态度。她不想让一个正在变老的村庄,太过清冷、太过萧条。

老鹰不时进村骚扰,但它双眼雪亮,似乎已经识破了地上的陷阱,知道了暗处的埋伏,为此,迟迟不进圈套。老妇人苦等多日,眼看老鹰飞来,心跳加快,可是那狡猾的老鹰只是盘旋一圈,然后销声匿迹,踪影全无。

老妇人心有不甘,她不停自问,老鹰迟迟不来,究竟是啥原因?连续几天的苦思冥想,反复琢磨,终于在一天清晨想出了办法。于是她狠着心,把伤残的母鸡抱到了丝网下面。没想到这一招果然有效,真乃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正午时分,伤残的母鸡在丝网下面扭动着身体。母鸡的翅膀虽然已经断裂,但双腿还能行走弹跳。很久未见阳光的母鸡忘记了伤痛,在田野里竟然咯咯咯地鸣唱起来。母鸡漆黑的羽毛在太阳下闪着亮光。突然,山后有一团影子悄然出现,影子飘近了才看清,果然是那只老鹰。只见它在天空中一圈接一圈地盘旋,盘旋了好几圈之后,并未行动,而是突然转身,往山巅飞去。

这出奇的举动让人大惑不解。老妇人手搭凉棚,望着远去的老鹰,嘴里不停地咒骂,这奸刁的老鹰!过了很久,再无动静。正当老妇人以为老鹰不会再来时,老鹰却从另外一个方向悄然出现。

小心谨慎的老鹰,又一次盘旋了两圈,盘旋到第三圈时,翅膀一收,像一道电光,呼啸而来,力道强劲的鹰翅如疾风扫荡,把天边的稻草尘土扇得漫天飞舞。

确信百发百中的老鹰,带着绝世的孤傲,以目空一切的姿势,俯冲而下。不是盲目自信,对杀伐征战的老鹰来说,这属于手到擒来、小菜一碟的事,完全是稳操胜券,满有把握。就在这个田块中,老鹰已经连续猎获了六只肥壮的母鸡,次次顺利,从未失手,这个位置早成了老鹰觅食的福地。

凌空扑来的老鹰,凶狠稳准,当伤残的母鸡发出惨叫的时刻,老鹰做梦也没有想到,老奸巨猾的它已经自投罗网。目光如炬的老鹰不相信,现在它就这样轻易失算,于是拼命挣扎,不停拍翅,发出刺耳的狂呼怒吼。草屑、尘土、羽毛四散飘飞,可是任由它怎样挣扎都无济于事,黏性超强的白丝网像一道魔咒,以一种绵软的力量,缚住了老鹰的利爪。

此时埋伏已久的老妇人,像仇人相见般挥动着竹竿扑了上去。可是当她与老鹰对视的瞬间,老妇人愣住了——这凶残的家伙不仅朝老妇人怒目圆瞪,而且那双锋利的爪子已经死死搂住了黏网下面的母鸡。

老妇人救鸡心切,见不得可怜的母鸡再受伤害,赶紧上前扒开丝网,想尽快将母鸡拉出来。没料到老鹰的爪子那么厉害,呼的一声便抓破了老妇人的手背,顷刻间一股刀割般的疼痛传向全身。老妇人迅速缩回了手,可还是没有躲开老鹰的攻击,手背被撕开了两道长长的口子,鲜血直流。

老妇人摇摇晃晃地站起身,不仅脸颊和额头被老鹰的翅膀刮伤,而且沙尘入眼,痛如针扎。老妇人领教了老鹰的凶猛,这种难以降服的猛禽,凭一个老人无法对付,即使缠住了双脚,依然威力不减,虎视眈眈。

村民们听说老妇人擒获了一只老鹰,感到不可思议,就像发现了一桩重大新闻,大伙儿从四邻八乡纷纷赶来一探究竟。在人们的印象中,老鹰是翱翔于天空的勇士,好多年没有见过,近年间生态恢复,环境改善,老鹰又开始悄然现身。

4

鹰是力量与自由的化身,有人用文字对鹰进行过描述:风是禽类阅读的一部史书。在这古老的声音里,听得见遥远年代里鹰群翻飞,啸叫着掠过天空,凌驾在风的激流和漩涡之上。一个骄傲繁荣的家族,在风霜雨雪中历练成空中奇兵,掠过平原荒野,穿越天穹云端。鹰是长空劲旅,是碾压他者的铁骑,大多数时候鹰都远离地面,它凝神敛翅时是山巅的伙伴,穿云破雾时是雷电的知己。俯视尘世的鹰,它向往的是征服、是袭击、是搏斗。

龙居浅水遭虾戏,虎落平阳被犬欺。望着黏网上挣扎的老鹰,围观者满眼新奇。孤傲的老鹰高高在上,平时它习惯与人类保持谨慎的距离,人们只能从照片和视频上凝视老鹰的模样。除了观赏动物标本,不可能有机会在咫尺之间逼近一只老鹰。被品头论足的老鹰,像遭受了奇耻大辱,这种陷阱的暗算是对天空强者的亵渎。它怒视众人,不停拍翅,以示抗议。

终于有机会看清一只老鹰,只有通过近距离对视,才能感受到猛禽的威力。老鹰的眼球要比人类的大得多,球形的晶状体浑圆饱满,铜镜一般明亮。它的瞳孔可以灵活调整,根据大小需要去适应不同的光线和环境,怪不得老鹰的视力能始终保持最佳状态,原来它装备了高级完美的视觉神经。再看鹰的羽毛,深棕色的翎羽像自然之神的手笔,生长成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毛质轻盈而坚韧,上面生长着各种神秘的符号和图案,每一片都闪耀着神性的光芒。

老鹰的腹部夹杂着灰色或黑色的杂毛,弯曲的鹰嘴像一根铁钩,尖细而锋利,一看就是撕扯猎物、啄食皮肉的凶器,怪不得文艺作品里总是用鹰钩鼻来刻画恶人。特别是那双威猛有力的爪子,像极了特制的匕首,拥有强大的抓握功能,听说一只老鹰的爪子可以抓起一只山羊。

持续的狂躁、不停的挣扎之后,耗尽气力的老鹰慢慢安静下来,它开始认命。围观者都在关心该如何处置这只老鹰,有人说活活饿死它,有人说用火烧死它,有人说用凌迟酷刑。在老妇人眼里,这血债累累的老鹰如同恶魔,必须千刀万剐,大卸八块,方能解除心头之恨。有几名胆大的汉子,自告奋勇,愿意助老妇人一臂之力。他们负责宰杀老鹰,并和大家一起喝汤吃肉,一饱口福。

处在食物链顶端的老鹰,平时只见它撕咬猎物,极少有天敌能降服它。村里连九十高龄的老猎人也未尝过老鹰的味道,几名年轻汉子顿时来了兴趣,他们七嘴八舌地猜测,认为吃鸡长大的老鹰应该味道很好,或许比鸡汤还要鲜美。他们拿起棍棒、绳索、铁钳,开始围攻老鹰。就在几位年轻人正准备大开杀戒时,驻村工作队里的袁队长赶来了。袁队长是林业局野生动物保护站的工作人员,听说村民准备处置老鹰,他骑着摩托车,翻山越岭,飞奔而来。幸亏袁队长及时赶到,经过他现场普法,大家才知道鹰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任何人不得随意捕杀。

袁队长在外面宣传讲解时,老妇人怒气冲冲地跑了出来,她抱着受伤的手,满脸愤怒地挡在袁队长面前。质问小袁:谁要放走这只老鹰,她就找谁赔她七只母鸡!

话刚说完,老人就情绪激动,眼泪直流。袁队长赶忙用温和的语气安慰老人,他已听说老妇人的遭遇,于是从兜里掏出几百元钱,递给老妇人,让她先去买一窝小鸡来养。然后再通过野生动物保护协会发动社会捐助,等捐助款到账后立即给老妇人送来,他会尽最大的努力弥补老妇人的损失。

老妇感觉袁队长善恶不分,她十分不解,眉头紧锁,老脸拧成一团,积在心头的怒火无处发泄。在后生们的帮助下,眼看就能报仇雪恨了,谁知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袁队长想给点小钱就把老鹰放走,这时连门都没有……

我们几个驻村队员都来了,极力配合袁队长,反复劝说开导老妇人。可老妇人的脑子一时转不过弯来,她说自己费尽心机,花了血本,最后连残废的母鸡都搭上了性命,这才逮住该死的老鹰,在这关键时刻怎么能把叼鸡的“凶手”轻易放走?

事情僵持着,老妇人的工作一时做不通,我们一面继续劝说,一面联系村支书,想请他出面调解。村支书出差在外,要第二天才能回来。眼看着太阳开始偏西,老妇人经过一天的折腾,已经非常困倦,可她还是守在现场,不愿离开。最后在村干部的劝说下,他勉强同意先把老鹰关进屋内的鸡笼,待村支书回来再商量。老鹰像一个罪犯,被关押在笼子里,等待明天的最终判决。

5

次日上午,一行人来到村里,谁也没想到老妇人竟然想通了,她的转变让人很意外,与头天的倔强固执相比,简直换了一个人。

老人一夜之间变得如此通透,让我们几个人摸不着头脑。连风急火燎赶来的村支书也大惑不解,平时不易沟通的老妇人,竟然无条件地同意放走老鹰。当袁队长和野保站另外几名工作人员将老鹰带走的时候,老妇人竟然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袁队长告诉在场的村民,老鹰因挣扎太久,多处受伤,先送去动物诊疗所休养一段时间,然后再放归自然。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再次进山,发现袁队长果然说话算话,老妇人门前多了一大群毛茸茸的小鸡。此时已经康复的老鹰也被放飞,可说是两全其美。不过我对老妇人当初的转变还是百思不解,后来听支书断断续续地说起,才知道其中原因。

听说捕获老鹰的那天晚上,老妇人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里有一群小鹰来到了她家,那些小鹰在她门前齐刷刷地跪下来,向老妇人低头谢罪。小鹰告诉她,老鹰抓走的那些母鸡,都是为了喂养它们,如果要宰要杀,它们愿意替老鹰顶罪偿命,那些鸡老鹰一口未尝……

老妇人被那些说人话的小鹰惊醒,她翻身下床,摸出手电,走向关押老鹰的鸡舍。电光照去,老鹰变了样,白天还威风凛凛的样子,到了晚上竟然委靡起来,骨碌碌转动的眼睛里好像闪着泪光。原来这么凶狠的杀手,心头也会有牵挂,看到这一幕,老妇人心里猛然一个激灵,如同凉风入隙,那一刻心底的柔情、母性的慈悲、梦里的小鹰,让她改变了主意,她决定饶恕这只作恶的老鹰......

对于老鹰来说,它只是一个觅食者,捕食的过程并无善恶之分。鹰确实是一种带有神性的动物,让我想起了多年前的一个深夜,我守着电视机等待远行父亲的归来。当时省台卫视有一档新开的节目,正在播放一个传奇故事。节目里介绍东北某地两村民被一只金雕(老鹰)多次“追杀”。

主持人绘声绘色地开讲:那一年的八月,杨村民正在地里收割小麦。“啊——啊——啊哟!”突然发出一阵刺耳的惨叫声。起初周边的村民感觉那声音不像是人发出来的,不过传来的声调显得很怪异,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由于叫声凄厉,村民循声望去,不禁大吃一惊,他们看到麦秆上方有一只老鹰正扑棱着翅膀,像在抓捕猎物,而藏在麦秆里的猎物竟然是一个人。

看到情况紧急,村民迅速操起镰刀和叉子,呼喊着冲了过去,但他们越跑心里越慌,离得近了大家才看清,那老鹰的个头大得吓人,身体足有半人多高。而且反应灵敏,发现旁边有人拿着刀叉冲来,他赶紧拍翅而起,那双巨大的翅膀再次惊到了村民。平行张开,足有两米多宽,一般的鹰极少有这种庞大的身体。

当村民赶到现场时,发现杨村民浑身是血,身上皮开肉绽,伤口外翻,他双手捂着头,全身哆嗦,形如筛糠。杨村民被众人扶起,村主任问他是怎么招惹了老鹰。

杨村民连忙摇头,说没有招惹老鹰,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回事。当时感觉天上像有一团乌云飘来,随即一个黑影将他扑倒。等他反应过来,头上、颈上、肩上、后背就传来刀割般的剧痛。

开始他不知道是什么怪物,回头一看发现竟是一只鹰,于是撒腿就跑,但是人怎么跑得过鹰?老鹰在后头不断啄着他的头,他只能抬起胳膊去挡,可是根本挡不住,这时他看到旁边有个麦秆堆,只好一头钻了进去。

6

大家对老鹰的行为深感奇怪。老鹰喜欢的是鸡鸭、兔子,哪怕最贪吃的鹰,能叼走一只小山羊也就罢了,可从没听说过老鹰还会抓人。大家正在七嘴八舌议论时,突然有人大喊一声,不好啦!老鹰又来了。抬头一看,果然老鹰盘旋一圈又来了。老鹰在杨村民的头顶转圈,不时俯冲而下,随时在寻找进攻的机会。

一望无际的麦地,没有任何遮挡,惊魂未定的杨村民无处躲藏。大家寻思着,只有先将他藏起来,才能避开老鹰的攻击。很快大家一起行动,把附近的麦秆全部抱成一堆,堆成了一座小山,然后让杨村民钻了进去。

当杨村民消失在田野上后,老鹰果然升上了高空。正当大伙以为这方法奏效,准备各自散去时,突然听到一声响遏行云的叫声传来。老鹰像一支利箭,从高空极速俯冲而下,对准麦秆堆狠狠地扎去。巨翅掀动了强大的气流,刮起一阵旋风,成堆的麦秆被扇得四处纷飞。很快杨村民就暴露出来,老鹰对着他又抓又挠,又啄又啃。谁也挡不住那种雷霆攻势,杨村民很快就被撕开了几道伤口,鲜血染红了麦秆。

大家赶紧带着农具,再次冲了上去。老鹰一看人多,又快速升空。但这次村民发现老鹰有了变化,他变得胆子更大,没有先前那么怕人了。

村民觉得事情蹊跷,这鹰太邪性,心里不免有些害怕。大家围在一起,不断挥动着农具、叉子,不停地驱赶喊叫。不肯罢休的老鹰一直在低空盘旋,接连向下发起俯冲,无论怎样驱赶,都没有半点离开的迹象。

多处受伤的杨村民无力叫喊,手里也没有工具,但老鹰每次都锁定他的头顶,一次又一次反扑。大家全都没招了,只好继续让杨村民藏在麦秆堆里,一边拨打报警电话,等警察赶来救人。不一会儿警车赶到,但老鹰似乎看穿了大家的心思,一次次向杨村民发起攻击。一部分村民和警察抬着杨村民往警车方向撤退,另一部分村民则跟在后面,边退边挥舞工具,驱赶老鹰。

那场景就像电影中从火线上撤退,很快村民就把杨村民抬到了车门前。就在大家以为万无一失时,老鹰突然大叫一声,然后发疯似的冲了下来,速度如疾风一般。幸好抬人的村民反应快,一把将杨村民推进了车里,关上了车门。警车发动后,村民刚松一口气,结果一下秒就差点惊掉了下巴。谁也没想到,老鹰居然拼命追赶警车,边追边叫。面对高速奔驰的警车,老鹰毫无畏惧,它接连发起俯冲,前几次距离挡风玻璃不到半米,像是在试探。车上的人透过玻璃看到,老鹰的利爪近在咫尺,每根爪子都有指头那么粗,又尖又长的钩子,闪着刀尖一样的寒光。

接下来,老鹰开始疯狂地攻击警车,还伴随着阵阵凄厉的叫声,遗留在挡风玻璃上的爪痕清晰可见。司机见状打开了警灯、拉响了警笛,这才让追踪了几公里的老鹰放弃追击。

在医院,杨村民讲述了之前的一次遭遇。那是刚开春的时候,他也被老鹰攻击过一次,当时他钻进了路旁一辆平板车下,然后报警才逃过一劫。

老鹰接连两次袭击,这事绝对不是巧合。就在大家困惑不解时,民警带来了一个消息,这个消息让事件迅速升级。原来一年前邻村的吴村民也被老鹰袭击过,而且伤得比杨村民还要严重,后脑勺被啄出几个口子,连头皮也被撕走了。住院回来的吴村民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每天一出门老鹰就在头顶上盘旋嚣叫,于是带着一家老小搬到了他乡,以远走高飞的方式躲避老鹰。

吴村民搬走后,老鹰便盯上了杨村民,而且随时都在跟踪。民警联系了专家,专家认为两个村民一定是有什么地方侵害了老鹰,否则老鹰不可能专门针对他们两人袭击。开始两人矢口否认,后来民警和专家只好试着到村里寻找答案,结果发现了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

村民反映,吴某和杨某两人关系很好,吴某搬走之前,两人形影不离。原来在两年前,听人说起吃老鹰可以治痔疮,患有痔疮的两人于是相约进山寻找老鹰窝巢。他们在一处悬崖上找到了老鹰的窝,由于山崖位置太过陡峭,他们无法攀爬上去,于是找来长竹竿将整个鹰窝捅了下来。滚落地上的鹰窝中有两只小鹰,两人抓住小鹰,就地生火,将小鹰烤熟吃了。

杨村民说,吃小鹰的时候,有一只老鹰在头顶盘旋大叫,没想到那是小鹰的母亲。它外出觅食回来,目睹了自己的孩子被两个男人活活烤死,吃进了肚子。于是这个杀子之仇就这样结下了,几年来,老鹰一刻也没有忘记为孩子报仇。

事情到此终于真相大白,两个残害小鹰的村民不仅遭到老鹰的疯狂报复,同时也受到法律的制裁。当锃亮的手铐铐住他们的手腕时,两人都流下忏悔的眼泪……

听完这个故事,我理解了人们为何把五彩云纹比作至高的景色;把扶摇直上、展翅翱翔的雄鹰视作图腾;为何在古代传说中会把鹰描绘成守护家园的神兽,认定它为天界的神鸟使者。在辽阔无边的草原上,那些摔跤的汉子并不使用奔马的步伐,而是崇拜鹰隼的雄姿。在较量之前,两名赤膊汉子旋转热身,他们肌腱突起,双臂高扬,头颅前探,以鹰的雄姿闪亮登场。

老鹰放飞后,我回单位处理了一些事务,已有月余没进山走访,心里时刻惦记着老妇人的行踪。想着临近中秋,我和队友们准备了一些水果和月饼,决定提前进山慰问。来到老妇人家,一切都出乎所料,一直悲愤忧愁的老妇人,如今面貌大变,那根竹竿已扔进了墙角,曾经披头散发的样子成为逝去梦魇,取而代之的是干净的衣裳和整齐的发髻。她指着前边草丛中的一群母鸡告诉我们,袁队长送来的小鸡现在开始产蛋了。接着她告诉我一件更令人惊奇的事情,那就是隔三岔五,她的屋门前会出现野兔、野鸡这些猎物。开始以为是狗叼来的,但发现那几条狗安静地睡在墙根下,根本没有上过山。这时老妇人有了预感,相信这些猎物是放飞的老鹰送来的礼物,老鹰用这样的方式来报答老妇人的不杀之恩……

如此爱憎分明的老鹰,让人心生敬畏。鹰作为勇气、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它以凌厉凶猛而著称,袭击时如暴风雷电,所向披靡,令人难以匹敌。飞翔在人类头顶的鹰,如俯瞰万物的天眼,千百年来,它不仅成了天空的统治者,还是大地的监视者,人类的一举一动都被它看在眼里,记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