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科技与文化交融,激活千年文明记忆 人文纪录片《布达拉宫 时空解码》10月18日起在咪咕视频播出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杨茹涵  2025年10月18日09:12

由民族宗教专家全程参与,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与北京天成嘉华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布达拉宫 时空解码》,将于10月18日起在咪咕视频全网独播。作为国家民委《百集专题纪录片·民族文化之旅》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片在延续前作人文底色的基础上,以创新技术与全景视野激活布达拉宫的千年记忆,实现了内容质量与表现形式的双重突破。

《布达拉宫 时空解码》以真实游览路线为叙事脉络,共分为7个篇章,带领观众沉浸式探索布达拉宫的文化魅力:从白宫门庭内承载岁月的珍贵壁画,到红宫灵塔的神秘庄严,更借助XR虚拟技术还原历史场景,让观众仿佛亲手“触摸”砖石上的岁月留痕、聆听金顶传来的空灵回响,真切感受这座宫殿的前世今生。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特别邀请演员、歌手罗云熙担任旁白配音,其温润而富有力量的声音,将布达拉宫流淌千年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进一步凸显文化基因的独特魅力。

在10月15日举行的媒体看片会上,国家民委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民族出版社原总编辑、纪录片总编审王铁志,咪咕相关负责人,以及总导演范得良、艺术总监瑶林、数字化导演李朕、主持人兼制片人戴娆等主创齐聚,围绕纪录片的创作细节与艺术价值展开深入分享。王铁志指出,该片不仅展示了布达拉宫的诸多新内容、深入挖掘其文化内涵,更以专业视角解读藏文化;技术层面首次大规模应用XR虚拟制片拍摄技术,还原宫殿整体布局与内部场景,为观众带来沉浸式游览体验。他强调,纪录片的成功离不开制作团队的刻苦坚守与相关部门的支持,将助力观众读懂藏族传统文化与中华文化交融的历史进程。

主创团队也纷纷分享了创作背后的思考与挑战。范得良坦言,制作初期便面临时间与内容布局的双重压力:需在有限时间内梳理海量资料、掌握布达拉宫复杂内部结构,同时以“真实游览路线”为叙事脉络虽具创新,但如何明确七个篇章主题、合理分配内容比重,避免走马观花式呈现,成为短周期内的重大挑战。

瑶林则从创作理念出发,提出“艺术手段为内容理解服务”的观点,强调影片运用新技术与视听手段,是为了让观众先形成认知、再达成理解,最终产生情感共鸣。数字化导演李朕着重介绍了技术上的里程碑突破:该片是国内首次大规模将XR虚拟技术应用于纪录片拍摄,团队不仅自主研发智能控制系统实现毫米级操控,还通过自研算法完成片头数字资产渲染,并联合高校对壁画进行修复与AI动画生成,最终实现高精度写实视觉还原。

戴娆则分享了实地创作的感悟,她表示,在拉萨近百次的探访中,曾对宫殿空间结构产生“盲人摸象”般的困惑,而本季以清晰游览路线为线索,正是为了让观众明确自身在空间与历史节点中的方位,兼顾建筑学解析与通俗实用性,打造身临其境、深浅皆宜的观看体验。

对于如何让布达拉宫的故事“破圈”,咪咕相关负责人也公布了核心举措:一是通过技术创新升级打破传统纪录片表现形式,让故事更具观赏性与深度;二是精准寻找与年轻观众的连接点,触达多元圈层受众;三是依托中国移动资源优势开展渠道联动,实现曝光全域覆盖;四是推动文旅融合,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体验,吸引更多人实地走进布达拉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