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届青春诗会于明年春天在松阳举办
自1980年创办以来,《诗刊》社“青春诗会”已走过40余载光阴。如今这场诗歌盛会又将于江南春暖时启程。记者从18日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的相关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第42届青春诗会将于2026年4月在浙江松阳举行,第42届青春诗会征集活动已正式启动。本届诗会由《诗刊》社、中共松阳县委宣传部联合举办。
发布会现场。(彭丹/摄)
松阳,地处浙江西南,瓯江上游,是瓯江山水诗路的重要节点。据介绍,松阳建县于东汉建安四年,有1800多年的建制史,是丽水之始、处州之根。松阳县至今仍保留着100余个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中国传统村落78个,是浙江省传统村落第一县,被誉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样本”“最后的江南秘境”。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行吟于此,留下了悠远回响。
谈及本届诗会举办地松阳,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名誉院长谢冕称赞那里是“非常美丽的地方”,江南锦绣、山水如画。现已94岁高龄的他回忆起自己与《诗刊》、与“青春诗会”长达数十年的缘分。他提到,自《诗刊》1957年创刊以来,他曾多次参与相关活动,与臧克家等老一辈诗人交往甚深,前辈们的身影与脚步至今仍历历在目,令人怀念。
“诗歌是一项永远年轻的事业,和诗在一起,我们就会年轻。”谢冕笑称自己“借助年轻诗人的热情,也变得更有活力”,并鼓励大家“忘掉年龄,忘掉痛苦”,以一颗年轻的心去写诗、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协军事文学委员会主任徐贵祥致辞并宣布“浙江松阳·《诗刊》社第42届青春诗会”正式启动。他在致辞中表示,被青春与诗歌环绕是一种幸福,自己与青春诗会“一见如故、并肩前行”,期待在明年春暖花开的时节,与诗人们相聚松阳,“在这样一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成为一棵诗意的树、一株诗意的草。”
《诗刊》社主编李少君致辞中表示,“青春诗会”自1980年创办以来,始终以发现青年诗人为己任,40余载风雨兼程,薪火相传,已成为中国诗坛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一片孕育诗歌希望的沃土,一座连接代际沟通的桥梁。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青年诗人的成长与蜕变,记录了他们对于生活、对于世界、对于生命本真的思考与探求。2024年国际青春诗会更将视野扩大到全世界,彰显了青春的力量和诗歌的力量。第42届青春诗会,承载着这份光荣的传统,也寄托着崭新的期望。本届诗会将继续秉持其初心,以更开放的视野、更多元的视角、更创新的形式,为怀揣文学梦想的青年才俊提供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诗歌创作与理论的深入交流。
往届青春诗会学员代表江汀、陈巨飞、吕达、周卫民、徐晓、李啸洋、杨碧薇、张慧君、马文秀、贾想、许劲草、苏画天、张媛媛也纷纷在会上发表了感言。他们提到,诗歌写作本质上是孤独的,但“青春诗会”让青年诗人找到了精神上的“共同体”——在这里,他们结下了师生之情与同窗之谊,为他们今后的写作注入深远持久的力量。在他们看来,“青春诗会”鼓励的是一种真诚的,有生命力的写作,这样的诗歌既要仰望星空,又扎根大地,既要记录时代脉络,又要囊括个体的真挚情感。 “期待新一届的青春诗会学员在松阳这块宝地汲取到新的灵感,让现代新诗继承古典文学传统的同时焕发新生。”
出席此次发布会的还有松阳县委书记梁海刚,松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中国作家》主编李云雷,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副院长高秀芹,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均等近40位领导、诗人、评论家。发布会由《诗刊》社副主编王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