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攀昆仑山 笔绘新时代”——兵地文学人才交流暨文学名家走进喀什地区活动启幕
10月11日,“同攀昆仑山 笔绘新时代”——兵地文学人才交流暨文学名家走进喀什地区活动在喀什市启动。此次活动由兵团文联、新疆文联指导,兵团文学艺术院、喀什地区文联、草湖项目区党委宣传文化部联合主办,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率党中央代表团出席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庆祝活动期间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推进文化润疆,加强兵地文学交流,提升兵地基层作家创作水平。
新疆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一级巡视员熊红久,兵团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孟祥宁出席活动开班式并讲话。喀什地区文联党组副书记、主席于智军参加开班式并致辞,草湖项目区党委宣传文化部副部长张宝玉参加活动,喀什地区文联副主席甘灵辉主持开班式。
熊红久指出,本次活动是兵地文联携手开展文学人才润疆工程的生动实践,更是全疆文联系统协同创新、共建共享的有益探索。近年来,兵地融合发展机制持续完善、工作深入推进,连续十余年共同组建毛泽东文学院、鲁迅文学院新疆班,兵地作家同学习、共生活、互帮助,既提升了文学创作水平,也结下了深厚情谊。此次活动构建了兵地文联交流新机制,拓展了兵地文艺融合新路径;实现了资源互通与优势互补,推动文艺创作要素高效整合;搭建了兵地文艺工作者共同成长、共同创作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文化认同与情感共鸣。希望兵地各级文联组织积极借鉴兵团文学艺术院与喀什地区、草湖项目区的成功实践,主动探索兵地文艺交融新机制,共同打造一批具有引领性、示范性的文艺活动,让文化融合之花绽放在天山南北。
孟祥宁指出,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实现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目标,文学的作用不可替代。实现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文学同样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次活动旨在建立培养长效机制,发现扶植兵地文学新人,使兵地文学可持续发展有人才保障,能够推出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兵地作家,创作一批“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全面提升兵地文学影响力、传播力。希望各位名家、名编老师多关注兵地文学发展、关爱兵地文学人才成长、关心兵地文学作品传播;希望学员们珍惜机会,认真向各位名家、名编老师们学习,潜心磨砺、深入生活,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努力推出更多反映兵团精神和边疆风貌的精品佳作。
于智军表示,兵地融合发展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部署,是立足战略全局、顺应发展态势的必然选择,对于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增进彼此了解与信任、增强各族群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重大意义。希望兵地双方能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形成文学互助合作长效机制,为加快兵地文学融合发展、促进兵地交流合作共同贡献智慧与力量。
学员代表王九洋在发言中表示,会珍惜这次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潜心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扎根人民、扎根基层、扎根生活,创作出更多反映兵地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圆中国梦的精品力作。
据了解,此次活动为期5天,其间,许春樵、李寂荡、陈宏伟、郭晓力、田小爽等全国文学名家将通过文学讲座和一对一改稿,进一步提升来自喀什地区、第三师图木舒克市及草湖项目区学员的文学素养和创作水平。同时,文学名家还将深入喀什市、莎车县基层一线开展主题采风和调研活动。
兵团文学艺术院供稿